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2019-09-10 07:22:44陈丽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5期
关键词:看图说话低年级小学数学

陈丽玲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教材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大多数是用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获得数学信息后,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借助有序、有效的识图、说图过程,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图、说图的习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线段信息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看图说话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来看,小学数学课本通过形式多样、故事式的主题情境贯通教学,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这些主题图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容易解决数学问题。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看图”“说图”的能力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图意进行讲解,弄清当中的算理,真正做到课堂自主探索、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根据数据分析,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教学中“画图”“写图意”,从直观形象到抽象思维打下基础,更得到很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哪个孩子学会画应用题,可以有根据地说,他一定能学会理解应用题。”联想到自己平时教学中,深有感触。“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低年级学生在“看图”“说图”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图形带给数学的神奇魅力,并能借助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能有效地让学生“数”“形”结合。下面以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图”,用比较流畅通顺的语言“说图”理解题意,增强解题的效果。

一、注重游戏、数学故事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看图说话”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特点。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低年级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觉性、依赖性、表达能力比较差;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演算阶段。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出现“不愿意看题、读不懂题意、更有的说不清题意,以致难以完成作业”的情况。同时,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往往杂乱无章,随意性很大,目的性不强,对图文材料的表达能力比较薄弱,说图时条理性不强、不够规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引导学生对主题图多说,鼓励不同的学生当小老师说题意,其他同学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这样学生彼此之间更愿意听同学的分享。还有毕竟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言语组织不够流畅。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表达不当之处要及时点明,对学生表达不足之处要及时引导补充,力求表达语句完整、准确。如,一年级下册教学退位减法《买铅笔》一课的主题图时,教师必须让学生认真观察、根据一些提示把话说完整。“谁开了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卖?谁过来买文具?买了什么?买了多少?”以数学故事的形式表演出来,帮助学生把一幅完整的主题图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主题图的趣味性、思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看图说话”的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赏图”的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3]观察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必备心理。数学学习中的“赏图”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主题图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观意识差,表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境,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意,对学生的“赏图”要求表述简练、清晰、有条理。如,一年级下册教学《快乐的小鸭》时,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有序全面观察,因为是两幅主题图,可以连串成一个故事去理解题意。在观察的基础上進行有效提问:第一幅图中有什么?(图中:有12只小鸭草地上做游戏)第二幅图你看到什么?(图中:有7只到河里游泳了)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草地上还有多少只?)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点数、动口把图意说出来,这样的“赏图”真正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12-7=5而不是12-5=7)

三、注重培养学生“说图”的心理素质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非常愿意举手回答,喜欢受到表扬,但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怕万一自己说错了会被同学取笑,有的是怕被老师批评,有的是由于胆小,不善于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为了让学生从小培养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过渡到中高年级时愿意和同学分享的习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学生敢说,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站起说图意,或到讲台对全班同学现场演说图中的故事、解题的方法。但条件是你所讲的话要全班同学都能听到并听懂。平时做一些小游戏,如,说一说你家的生活数学小趣事,说说你知道的数学家故事,表演情境图的数学故事……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大胆、大方、流利地说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学生都爱上了这种模式。

其次在课堂中笔者不失时机地为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抛头露面”的机会,对比较简单的问题抽学困生来回答,对于一般问题让中等生回答,对于难题提出后,让优等生解答,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学困生。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说图”的能力提高,而且持续训练下去,相信到中高年级学生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四、注重强化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人与人相处是需要交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交流学习、并展示自己的结果。因此,在组内交流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组间交流的舞台,让小组的汇报员(轮流担任)做小老师对小组的研究成果作汇报交流。数学内容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有意义地表达是个体思维过程的梳理、再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外显,对思维起到过滤的作用。当学生观察主题图后,能用自己个性化的概括语言来表达所学的数学内容,标志着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这时,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所学的数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田园”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如果不引导学生说,学生只会回答有5只小鸟、有12只羊、有6只鹅等等。但书中让学生填写:空中有(  )只小鸟,树上有(  )只小鸟;岸上有(  )只鹅,河里有(  )只鹅;地上有(  )白羊,(   )黑羊。所以,在表达语言方面,让学生精确地说出数学信息,不能含糊,这样的表达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其他同学在倾听时及时模仿,使学生说得清楚,听得明白,便于对题意的理解。教师在重要的地方也适当辅以语言提示,如,“他们组的想法,你們同意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谁能把刚才那个知识点再准确地说一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意识,如,“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谁会像他(她)说得那么好,再说一遍。”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在学生的相互倾听中,博采众长,相互完善,使学生的表达简洁而精确,使学生在一次次大胆地表达中感到“看图说话”的轻松和快乐。

在新课标实施以后,教材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模式,必须培养学生借助有序、有效的识图、说图过程,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图、说图的习惯,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李军.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

[4]曾结欢.申请小课题报告会[C].广东佛山顺德.

猜你喜欢
看图说话低年级小学数学
知识表征在小学英语看图说话中的应用探究
教师·中(2016年10期)2017-02-07 03:14:2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五法
甘肃教育(2015年24期)2016-01-05 18: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