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2019-09-10 07:22张胜军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初中物理

张胜军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文章从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经验导入法、认知冲突导入法,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这些课堂导入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入方法;高效思维

巧妙的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设计并组织好每堂课的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思维,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挥“首因效应”的作用,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即直接阐明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程序与要求的导入法。往往在一个相对独立教学内容的起始课中运用。

案例1:固体的压强。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推土机有宽大的履带和锋利的土铲,为什么履带做的宽?土铲做的锋利呢?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有关。那同学们想一想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学生举出较多的生活实例(略)。

师: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直接导人法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课题,浅显易懂,节约时间。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即根据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接点,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导入法。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新知识往往都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2:惯性。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谁能表述一下其内容。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师: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运用复习导入法时,教师要通过练习、实验演示、提出问题等方法巧妙地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形成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三、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即以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方式设置学习情境的导入法。

案例3:液体的压强。

师:用一个容器盛满水,分别在不同的高度扎三个小孔,容器中的水会从三个小孔中溢出,看哪个小孔中溢出的水落地点最远。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并说明原因(略)。

师: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用两个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分别在一段扎上橡皮膜,在一个玻璃管中倒入水,在另一个玻璃管中倒入相同高度的浓盐水,看看哪个橡皮膜凸出的程度大。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并说明原因(略)。

师: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那谁能说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来提问并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经验导入法

经验导入法,即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描述式的讲解或提问,引起学生回忆,或者通过演示再现生活经验,从而引起学生发现问题。

案例4:光的色散。

师:夏天,暴雨过后天空中会出现彩虹,这是什么原因?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师: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彩色的光带,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光的色散现象。

教师运用经验导入法,根据学生已经知道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五、认知冲突导入法

认知冲突导入法,即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冲突,从而使其掌握正确的物理规律的导入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既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教师在引入课题时要把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为课堂上掌握正确的物理规律做好铺垫。

案例5:牛顿第一定律。

师:静止的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想想力在小车运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略)。

师:在力的作用下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了,撤去力小车就逐渐变慢最终停下来,小车为什么能停下来?

生: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看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将相同的小车放在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分别沿着粗糙不同的水平面运动。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试说明理由?

生:小车在越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越远。

师: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0,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呢?

生:小车可能永远运动下去。

师:从刚开始的实验中得到,有力就运动,撤去力就停止运动。最后得出结论:在水平面上,小车在没有力的作用下仍然运动。这两个结论哪个正确?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有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甘肃教育,2006(20)。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初中物理
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方法研究
改进数学导入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英语课堂多媒体优化导入环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