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斌
摘 要:要想提高高中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教师需要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高中生有效的学习体育技能,高中生在体育中学到的体育运动要能运用到学生的日常锻炼中,以培养高中生的健康体魄,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法,培养高中生在体育比赛中的体育品德。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课堂;核心素养
在當前的高中体育中存在着体育教学片名化、形式化等弊病,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内容偏少,学生的体育运动量也偏少,这就导致当前高中生的体育素质普遍不高。这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注重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在有效课堂的构建上,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体操练习、体育比赛等方法来构建高中体育有效课堂,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开展游戏教学,增强学生体育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体育课是枯燥无趣的,一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刻板固定的,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集合队伍,报数,点名,然后让学生环绕操场跑圈,在做一些活动手腕脚腕的热身运动,之后就是教师教授学生做新的体育运动,大约二十分钟后就会解散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无法充分的掌握课上的体育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可能就会忘记所学的体育运动。针对以上弊端,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游戏教学是高中生比较欢迎的教学方法,而体育教学大部分都是在活动中进行的,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体育教师教授高中生排球传球运动,这一项运动就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游戏的名子叫“滚球接力”,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两脚分立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后由排头的同学持球沿后面同学的两脚之间滚向排尾,排尾接球后又跑到排头将球滚向排尾,全班四队同学依次进行,以最先完成的队为胜。在游戏教学中将学生不愿意学习体育的心理消除了,学生能在游戏的娱乐中学到知识,而且学生更喜欢用游戏的方式学到知识,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加强体操练习,增强学生体育健康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课业压力,不少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体育课就是在教学生锻炼身体,铸造健康体魄。为了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体育教师要把课上教的体育运动让学生经常练习,确保学生能够不遗忘,再者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在高中体育中体操是重要的一项,体操还是一项重要的健身运动,体育教师不仅要课上教学生学习体操,还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做体操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学生的体操学习和练习在体育课堂上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和场所,但体操的锻炼却是有很多方式的。比如在学校都有课间操,课间操就是一个体育练习和锻炼的时间。课间操大约15分钟,这个时间对一节课来说确实不长,但对学生来说每天都有15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操,只要每天在课间操上练习体操就可以既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能起到练习体育课堂上体操技能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课间操与体育课堂也是密切相关的,在每天课间操的时候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体操运动,发现问题应该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及时的纠正,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通过体育到达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组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在高中体育中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项,体育是竞技的,比赛是公平公正的,容不得半点掺假作弊。纵观世界体育赛场,不时会发现运动违规服用兴奋剂的丑闻,服用兴奋剂获胜的比赛还何来公平公正一说。作为我们的高中生也许有人在将来会走到国际赛场上,参加世界级的竞技角逐,今天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教育学生要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比赛,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品德。
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比赛时有一个好的办法,学生人人都向往在比赛中取胜,而有一些人为了能够取胜可能会采取一些违规的办法或借助一些手段,在这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的制止和教导学生正视比赛的公平公正,不能采取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体育教师可以设计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比如可以设计100米的短跑比赛,这样的比赛适合课上进行,短暂易于操作,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要比赛的消息。相信喜欢体育运动的同学就会做精心的准备,会准备好助跑的钉子鞋,钉子鞋在起跑的瞬间具有助力作用,会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在这时候教师就要告诫学生不能穿钉子鞋比赛,不是每个同学都有钉子鞋的,如果搞特殊穿钉子鞋比赛会影响比赛的公平性。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加入比赛的环节不仅能丰富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总结
高中生体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体育能力、体育健康和体育品德,教师在构建课堂的时候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体育的有效教学是在课堂的有效构建下完成的,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只要能达到有效教学和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小娟.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9(3).
[2]于素梅.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乐动会"体育课堂建构[J].体育学刊,2018(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