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容
摘要: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文本阅读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当下社会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且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显著作用。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付诸于实践,注重精读,由内而外的让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逐渐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文本精读,小学语文,多元解读
文本精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从哲学的层面来看,是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精读得以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其次,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看,精读能够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大量信息,为丰富自己的见识提供载体。再次,从文本本身的角度来讲,学生能够通过精读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作品的留白处,进而了解作者的深意。由此可见,文本精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在精读文本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文学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基于此,笔者将从“反复阅读、多元解读、精细揣摩”三个方法入手,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策略分析。、
一、反复阅读,用心体会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讲的就是反复阅读的奥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把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进而能够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有深刻的体会。
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这一课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刘老师的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我会让学生分三次自主阅读,第一次让学生逐字逐句的朗读文章,旨在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大意有基本认知。第二次让学生默读文章,通过默读让学生能够与作者形成共鸣,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比如,怎样理解“用那双手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这句话的含义?,以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最后,我还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多元解读,自由发挥
文章是作者个人化的表达,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现代阅读观念认为,阅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文章的意义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和自主建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文章的主旨,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思想的方向,做到不偏不倚,正中靶心。
例如:在学习“我的百草园”这一课文章时,首先,我会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并让在读完后谈一谈“百草园是什么样的呢,作者是如何描述的呢”,比如,根据百草园中景物的特点,描述了作者童年的趣事。之后,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心目中的百草园”,比如,学生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认为家就是自己心中的百草园,有的学生则认为操场是它们的百草园,在那里它们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玩耍。以此来让学生与文本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并能够自由而正确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三、精细揣摩,提炼关键词
一篇文章有着它独特结构和立意,就如诗有诗眼,文章也有其关键词。抛开思想情感不说,单从结构上讲,便需要学生精细揣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尝试探究文章结构,并从立意的角度去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词,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学习“矛盾”这一篇文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自主朗读本文,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接着再让引导学生就“矛盾”谈一谈自己的认知,而且,我以“矛”和“盾”分别代入讲解,讲述文章中的生词,进而再让学生去阅读文本,并能够相应的总结出文章所蕴含的寓意。最后,从结构的角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式或感叹句式,比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让学生从反问句中提炼出关键词“矛盾”。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章寓意的同时,也能让其掌握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精读的能力,促使其养成精读、细读的读书习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在阅读方面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想提高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需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对文章展开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生命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毅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2]时文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文本细读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