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考”的妙用

2019-09-10 07:22黄伟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9期
关键词:考核模式妙用体育教学

黄伟文

【摘要】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体育教学工作者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考核模式极大制约了学生发展,磨灭了学生的自信心,已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考核理念,大胆探索新型的考核模式,真正做到以考促提高,以考促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考核模式;因材施考;妙用

体育教学中常常存在能吃的学生吃不饱、想吃的学生吃不到的现象,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因材施考”的辦法,并初次尝到了它给教学带来的效应,现就“因材施考”这个研究,与同行朋友们一起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考核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是否积极、刻苦地锻炼为主,成为一项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机制。同时,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与技能,从而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发展特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参加体育的乐趣,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教无类,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给尖子生“吃得饱”

所谓“尖子生”,是指身体素质好,运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这类型的学生,平时不用参与锻炼和学习,但他在考试中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好成绩。针对这一现象,我想出了一个让他们“吃得饱”的办法。所谓“吃得饱”就是提高要求。如考核50米,五年级满分为8″00,而我给他们制定的标准为7″80,其它标准如此类推,也就是用六年级的标准来考核他们。由于考核标准高了,这些尖子生一下子拿不到好成绩,心情都很不高兴,个别甚至在说:“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体育考核都是满分的,这次竟然拿不到,真是没理由”。当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体育佼佼者——学校运动队的队员小轩。这时我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对他说:“当然是没理由,就差一点点,以你的素质,只要肯刻苦锻炼,满分一定属于你,加油吧!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小轩蛮有信心地点点头。第二天傍晚,当我准备离开学校的时候,我隐约发现田径场上有一个跑动的身影,出于好奇,我停下车走近一看,原来是小轩同学,当我问及他的时候,发现他已浑身湿透,这时他吞吐地对我说:“黄老师,我跑完最后一次马上就走。”很快,我把小轩课余训练的事告诉了我任教班级的学生,他们都非常佩服,并纷纷效仿,而且锻炼热情高涨。一个月后,我对尖子生们进行了第二次测试,意外地发现,竟有一半人的体育成绩进步很大,还有多人从原来的良好水平达到了满分,其中小轩还以7″52的成绩夺得了全级之冠。后来,他在参加上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夺得了200米和4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被选拔上代表镇参加区的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了两个项目的第三名,最后以一名体育特长生给好的学校特招去了。

正如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教学中,考核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有针对性的“因材施考”,给尖子生“吃得饱”,实际上是给他们适当的“施压”。往往,人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有了动力就等于有了奋斗的目标。更何况,要想发挥尖子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莫过于用“吃得饱”来实现。实践证明,教学中给尖子生“吃得饱”,收效是明显的,改变了以往随手可得,杜绝了尖子生不思进取的不良现象,大大激发了尖子生向更高的层次追求。同时,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让他们的个性在体育的天空中飞扬。

二、给后进生“吃得到”

所谓“后进生”, 是指身体条件差,运动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这类型的学生,无论平时多么努力,他们都拿不到及格,更不用说拿好成绩。并且,慢慢使这类型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例如,我任教五年级中有个男学生叫小然,他学习态度相当好,平时上课特别认真,练习也非常积极,但唯有身体素质较差又肥胖,考试老是不及格,导致慢慢出现了闻考生畏和怕上体育课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想出了一个让他们“吃得到”的办法。所谓“吃得到”就是降低要求。比如考核50米×8,原来五年级男生的及格标准为2′15″,这个标准对于部分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难度。于是乎,我改变了以往用传统考核标准去评价学生,而是改用测验参考量表作为依据,把每个成绩值每进步3秒作为一个档次,并规定学生现测成绩比原始成绩进步一档为及格,进步二档为良好,进步三档以上为优秀,没有进步一档的或退步的为待及格。例如,五年级,小然,50米×8原始成绩为2′25″,现测成绩为2′18″,查测验参考量表,小然由2′25″进步到2′18″,提高了两个档次,应评良好。由于考核标准降低了,这些后进生一下子也拿到良好,初次尝到了果子的甜蜜,心情都很无比兴奋,有的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有的学生甚至互相拥抱。个别学生还激动地说:“我终于拿到了良好啦,太棒了。”由于后进生们尝到了胜利的甜头,自信心得到极大的鼓舞。现在,他们再也不怕考试,不怕上体育课,而是变得更加积极自动,更加刻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考核是评价学生其中的一面,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源动力,而恰当的考核评价,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催化剂。以往,死搬硬套式的考核评价,只会大大打击后进生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谈考色变,学习更成了他们的负担,更谈不上什么兴趣。而现在,改变了过去的考核模式,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改变以往只重视技术考评的传统办法,这种改变,使学生都有机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技术水平一般、身体素质差,但学习态度好又很刻苦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它弱化了评价的鉴别、筛选和选拔功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同时,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我价值。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更变成一种向学的心理。试想,当学生形成了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时,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落后吗?

不同的考核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因材施考”这种考核模式,对于当前《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环境下,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明.构建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新模式[J].体育教学,2002(04):11-12.

猜你喜欢
考核模式妙用体育教学
“二”的妙用
成绩单的妙用
高校《税法》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牙膏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