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华
【摘要】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要会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删减和补充教材内容;调整、整合教材资源。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关键词】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 有效教学
一、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教材
教材中,每一课或每个单元的音乐素材都有一个主题,这些音乐素材的创作背景,都与音乐教育紧密结合。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的主题文化,才能更好地组织教材,从而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碧野金山”在曲目的选择上,教材提供了蒙古族的《小黄鹂鸟》《牧歌》,新疆风格的《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西藏风格的《在那东山顶上》等不同民族的民歌,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对不同民族民歌的演唱、听赏,模仿蒙古摔跤、跳一跳藏族的舞蹈、学一学新疆的手鼓、观看地方民俗活动等感受和体验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学生通过演唱《小黄鹂鸟》和欣赏《牧歌》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总结出蒙古的民歌体裁有“短调和长调”之分,并深刻地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歌与各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文化、语言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从教材的情感因素入手进行把握
音乐是情感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而言,音乐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要想牢牢抓住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之花,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对教材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将自己对音乐情感体验的理解积极地融入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表现出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才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享受美,陶冶情操。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第一,让学生欣赏《世上只有妈妈好》电影片段,感受母爱,做好情感铺垫。第二,设计不同国家妈妈爱孩子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联系自己妈妈为自己所做的难忘的事,让孩子知道,妈妈为我们所做的都是出于爱。最后得出结论,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饶有兴趣地学习歌曲。第三,设计“我为妈妈做一件事”,鼓励学生分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进一步深化母子间的爱,真正地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2.从教材的知识技能入手进行把握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现和认知的基础,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教材中的音乐知识,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歌曲的特点,以及每一课时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以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知识与技能融入平时的音乐教学的听、赏、唱、动、奏、创等音乐活动中,如教授《隆里格隆》这一课时,教师以京剧的形式和学生问好,把学生带入到戏曲的氛围中,听教师唱一段《苏三起解》,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京腔京韵,找一找歌曲中的旋律模拟的京剧锣鼓,念一念,再次体会京腔京韵,最后,让学生观看《苏三起解》,在看的同时,学生用所学的[1 6 2 1—][][·] 模拟京剧
隆 里格 隆
锣鼓的旋律为《苏三起解》伴奏,在伴奏的同时再次体会京韵。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听辨、感受与体验京腔京韵,在了解戏曲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
二、合理运用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以及重新组合。
1.围绕主题,合理组合教学内容
每个单元都有总的单元目标,但教师要围绕单元主题,對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补充和重组,设立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小目标,并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如教师在设计“丝绸之路”这一单元时,把课题确定为“中外音乐盛典”,通过听《丝绸之路》与《渔舟唱晚》片段;听《中国花鼓》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演奏的片段;听传统民歌《茉莉花》和歌剧《图兰朵》中的民歌《茉莉花》,进行对比,使学生通过听赏、比较、演唱中外民歌等音乐活动,充分感受在近现代文化的交流活动中,音乐成为不可替代的媒介。
2.深化主题文化,拓展教学内容
民族的即世界的。弘扬民族音乐,也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人文主题,发掘主题内涵,拓展教学内容。如在教《姑苏风光》时,教师可以根据江南水乡的主题内容,从学生对江南的诗、景、画等方面的知识点出发,确立第一课时为“江南水乡”课题,以学唱《姑苏风光》为重点,扩充整套“大九连环”的欣赏内容;确立第二课时的课题为“水乡的情”,教学《外婆桥》;而第三课时以“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收集江南音乐素材,把收集到的素材用快板、朗诵、舞蹈等音乐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感受江南文化与音乐的同时,熟悉了解江南的音乐文化,增进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3.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不但要精读课程标准,教师还要吃透教材和教师用书,从生活中精选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合理地补充到课程当中,使教学设计更趋合理、精细。以学唱《唱得幸福落满坡》为重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李琦演唱的《唱得幸福落满坡》,并仔细观察,歌曲风格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可以加入哪些现代的音乐元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说唱、加二部、轮唱等几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同一作品不同的演绎形式做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4.发掘内涵、鼓励创作
“鼓励音乐创作”是音乐教师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一种途径。音乐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歌曲的情感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地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如教学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帮助学生关注音乐的背景、历史文化以及聆听音乐风格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启发学生结合歌曲内容,理解这首歌曲。学生们仿佛听到了军队的号角声,教师启发,号角声由哪几个音组成?[( 5 i-5- 3-1.)][] ,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这种对朋友的留恋与期待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设计:一半的学生“吹响”号角的旋律,一半的学生设计成“送朋友”(演唱歌曲),给歌曲进行了二部创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真挚感情。
总之,教材中,每一课或每一单元都有相关的主题内容,只有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才能把握教材。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