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思维成长过程 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2019-09-10 06:03汪尊明刘锡萍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变革课例研究

汪尊明 刘锡萍

摘要:用课例研究的方法,以“学习活动操作卡”为载体,让学生思维留痕,并对学生思维成长过程作动态分析,运用分析结果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例研究 学习活动操作卡 思维成长 教学变革

课例研究是我们开展校本教研常用的方法,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探索了一种新的观察课堂的方法——用“学习活动操作卡”让学生的思维留痕,分析学生思维成长轨迹,反思活动设计效果,从而指导课堂教学。下面以《搭配》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第一次课例研究及分析

《搭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例1: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为了探究学生在本课教学中思维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学校利用不同的班级,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以第一次课例研究中,学生思维成长的分析为理论依据,作为下一轮课例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第一次课例研究中,“学习活动操作卡”的设计,学生完成的情况,以及进行的统计和分析。

课堂“学习活动操作卡”如下:

第一次课例研究中,执教老师的教学形式是“讲授+学生活动”,教师按照下面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轮教学设计:

(1)复习题:“用1、2两个数字组成哪些两位数?”

(2)出示例1,完成“学习活动操作卡”。

(3)大班汇报、交流、总结。

(4)完成做一做。

在这节课上,“学习活动操作卡”总共使用了两次:第一次是让学生完成例1,并将完成情况进行讲解,从而总结出两种不同的写数方法;第二次是练习时用,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以上两次活动,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下课后,笔者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操作卡全部收集上来,并对例1和“做一做”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

例1答题情况如下:

总体上比较两个时段学生的完成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会有序思考的人数从19人上升到了27人,正确率显著上升。但这个数据还无法呈现学生“个体思维成长”的动态轨迹,难以探寻学生思维成长规律。于是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操作卡”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对学生思维发展做出动态轨迹图:

例1中第一类用交换位置法排列的17个学生中,在完成“做一做”时,还是有12人用交换位置法;第二类用固定位置方法的2人,在完成“做一做”时,还是用固定位置的方法。这19人中,有14人用了原来的方法,说明他们习惯已有的思维方式,一旦这种思维是正确的,就不想做出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另外5名同学在完成涂色任务时,与例1采用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起来,思维得到发展。当然,这5名同学或许在完成例1时,就已经想到这种方法,只是没有机会展示。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这5位学生思维的发展,至少他们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方法更加清晰明确。

再来看例1中第三类,用混合思考法思考的7名同学:

这7名同学的思维成长是有限的,只有2人的思维得到提升,有3人没有涂出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我们认为,独立探索后直接进行大班的交流汇报,部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缺少内化理解的机会。

那么,在“学习活动操作卡”上有涂改的12个同学的思维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对以上思维发展动态轨迹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下面的规律:

(1)原先思维有序的学生,在没有伙伴参与讨论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广度不够,所以更习惯选择已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数据显示,19名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已经具备有序思考解决例1问题的能力,其中有14人选择原来的思维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只有5人从原来的交换位置有序思考转变成了固定第一位有序思考的方法,而从固定第一位到交换位置的情况没有发生。

(2)交换位置法或部分交换位置法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采用的思维方式。

例1学生独立尝试时,38人中只有2人采用的是固定高位的方法(其实固定低位的方法两样可行,在这里不讨论)。

究其原因,可能跟导入时设置的复习题“用1、2两个数字组成哪些两位数?”有关,复习题的解决方式就是用交换位置法。这样看来,交换位置法成为先入为主的方法,也是大家愿意选择的方法,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结果。

(3)交换位置法或部分交换位置法的学生更容易习得固定第一位(高位)的方法。

数据显示,有5人从原来交换位置的方法成功习得了固定位置的方法,思维得到成长,另有5人从无序思考成功习得了固定位置的方法,思维也得到成长。而成功习得交换位置方法的只有3人,这一点不是学生的问题造成的,更多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引导造成的。

另外一个原因:交换位置的方法有两个思维步骤。学生对第一个思维步骤“先在3个数中选择2个数”并不清晰 ,也就是选择“1、2”、还是“2、3”或“1、3”,这有三种选择,学生不能清楚地确定要先选两个数;第二个思维步骤是选择过后对两个数进行交换。对二年级孩子来说,第一个步骤的难度较大。这也是那个“在例1中写出了9种,前6种有序找出,后3种重复”和到“做一做”中思维无序,出现重复遗漏现象的原因。

(4)独立探索后直接进行大班的交流汇报,部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缺少内化理解的机会。

二、对教学的启示及第二次课例研究

1.对教学的启示

(1)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变教为学,以伙伴合作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不设置导入的问题,直接出示例1,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广泛的探索空间,洞悉学生更原生态的思维方式。

(3)增加小组交流合作,给学困生更多的质疑内化机会。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第二轮课例研究。

2.第二轮教学设计

(1)出示例1,完成“学习活动操作卡”。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总结。

(4)质疑,再次组内交流,理解不同的有序思考方法。

(5)小结规律,完成做一做。

对“学习活动操作卡” 重新進行了设计(下图)。

没有圈定格子数,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方法,让孩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限定孩子的思维。

课堂中,师生关系由讲授转为“对话”。学生从“个体学习”转向了“伙伴式合作学习”,增加了两次小组讨论交流。一次在例1独立探索之后,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另一次在例1大班汇报交流之后,设计了一个质疑交流环节,让孩子们有思维内化的机会。这样设计,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得到成长。根据课后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的思维成长与第一次课例相比,有了很大改观,在做一做中没能找出6种的学生只有个别人。用“学生思维成长过程动态分析”的方法来指导课例研究,效果明显。这种研究方式,遵循了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一方面,一线教师能真实感受到结论来源于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判断,可信度更高;另一方面,长此以往教师们能够习得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

以上研究过程,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这个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更为直接地,教师对学情的理解和把握将更为深刻,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将得到快速发展,将为学生带来更多更精彩的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变革课例研究
“慧学南通”:助推教学方式变革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机械制造教学创新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信息化条件下的中职德育教学变革
期待中学历史课程和教学的深度变革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