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段课堂互动策略

2019-09-10 03:50张晶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中段互动策略

摘要:单向传输式教学有很多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也影响教学的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使用互动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习心理和教学效率的问题,且同时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本文结合小学中段学情,就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互动;课堂;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目标不匹配的主要问题,就是所谓的“满堂灌”“填鸭式”,其实,主要的形态就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单向传输。学生在课堂上一动不动地听,教师则是滔滔不绝地讲——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两点:

第一,学生学习心理状态不佳。由于学生是被动学习,课堂参与度极低,而小学生的心理持续性性又比较差,他们很难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精力集中,往往会出现走神、厌烦等情况。

第二,学生思维效率比较低。由于是单向听讲,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度很低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自主、自觉的思维活动。教师说什么就去记什么,脑子里不会对知识进行理解性的、消化性的思考。这样,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效率低,而且没有实践应用价值。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不仅是学习效率低下,更主要的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不能落实。因而,在课堂上增加互动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情感并培养其素养发展,就成为了一种必要。

下面,结合小学中段(三、四年级)的学情,就语文课堂互动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构建适宜互动的氛围

互动是个双向的学习行为,需要学生有相当的主动性。不仅是被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而且要能够主动思考和表达。对小学生来说,要想能够做到主动与教师沟通,是需要积极的情感和勇气的——因为有的教师比较严厉,虽然在课堂上是使用了所谓的互动,但那种互动其实还是由教师单向发起的,就是简单地问答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参与——这种形式虽然也算是互动,但远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可以调动学生情感和培养其素养的互动。因而,基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表达的情感使其勇于互动,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适宜互动的氛围。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几点:一是态度和蔼,允许学生自发表达——当学生有问题、有想法的时候,可以直接举手发言,而不必等教师提问或发出指令。不要用“纪律”去限制学生;二是允许错误,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理解、表达或思维上的错误、偏差都是很正常的,教师不应逢错必批评,应鼓励学生主动表达的行为。

二、采用活跃多样的形式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与成年人有区别的,他们的学习驱动不完全是为了将来如何发展(远大的理想),所以,其学习的兴趣有时并不在于学习内容和目标本身,而是基于对学习过程和形式的喜爱。基于学生这样的学习心理特征,在组织课堂互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互动形式的活跃、多样,以保持学生对互动的兴趣度(这对教师来说,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成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实情,完全可以自主创新)。

比如我们可以把互动设计为小游戏、小比赛——如,在教《花的学校》这一课时,读到“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我马上向学生提问,“大家谁知道什么花是紫色的?什么花是黄色的……”学生们马上踊跃发言,有说喇叭花是紫色的、有说菊花是黄色的、有说玉兰花是白色的……教师再问,“你们还知道其他颜色的花有哪些?”学生们又纷纷回答。最后,大家评出答得最多的一位同學——学生们参与这种有竞赛意味的互动的积极性非常高。

三、开放互动的群体范围

在小学的课堂上,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学习力水平的局限性,互动往往是由教师发起和推进的。常用的,就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由教师发起互动,并不意味着互动的对象只能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有时候,教师发起互动,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的氛围和效果更好。而且基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激发积极情感的需要,采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要的。比如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生生互动时,才会有效果。

因而,课堂上的互动,不仅是以师生为对象,也应打开互动的空间,鼓励和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对中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因为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能力,这种生生互动是可以操作的。比如,在学习《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组诗歌时,教师说,“这次我们一起学习了三首古诗。大家说,这三首古诗写了同一类内容,写得是什么呢?……对,中国的节日,传统的节日。现在请大家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一起寻找我国有多少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分别有什么特征。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找到的多,说得好”——师生和生生互动交互使用,给学生更自由的表达和思考空间。

四、注意辅助性手段应用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上比低年级要明显好得多,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较低水平上。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理解、分析文章或是进行知识探究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阻力。我们进行互动的目的是提升学习效率和培养素养,而并不是在给学生出难题。所以,为了保证互动的流畅、有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在他们遇到交流表达或思维困难的时候,采用一些必要的手段,去帮助他们推进。

比如情境法就是经常会用到、而且有效的一个手段——因为情境法适应了小学生直观、感性的思维特征,生动、形象,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弥补其经验和思维上的缺口。如在讲《昆虫备忘录》的时候,因为文章中的有些内容比较微观(比如讲蜻蜓的复眼)、有些昆虫是学生没有遇到过的,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形象准确,这很影响互动的组织开展。所以,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学习资料——相关昆虫的科普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观看之后,再进行互动交流,就没有问题了。

综上所述,课堂互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多重的教学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课堂互动的时候,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的特征,应重点关注互动氛围的构建、互动形式的多样、互动群体的开放,以及互动过程中辅助性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迟丽丽.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67).

[2]王翠金.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5(24).

作者简介:张晶,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保国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中段互动策略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