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祁太秧歌是山西大地上最能代表晋中一带音乐文化的音乐类型之一,为了更好的研究祁太秧歌,本文着重分析了祁太秧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祁太秧歌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和祁太秧歌的音乐形式艺术特点,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祁太秧歌的发展和特点。只有了解祁太秧歌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才能更好的研究祁太秧歌的发展。表演形式和音乐形式两方面的独特之处更加使得祁太秧歌别具一格,体现了祁太秧歌不同于其他秧歌体裁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祁太秧歌;特点;风格;背景;表演
祁太秧歌又被称为晋中秧歌,主要分布在祁县,太谷县及周边县,是山西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祁太秧歌具有十分优美的声腔特点,演唱时的语言是具有浓厚山西地域特点的山西方言,祁太秧歌大多以唱为主。现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山西大地上一种颇具特色表演艺术形式,受到了山西人民的喜爱。祁太秧歌来自于生活。演唱内容大多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民间故事。曲调大多简短精炼,再配上鼓点和音乐,就形成了最简单的祁太秧歌。对于山西人民来说,祁太秧歌无疑是最亲切,最接近于人们生活的一种表演形式,所以祁太秧歌在山西人民的心中有一定的独特地位。
一、祁太秧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祁太秧歌是山西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祁太秧歌最开始主要受到元代北杂剧,明代中期山西四大声腔,以及清末受到了踩街秧歌,凤阳花鼓戏等综合影响而产生。当时凤阳的花鼓艺人来到晋中一代,在晋中卖艺为生。由于当地人喜爱小曲,这些凤阳的花鼓艺人在凤阳花鼓的基础上,加入了秧歌小曲的元素,经过一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踩街秧歌队。在踩街秧歌的影响下,祁太秧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逐渐发展成了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歌舞形式,主要以农村的一些日常生活,民间的生活习俗为题材,再加上优美的鼓点和音乐,便形成了最原始的祁太秧歌。祁太秧歌最开始形成收到了多种戏剧风格特点的影响,非常具有综合性,但也非常具有浓郁的山西特色,所以受到了山西人民的一致好评,从而得到了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于是祁太秧歌的萌芽由此逐渐的慢慢发展起来。随着祁太秧歌在晋中地区的盛行,随着晋中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祁太秧歌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推动,一直到今天,这种艺术形式还在被人们深深喜爱着。晋商文化和祁太秧歌的发展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清初,晋商文化繁荣发展,祁县,太谷等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形成贸易范围涉及全省乃至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由于商业背景的迅速发展,晋商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动,晋商的发展为祁太秧歌吸取了更多的民间音乐元素。由此可知,祁太秧歌的发展离不开晋商文化的发展,晋商文化为祁太秧歌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积极因素。晋中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也决定了农商结合的文化特征,为祁太秧歌的表演形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当地的文化环境和晋商文化的影响,祁太秧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晋商和祁太秧歌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正是有了晋商文化的繁荣发展,祁太秧歌的表演形式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祁太秧歌的内容也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扩充。
二、祁太秧歌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每到元宵节闹红火的时候,晋中一带就会有龙灯、旱船、背棍、高跷以及鼓乐欢奏等的表演,各种表演以舞队形态出现,祁太秧歌就是其中的一种。祁太秧歌通常以街头表演的形式演出,秧歌队约二十到三十人,俊丑二公子手持扇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后面的队伍里面,男演员腰系红色系带,女演员背着鼓。男演员中也分为小生和老生,小生为素脸,身穿红色或者绿色的长袍,手持一把扇子;老生手持拐杖,头戴一顶帽子,身穿一件长袍,脸上有白胡子。队伍中男演员的动作主要是挥臂摆动,十分干脆有力度,向后退三步,向前迈一步为一组动作,动作很简单,主要是随着音乐不断变换队形。而女演员中分为旦角和正旦,旦角通常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脸为粉红色;正旦穿黑色上衣,白色裙子,头戴头巾和小花。队伍中女演员的动作的幅度就比较大了,走右扭着走十字步伐,手里的道具可以是手绢或者扇子。整个队伍从街头走到街尾,载歌载舞,歌舞结合,十分朴实而接地气。
三、祁太秧歌的音乐形式艺术特点
祁太秧歌在演唱时使用具有浓厚山西风味的地方方言,乡土气息十足。演唱时的语言大多为诙谐幽默的大白话,十分朴实接地气。歌词中常常出现一些语气词、衬词,如“咿儿呀”、“咿儿呦”、“得儿咿”、“呀得儿”等,这些词语是祁太秧歌中最常会听到一些衬词,正是有了这些衬词的加入,歌词中的句段才显得十分押韵。祁太秧歌曲调类型丰富多样,经统计大概有三百多首,曲调的结构包括两句体、三句体、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叠加句、跺句等。祁太秧歌的板式多为“一板三眼”或者“一板一眼”,调式形式也是十分丰富的。祁太秧歌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伴奏乐器为板胡、二胡、三弦、扬琴、唢呐、笙、笛等;武场有板鼓、锣、鼓、梆子等。锣鼓的使用在祁太秧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歌词中每一句与下一句之间的连接都要加入鼓点,段与段之间也会使用鼓点的伴奏来过度。鼓点的使用完美的融入伴奏之中,不仅为丰富了歌曲的节奏感,更加起到一个烘托热闹红火气氛的效果。
結语
祁太秧歌内容风趣幽默,亲切朴实,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十分接地气。结构也是清晰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调式结构。正是祁太秧歌的这种朴实、接地气的艺术特点才能使其不断发展,长久以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祁太秧歌是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孕育起来的,拥有浓厚的山西乡土风味,也代表着山西晋中地区一代的人民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们绝不也能忘记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文化,要将祁太秧歌不断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辈们仍能感受到祁太秧歌文化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张伊婷,女,汉族,山西太原,硕士在读,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