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分析

2019-09-10 10:48杨卫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杨卫群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提倡创新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高中实际教学情况,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以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38-01

0

创新是实现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现与创造过程,在质疑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创新解题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打破学生定势思维的禁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响应创新教育的号召,更新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法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利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高分需求,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习题训练,身心俱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此外,一些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使学生能够明白数学问题的内在解题规律,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成于惑,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训练素材,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数学教材内容,找出创新思维训练的切入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例如:学生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内容时,会涉及斜棱柱侧面积方面问题,教材中给出结论:斜棱柱的侧面积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与侧棱之间的乘积,然而对于这个结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探究斜棱柱侧面积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斜棱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能否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法计算斜棱柱的侧面积?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动手动脑研究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探究斜棱柱的侧面计算公式,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等比数列》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交通法》认定酒驾的标准是人体内的酒精含量为20~70mg每毫升,某人体内酒精含量为300mg每毫升,其体内酒精含量的递减速度为每小时0.5倍,5小时后,此人能否正常驾驶车辆?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在质疑和探究过程中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创新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转换数量关系、反应空间形式等,对数学理论和事实进行归纳分析,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形成自身的思维能力,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解决方法,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从单一的角度看待问题,禁锢思想,限制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应努力打破定势思维的限制,全方位、立体化的看待问题,利用非常规解题法解决问题,对某一知识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数列》相关内容时,涉及立方和的计算问题,如:1^3+2^3+3^3+4^3+……30^3,如果利用常规算法对该题进行计算,那么计算量非常大,而且计算过程十分复杂,对于高中生来说十分困难,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定向思维的限制,利用非常规解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将立方和计算问题转变为平方和计算,优化解题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程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打破定势思维的限制,全方位、多层次的看待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刘世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50.

[2]杜艳娇. 高中数学创新题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王智基.灵动思维,创新探索——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模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31.

[4]江子川.浅谈高中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39.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创新思维高中数学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