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兰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还要立足于德育工作体系,将德育纳入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从道德教育入手,分析了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试图为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道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连,在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内容,数学教师在探索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基于基础数学教材全面挖掘德育内容,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实施多元化的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在數学教学中渗透自律与自我完善教育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学科,对人们的自觉和自律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成绩好,对数学兴趣高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往往更加自觉、更有效率。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开展德育渗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例如,在教授“时间”知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通过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活来感受时间永远不会回归的规则。引导他们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制定科学的个人休息计划,善于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起床时间和家庭作业时间应该是固定的、及时的,而不是延迟的。这些习惯的形成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善于处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来感染、培养和教育人。这样学生就可以完善自我发展。鉴于目前的西方崇拜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运用中国古代文明的智慧结晶,让学生明白在数学领域中,中国文化依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祖国感到自豪,培养良好的归属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引导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志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中包含的丰富知识体系,改善其认知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树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概念
小学数学德育的实施要求数学教师对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研究教材,探索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德育在教学中的自觉渗透,有计划地进行,并且有目的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学科知识,同时启发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师生都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始终坚持教师的学科地位,把小学生作为道德灌输的对象,对小学生进行强制性的道德灌输。这种强制性的道德教育方式,会使小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会逃避,抵制道德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识,必须遵循自觉建构和积极行动的道德教育原则,否则道德教育就没有效果。主体性道德教育侧重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实践道德规范。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小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教学实践,重视主体性德育。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不同性格,注重不同人格的培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正确的道德标准。
三、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渗透德育
合作学习是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也将积极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合作学习也可以渗透德育,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在新时期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数学教师应该扩展其概念,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实现合作的意义,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深化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意义。例如,在学习“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时,教师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成几组,并为每组选择一名领导者;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分配任务,并设置几个选项,作为学生的指导;最后,总结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分工并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现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点。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现实,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教师要注重人的行为模式,注重教师道德的培养,注重自己的专业形象和专业语言,随时随地用言行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4):95-9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镜坝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