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2019-09-10 07:22刘倩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刘倩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对于学生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工作岗位具有更好的效果。由于许多高职专业要求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另一半时间在社会上实习锻炼,所以难免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则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由此,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引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对于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视,并且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多年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发现,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结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尤为重要,并且对于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等教育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必要性阐述

高职院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结合下,可以通过一些现实实例来规避学生的心理不健康行为,且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还充分促进了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1,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进步

思想政治类课程和心理健康学科都是高职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好。而诸多教育工作者试图将两者有效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对于教学引导中心理健康理论与社会现象实践灵活结合,为学生构建起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及时共享,还有利于学生综合道德素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

2,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全面的教学引导服务

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由此在实际的教育引导中,老师应该注意高职教育的全面性。在教学设计中从心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社会道德认知度以及思想政治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多方面教学因素的统筹兼顾,由此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实现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如此,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得以提升,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要求。

3,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德育特色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而高职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而学生提升实践应用水平的基础在于实现心理健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全面提升,从社会岗位需求入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其次,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到社会岗位上实地實习,所以心理健康引导下,高校需要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思想道德引导下的心理素养培训,并且灵活汲取思想政治中的相关元素,从而体现出高职德育教育的特色。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阐述

1,实现教育内容的相互融合

从教学目的上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统一性,那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两者的统一融合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共鸣,一些心理知识在思想政治中都有所体现,有助于学生对于心理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消化。由此,这就要求老师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出发,确定统一的教学引导策略。例如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时,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的高峰期,对于尚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的案例分析下,通过一些正面的事故案例引导,加强学生的挫败教育,让学生在实习生涯中能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应对实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且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揣摩,告知学生遇到不同的挫折时应该以哪种心理状态去应对;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并且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显著效果,对于学生日后参与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

2,实现教学渠道和教学手段的借鉴和融合

在理论教学中,课堂教学引导是最主要的教学引导方式,同时课堂教学又是学生提升学习质量、掌握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下,就应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引导的综合教育工作机制。首先,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在思想道德政治理论教学中融入道德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等,从根本上实现心理健康引导和思想政治引导的统一。其次,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的专家为学生系统化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通过教学实例的应用,实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组间合作和互动交流又是有效的教学渠道;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小组之间讨论与交流的手段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学生正确树立心理健康标准具有显著意义,久而久之,为学生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提升承受挫折的能力提供帮助。

3,实现教学方法和氛围的借鉴与统一

从教学方法上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这就要求细致总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自的特点,通过资源共享、互相补充来实现两者教学重点和实际内涵的相互融合,综合两者的优势,保证教学服务的优质化。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老师在课堂开展前可以预先向一些心理专家借鉴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心理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实现生活实践的课堂再现,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熟悉氛围。这对于有效纠正学生不良的心理落差具有重要意义,如此,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开展,并且实现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统一。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项目,两者教育的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丰富心理认知具有显著效果;由此,未来的教学引导中,老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渠道、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新元素的应用方面入手,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和弊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晶.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 神州. 2011(05)

[2]宋亚辉.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9)

[3]杨雅雯.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J]. 教育现代化, 2018, (21)

[4]涂涯, 王甜甜. 心理素质测评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3)

[5]孙茂庆. 关于大学生心理变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分析[J]. 时代教育, 2017(12)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漫谈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