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婕婷
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共有8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二是具体研究空气的基本特征(第2~7课),三是总结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主题单元,既有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又涉及了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
试教情况分析
试教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教前测。为了了解学情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试教学生有关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已有认知。第二阶段是试教。我们严格按照教材设计的内容进行教学、录像,同时安排另一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分析学生的科学记录和班级记录。第三阶段是试教后测。在单元教学之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针对个别问题和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教学中的相关情况。下面我对试教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1.学生个人记录单简析
《空气》单元设计了探究活动记录,需要学生填写表格、绘图、分析和解释。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空气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们选择二年级学生来教学。我们虽然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试教,但大多数学生能理解探究活动记录单,基本上能在探究中完成记录。从试教情况看,简单、结构化的表格记录会帮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下面我们呈现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单进行简要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一年级所学内容,分析空气的特征和作用,较好地进行描述和记录,虽然学生书写个别文字有难度,但记录的丰富程度出乎意料的好。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学生要在实验过程中按照步骤进行記录。虽然实验步骤较多,但学生能对每一步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如图2)。
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学生可以联系上一课《压缩空气》有关空气颗粒的表达方式,在本课的记录中自然地用空气颗粒来表述袋子里空气的变化和袋子的运动。在记录单中,有学生说在加热前空气颗粒是“乱走的”,加热后会朝上“走”。有些学生说,加热前空气颗粒受到塑料袋往下压的力往下“走”,加热后空气有热量后会上升。虽然学生的认识不尽相同,也不一定正确,但他们学着从微粒的角度去思考和解释,这是难能可贵的(如图3)。
2.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将调查问卷聚焦在两个方向,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况。下面是简要的情况分析:
(1)学生的学习兴趣(见表1)
观察分析发现,第2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第3课《压缩空气》、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第7课《风的成因》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学生亲自用打气筒打入空气,排开杯中的水;轻轻下压、上拉注射器,观察气体体积是否容易变化;亲手“自制热气球”,使其徐徐升空;用豆子、回形针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测量空气质量……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相对而言,最后一课学生觉得有点乏味。我们访谈了个别学生,他们之所以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本节课没有做实验。
(2)学生认知发展情况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并不强,所以我们前后测的内容比较简要,同时用实物来辅助学生作答。对书写有难度的学生,我们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
本单元主要围绕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空气是否有质量、空气流动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所以我们的前后测也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见表2)。
对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这一问题,前测时,有近一半学生认为空气不占地方。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全体学生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而且可以压缩它的体积”。
对于“空气是否有质量”这一问题,我们前测时,三成学生说空气有重量,理由是“在高速公路开车时打开车窗感到空气在手中有分量”“刮风时有推力”等。有七成学生说空气没有重量,证据是“因为抓不住,所以,空气无重量”。后测时,全体学生认识到“空气有重量”,因为我们测量了空气是有质量的。
关于风的前测,对“你能制造风吗”这个问题,部分学生能采用嘴吹、扇子扇、风筒吹、用手从上往下扇等方法制造风。对于“你是如何观察到风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表示不知道。后测中,学生不仅能举例说出如何观察到风的,如纸条往上飘、烟飘的方向、热气球向上飘,还能说出有风说明空气在流动。
对“热空气怎样运动” 这一问题,前测时,近一半学生知道热空气会往上跑,三成学生认为热空气会往下跑,两成学生认为热空气朝各个方向飘或不知道。后测时,所有学生都认识到热空气上升,有近三成学生能具体描述热空气的运动,如“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填补之前热空气的空间”“热空气变轻了会上升”等。
试教感受
1.四个板块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环节
在试教中,教师按照四个板块内容——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开展教学,有助于明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证据,建立假设。
2.大单元设计,能够促进教学有深度地开展
本单元教材设计隐含着一条暗线,即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培养。如“空气可压缩”实验、“我们学做热气球”中热空气颗粒上升、“风的形成”是流动的空气颗粒等,隐含着“空气颗粒怎么运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求学生描述这层关系,但教师清楚这条线索,有助于学生认识和建构大概念。
三年级上册三个单元分别是《水》《空气》《天气》,这样的设计编排用意深远。这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既从物质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水和空气,又从地球和宇宙科学的角度引导他们认识地球上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渗透了水圈和大气圈等上位概念。
3.关注实验细节,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
本单元中,有几个实验材料需要反复运用,教师应特别注意准备好实验材料。比如,打气筒的气密性要好、注射器最好用塑料的、简要天平的灵敏度要高等。
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第6课和第7课都会用到燃烧的蜡烛,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比如,加热薄塑料袋,袋子受热发烫易变形收缩,变形后的袋子如遇火源会燃烧,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