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活教育理论,促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转变

2019-09-10 07:22徐伟锋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作文教学语文

徐伟锋

【摘要】小学习作教学常常方法陈旧,脱离生活实际,舍弃生活的源泉,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习作而习作”的怪圈,造成习作说假话成风,这一切都是学生生活抛弃习作、习作教学背离学生生活带来的尴尬。教师在三年级作文起步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炼语言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 语文 作文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其实,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文章就是死文章。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怎样让那些进入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不再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呢?

一、培养兴趣,积累经验

大千世界,人物景观,道不尽写不完。然而学生视而不见,习作空洞无物,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观察不得法。教师在习作前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1.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在教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一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观察起床、洗脸、刷牙、用电脑、招待客人等生活中的情景,教给学生观察动作、语言、神情等细节的方法。开始写作前,为了便于指导,笔者还让学生说说洗脸这件事,回忆自己是怎么洗脸的。一开始他们并不能说好,只是很简单地罗列洗脸的步骤,在笔者慢慢引导、提示后,学生就能说得很丰富了,从介绍自己的漂亮毛巾和洗脸盆的款式及图案,到倒水、拧毛巾的动作、洗脸后的感觉。笔者还安排几个讲得好的学生上台讲,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讲,这样多花点时间在口头说话上,到最后再写下来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观察细致了就会说好,说好了也就会写了,说清了也就能写好了,简单的事也能写得生动具体。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察中的体会和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对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要他们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只要学会仔细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学生们就会用自己的笔去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二、多种途径,体验生活

学生习作中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和雷同现象,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素材。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阔视野,观察体验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才能使习作在求真中创新。

1.带领学生走向社会

社会生活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如火如荼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场面,等等。这些情景无时无刻不映入学生眼帘。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素材,教师要把学生带出课堂: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学生到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走向社会,学生参加亲自动手铲除口香糖、清理小广告的活动;学生走进动物园,感受各种动物的新奇,体验实践活动中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

2.带领学生亲近自然

自然生活情景广阔而新奇,大自然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生活的欢乐、智慧的启迪。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亲近大自然,了解、认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半学期习作四,要求学生写校园外的迷人秋景。可是笔者却发现校园里的迷人秋景学生都没去很好地欣赏,其实,观察校园里的迷人秋景,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同样能达到学会观察、学会写景的习作要求。校园里有一棵生长茂盛的桂花树,那时正值农历八月,满树的桂花,只要走近它就能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于是笔者就在某日清晨,带领学生由远及近,从树形、枝干、叶子及桂花的形状、颜色、花朵盛开的样子等方面仔细观察桂花树。恰巧一阵微风轻轻吹来,那花香,那桂花轻轻飘落的样子……学生完全陶醉其中,好像以前从没这样细细地欣赏过这样的美景一样。回到教室,笔者就与学生一道梳理了观察桂花树的过程,探讨了写作重点。这次的作文稿几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写作水准。这样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是非常幸福的,没有什么比让学生们学得既轻松又有效果更重要了。

在感受自然中笔者发现,根据体验的内容,学生的习作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题材去选择,不但解决了习作题目太大的难题,还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觀察体验生活,极大丰富了习作的素材。春天,笔者带领学生到公园广场放风筝,归来后,学生们就不同内容写出了不同题材的习作,如记事“放风筝”、写景“公园广场”、写感受“放风筝的体会”,等等。

3.创新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经常组织一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作题材,如:诗歌童谣吟唱会、讲故事比赛、绘画写字比赛、英语单词竞赛、趣味运动会等,教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收集信息、积累语言,还激发了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热爱写作的热情。

4.感恩教育,感受家庭幸福

家庭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少深刻的印记,可是有些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很难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他们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此,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爱心去观察家庭生活和家人,潜移默化地学会感恩,学着去爱父母、爱老人、爱小动物、爱做家务劳动……这样才能有写不完的题材。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感恩的心去体验、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用真实的语言去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实的生活。

三、积累知识,感悟生活

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读是写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重要的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的语句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通过阅读学习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习片段写法,学习句式、修辞和写作特点,等等。读写迁移,模仿借鉴是习作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认知规律。

有一年暑假,笔者建议学生跟随家长体验一下劳动的经历,然后再将经历感受写成一篇作文。具体要求是:记住时间、地点以及天气、心情,要用心感受劳动的艰辛,要注意身边相关人物的活动、态度等,要有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对父母的理解。这项活动有很多同学参加。几个学生在《我第一次卖玉米》中写道:“我守着一篮子玉米,很想像电影里的小主人公一样高声喊:卖玉米!卖玉米!可是我怎么也喊不出口。”“我卖得比较顺利,那些叔叔阿姨一边笑着接过玉米,一边递给我钱。我想,他们是不是看在我是个小学生的份上才这样做的呢?我不管这些,总是感觉他们对我很好很好。”“我又疲倦又口渴,于是,买一瓶纯净水坐在阴凉处享受着凉爽。休息了一会,我又踏上了卖玉米的征程。这时,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挣钱是多么的艰辛啊!”“我终于卖完了最后一个玉米,这时我才感觉到又累又饿,我紧紧地捏着我劳动得来的钱,舍不得花掉它,因为我要把我劳动的成果交给爸爸妈妈。于是,我兴冲冲地径直向家里走去。”

以上实例说明,学生在阅读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经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可以达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结合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但这样还不够,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应不再禁锢于课堂,局限于教材。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渠道和方式,更丰富的素材资源、更广阔的时空,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创造、学会想象。

作文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它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元素很多。陶行知先生曾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对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不能只讲大体而不讲细节,不能急功近利,贪大求全,更不能游离于学生的生活做纸上谈兵式的作文指导。语文教师还应和学生一道去打通创新语言的通道,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炼语言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作文教学语文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