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宁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从基础知识的教学出发,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为学生筛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并使之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支撑。通过教师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研究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进而使之转化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便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理论基础,能够从现实教学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理解水平,并带动其数学成绩的提升。通过采用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应对日常考试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重视教学过程,发现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发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对应的数学知识,能够找到适合自身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并结合该方法解决所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故而,教师需要重视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出发,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数学素养的状况,并针对学生目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教学调整,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数学整体性思维,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思维严密性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理解问题思维偏差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情况的影响下,教师应當指导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习题训练,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多次反复的习题训练,以及引导学生有效的思考,最终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二、核心素养指导,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按照新课改的教学政策要求,有效转变自己之前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需要杜绝自己一个人单纯的讲课方式,而将学生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中。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身份转换,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更加明确。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需要将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本身发挥教学辅助的作用。教师通过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时,为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联系夕阳日落的相应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对应理解。教师结合多媒体的动态化展示,使学生观察太阳和地平线之间的位置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并由学生作为课堂进度的主导力量,教师为其进行知识的讲解和剖析,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展开对应的教学引导,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水平得到提升。最终,教师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切实改善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二)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兴趣
在教师看来,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离不开学生大量的习题训练。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期间,需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能够通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延伸,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和学生针对数学问题的共同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最终达到教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相应的题目进行创编,使对应的题目能够吸引学生的视角,帮助学生有效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内容时,可以从故事化的角度对相应知识进行创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关于“拿破仑巧测莱茵河宽度”的故事,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此外,教师还需对相应的题目进行创编,使之成为学生会更感兴趣的题目样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通过教师的相关兴趣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而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绵景.融入数学实验,发展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9(12):81-82.
[2]丰雷.迈向深度学习 落实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之友,2019(0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