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莉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所以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型特点,恰如其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内涵的发掘,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不能较好地设计出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阅读的提问,不能认真从教学中“推导”出教学结果,不能游刃有余地驰骋讲坛,因而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容量少,效率低。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改掉过去那种松沓的、信息量少的弊病。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体现语文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社会要求高密度快节奏的特点,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教材内涵,获取语文能力。张志公说: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
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满堂灌”的问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确实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语文教改中创造出来的各种启发性教学方法对满堂灌是很大的冲击,使它的地盘越来越小。但是满堂灌和变相的满堂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至今没有绝迹,个别教师在“灌”的指导下,将课文的精髓(依教师用书而得)像燃爆竹一样噼噼啪啪几下就灌完,余下的时间就要求学生读读练练,学生听时到了然,过后却茫然,整个课堂教学容量少、效率低,收效甚微。无数教改实践也证明,语文教师只有从教学观上解决“主导”和“主体”的关系问题,变“灌”教为“导”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的观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愿地在有效的文字信息中用自己的智慧去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增加学生思维活动量(动手、动口、动脑),既能增大教学容量,又能改革陈旧教法,提高教学效率。
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要善于设计启发性强、有助于整体把握全文或部分的问题,启迪学生主动去思索、讨论解答。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输入,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使之与阅读者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互相联系和重新组织。也就是说,阅读事实上是一钟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显然必需采取主动性的阅读才能完成。使读者进入主动阅读状态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问题驱动”。所谓“问题驱动”,是使阅读者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来阅读,从而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产生迫切的阅读动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不仅增强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和推想等思维活动,同时这种“问题驱动”还可以增强阅读的指导性,即使对材料的形式、内容、意义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克服凭兴趣出发盲无目的的阅读心境。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种“问题驱动”之下,阅读者即使碰到有一定难度的、不和自己口味的读物,也能坚持读下去,较全面、合理地吸收各种知识营养,正是语文教学最需要的阅读心境。因此设计提问应作为钻研教材、备好教案、讲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的设计不仅立足于课文的理解,还要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宏观上应着眼于思维的内涵(归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推理、抽象与概括、想象与假想)考虑,在微观上则可以从点滴去做,努力使教师的一问,学生能一启一发,引导他们沿着思维的规律前进。要使课堂提问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问应具备这些特点:①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②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③能激发学习的欲望;④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要教学生以整体阅读,而非解剖阅读。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改过去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八股文试方式为重点就谋篇布局和语言特色的比较分析的理性规范化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在老师点拨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自行去阅读、品味、领悟、熟记,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而不是靠教师喋喋不休的先入之见去诱导学生作机械被动的理解、模仿。这里的“点拨指导”应是“整体阅读”意义上的“点拨指导”: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着眼,初步形成一个完整而鲜明的总体印象,即大略的把握住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是指导学生作局部分析理解:通过局部的深入分析,达到对课文内容各方面的本质理解,促进学生理性思考与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最后是整体上的指导(即阅读教学的综合指导):让语言形式同内容思想、具体局部同整体框架、浅表形象与深沉意蕴、作者本意与作品全部意义(读者理解意义)等方面统统地合攏起来重归一体,让内在的中心统贯全篇,让文章以通体透明形神兼备的完整体貌重现于学生眼前。事实证明: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准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十分有效的教学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重教学过程,不能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大家知道数学重视验算的过程,任何教师都会向学生演示推算的过程,学生的作业也不能只有答案,必须有演算过程。而我们不算高语文教师却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课文的内涵(如中心主题、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等)直接告诉学生,教学中缺乏内涵的形成过程,即质疑、探索、解决的思维流程。这种只重教学结果不重教学过程的做法,由于超越了质疑和探索的阶段,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不仅减少课堂教学容量,还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的不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