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途径

2019-09-10 04:52:17郝萍萍赵亮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

郝萍萍 赵亮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创业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我国自2013年开始举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于科技类的项目,如何开展和管理,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提出以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实施途径,以此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科技项目;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8-0179-03

Abstract:At present,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economy,the process of deepening,widesprea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talent training base,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conducive to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education,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dea,set up systematic course system,setting up clear goals,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build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platform for the students. Held in our country since 2013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rogram,for technology project,how to carry out and management,effectiv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combined author’s own experie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 engineering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wa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Key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1  我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15〕36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中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经过近4年的推进,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各大高校已经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也已形成,各项工作都在向着最终目标“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迈进。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在教办〔2010〕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办〔2010〕3号文件精神,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

(2)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3)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如何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亟待我们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工作室、创新创业实践实训、项目孵化四种途径,打造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山东华宇工学院(以下简称“本校”)网络工程专业中,开展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施过程

本校自2016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积极组织各级各类竞赛和国创项目的申报工作。以网络工程专业在近三年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获批十余项,2017年项目均已顺利结项。本文以《基于手机APP的智能废品资源回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项目为例,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3.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需求为导向,改变原来的“学以致用”思想,用“按需治学”思想指导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本校网络工程专业为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的内容也应随之及时地更新,例如参加目前国家推进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硬件都会年年推陈出新,软件的更新更是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应紧盯技术前沿,把握时代脉搏。

3.2  设立创新工作室

无论是创新人才还是创业人才培养,单靠学习本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课程是远不能达到要求的。以网络工程专业为例,网络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以技术科研创新为主,在创新过程中,对一个硬件的设计和对一个系统的构建等,除了本专业,还会涉及材料学、力学、外观设计等诸多专业的知识,而创业人才培养还需要在创业过程中考虑与人力、财物、管理、会计、销售等诸多专业进行合作。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进行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学科协同,并由各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成为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坚强后盾。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成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是为本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而建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配备有计算机、相关软件等,为学生7*24小时开放。如果学生有创新、创业、发明创造的需要,都可以申请在此工作室完成。该工作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学生的创新创业、发明创造成为可能。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2001年,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增设网络工程专业,近十几年以来,全国共有300多所高校设置网络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毕业生数量也出现了急剧增加的趋势,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毕业生不能被企业接纳,毕业生又认为没有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在调查中发现,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教”与“學”严重脱节,制约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没有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只有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才能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真正地实现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的周期内我们通过校内专业实训、创办企业入驻创业基地或项目孵化中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4  项目孵化

项目孵化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导师指导、专业引领、市场化运作为主要特点,依托获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赛项目等,搭建融政策理论研讨、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

4  结  论

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本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断尝试,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顺应新时代新变化,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探索对学生在四个年级中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方式,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任务的实现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韩团军,聂翔,黄朝军,等.工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71-72.

[2] 胡燕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28-130.

[3] 刘亚娟.民办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4] 张换平.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J].山东化工,2019,48(4):151-152+154.

作者简介:郝萍萍(1977-),女,汉族,山东德州人,教师,讲师,毕业于青岛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创业教育;赵亮(1998.0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工程。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20:01
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47:32
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3:07:17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2:50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0期)2016-10-31 16:15:35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0:5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