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9-09-10 08:01刘耀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构建对策思考高效课堂

刘耀南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要求教师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具体的实践當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一边思考数学问题一边养成自主参与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效实施。本文特意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了深入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研究;思考

引言: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组织高效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优质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主体优势提升,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目的的一种教学类型。数学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尚不具备深入理解、个性化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指导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质量也很高,那么,小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就很令人期待了。对此,笔者简单地阐述了几点不同看法。

一、教辅工具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直观展示,帮助学生融入情境,从而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1]。教辅工具运用得当,数学教学成效显著,小学生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才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如学习《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运用了图片、小黑板以及小棒来给学生生动地讲解除法知识。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图片来创设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我指着手里的图片跟学生说:“同学们,图片上一群小朋友在分吃苹果,篮子里有20个苹果,需要分到各个盘子里,如果一个盘子只能放5个苹果的话,一共可以放几盘?”学生对分苹果这样生活化的话题很感兴趣,都积极地对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独立探究和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多种各样的解法。在学习有余数除法这个知识点时,我运用小黑板给学生展示了“搭一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来探讨15根小棒能搭成几个正方形?还剩余几根小棒?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并明白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知识点。这样,我通过巧妙运用教辅工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讨等教学形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了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学

学生边思考、边动手,真正实现手脑并用,更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2]。在教授《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数学发展,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手工操作活动。上课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为每组下发了两张硬卡纸,然后笔者下发任务,让各小组尝试制作出圆柱与圆锥模型。通过学生们的手工制作,学生们对圆柱与圆锥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动手操作,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发展。

三、尊重学生心理特点

要创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应该营造极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经常会举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这样的情境创设对小学生而言是没有效果的,我认为我们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内容,从他们的生活认知与环境入手,再辅助当前盛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就会给高效课堂的构建增添新的趣味。如讲《比的认识》内容时,教师拿出本地学生经常饮用的一种早餐奶的包装盒,让学生认真观察,看上面奶与水的比例,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由于这种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所以就会议论纷纷。教师又播放了奶厂配置奶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再顺势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内容,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导入故事优化效果

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有趣的故事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变化多端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地去听故事、讲故事。因此,我们在实际进行数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导入一些数学故事,让学生顺利、高效地过渡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3]。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一性质有更准确、深刻的把握,我给学生导入了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过程中,有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于是八戒想去找个西瓜帮大家解渴,征得师父同意之后,八戒不一会抱来了一个大西瓜,此时,聪明的悟空说道:“为了公平,我们四个人,每个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八戒一听非常不乐意,说道:“主意是我想的,西瓜是我辛苦搬来的,我得多吃,我要吃六分之一!”听到这,悟空哈哈大笑,迅速给八戒分了六分之一的西瓜,拿到西瓜后,八戒苦恼了,为什么比别人的都小呢?此时,让学生来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实践,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一道理,达到了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此时,在进入更深层次关于分数内容的学习,学生都能踊跃参与,认真听讲。

结束语:

总而言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数学教学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因此教学首先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2018(02)45-46.

[2]张嘉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8(17)90-91.

[3]宋继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8(10)114-114.

猜你喜欢
构建对策思考高效课堂
绿色环境管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档案馆构建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分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