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新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于上世纪《点点工作室》,由于其节目内容贴近民众生活实际,并未有对节目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加上主持人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得主持人远远在北京城家喻户晓,当然这种节目的出现也曾刮起一股热潮,为地方电视台出现民生新闻节目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民生新闻;主持人;风格定位
(一)理念平民化
“理念平民化”要求主持人立足实际情况,深入揭示民生新闻的实质和内涵,在各方面都满足的情况下,将其融入到自身的言谈举止中。当然,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想做到理念平民化,其关键性因素便是全面认识民本理念。新形势下要求民生节目主持人对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有着自身独到的了解,能够代表广大民众的心声,不仅民生新闻栏目会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主持人也会得到民众的认可和喜爱。
(二)视角平民化
“视觉平民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能够充分表达出民众意愿。基于此,主持人用“平民视角”与民众沟通与交流是考验民生节目主持人是否具有亲和力和主持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例如:《南京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孟非和《第七日》的主持人元元都能够明确自身定位,无形之中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心灵距离。他们用这种理念定位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替民众伸张正义,针砭陋习、时弊,用平民化视角与民众交流,而这也正是其获得民众喜爱和认可的原因所在。
(三)传播内容平民化
“传播内容平民化”要求主持人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中充分依据实际情况,能够明确自身向观众传播的民生新闻主体内容的基本特点。换一种方式来说,需要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从民众的衣、食、住、行甚至于生产生活为切入点。就孟非主持的《南京零距离》而言,其切入点多为家庭里面发生纠葛或者是暴露消极方面的新闻,与民众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这也是《南京零距离》吸引民众的原因所在。
(四)叙述方式平民化
“叙述方式平民化”侧重于表现平民化特征,通过幽默风趣又不失哲理或者是针砭时弊的语言,甚至于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客观展现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欣赏环境的同时,使得观众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有,依据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可以在结尾处要求主持人做一个强有力的点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与观众互动,开办相关咨询热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充分调动了民众参与积极性,并且还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了栏目传播内容的渠道,以此增强民生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一)新闻型主持人
新闻型节目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播音员向主持人方向的过渡,早在上世纪中央电视台就依据民众需要推出了一档《东方时空》,使得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迈出了一大步。再有,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开播,仅播出半个月就成为全国观众最受欢迎的一档新闻栏目。他们塑造了朴实诚挚、稳健深邃、权威客观的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形象。也正因为这样,民生新闻中的“新闻”成为了民众交流的对象。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表现在措辞有力、评论独到外,还要与民众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避免民众产生逆反心理。
(二)记者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是对传统新闻节目的补充和延伸,能够充分发挥出广播电视的优势,甚至于可以说是未来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是我国新闻性主持人节目和我国新闻主持人日趋成熟的标志,是主持人关注时代变革、关心社会的责任性、时代使命感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传播媒介人格化的表现,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发挥主持人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三)采编播综合型主持人
综合型主持人就是将采、编、播合一,独立完成一条新闻的制作、将采访过程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通过采编播合一的方式能够将新闻背后存在或者隐藏的价值观呈现在观众面前,为新闻事件前后衔接起来提供可能。纵观国外,民生新聞主持人往往身兼多职,不仅具有主持人身份,还有编辑、记者等多重身份,考验的不仅仅是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加深主持人对民生新闻的认知程度,缩短与受众距离的同时,增加观众对节目的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