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腾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学科,近年来随着义务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发展需要,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则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环节与设计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情境教学环节;设计原则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出兼具知识性和情感性的具体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体验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完成课堂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课堂教学指向经验的产生,而情境正是经验的孕育母体”。对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来说,引入情境教学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禁锢,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具实效性与生命力的数学学习平台,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趣味情境
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的起始环节,其导入效果将直接决定教师的后续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要着重创设出趣味情境,将枯燥单调的数学课本融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中,改变学生对数学“没意思、看不懂”的固有印象,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与趣味,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带动下进行更加自主自觉的学习。比如教学《图形的运动》等几何学知识时,其涉及的图形内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较高要求,学生往往会觉得“太难了”,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和Flash软件给学生展示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形式并给学生播放万花筒中图形变换的视频,通过眼花缭乱却清晰生动的图形运动轨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图形符号的美感,进而为学生的后续深入学习打开突破口,使学生能够在兴趣指引下进行高效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建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而数学课程相对来说学习难度更大,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阻碍也相对更多。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就要着重创设出问题情境,通过层次性问题对复杂的数学课本进行分解分析并加强对学生的教学主导作用的强化,使学生能夠准确把握课堂学习前进的主线和方向,从而保障教师的常态化教学能够不断深入并促进学生在持续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比如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吗”,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记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进行新旧知识整合,而后再提问“分数的加减运算与整数、小数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不断加深对分数加减法的知识理解与掌握,最后再提问“1/2+3/4、3/5-1/2”等简单的算式题目,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由浅入深,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做到不断探究、不断收获。
三、在课堂小结环节创设生活情境
课堂小结是数学教学的总结环节,而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在于数学应用。因此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就要着重创设生活情境,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不断拓展并延伸数学学习的知识边界,使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为学生搭建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数学,也能够在生活中用数学。比如教学《四则运算》这一节时,讲解完课本上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就可以组织“超市购物”的生活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等角色,给学生提供“1元1支的铅笔、5元1本的笔记本、13元1个的文具盒、25元1本的故事书”等虚拟商品并给学生每人发放一张面额100元的虚拟纸币,指导学生进行自由购物并自行对购物总金额进行计算,使学生能够见到“活起来”的数学知识,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生活中为学生开辟出数学学习的“第二课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程的情境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小结等环节分别创设趣味情境、问题情境以及生活情境,从而不断激发数学课堂的教学潜力和学生的学习活力,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获得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锦治. 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 现代交际, 2016(2):212.
[2]杨元超. “情境——模型”双向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7, 33(8):225-22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