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概念建构过程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2019-09-10 21:26蒋法元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3期
关键词:平均数应用题经历

蒋法元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文章从三个方面:内容再创造,激发兴趣;概念数学化,抽象概括;知识系统化,解释提升;并通过教学实践,阐述了重视概念教学建构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概念;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而小学数学概念又具有抽象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生成必定要经历主体复杂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更有价值地经历这一过程呢?波利亚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如果学生也能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做数学”,“经历”一遍探索、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类比、猜想、归纳、概括等活动,那一定能掌握概念本质,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要掌握概念,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认知方式学习的,不管是概念形成中的逐步抽象过程,还是概念同化中的建立联系的过程,都需让学生进行探索,才能使“过程”不浮于形式,从而达到深刻认识和领会的目的,更好在实现从过程向对象的转化。从这一点上说,加强概念教学的探索性、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掌握概念的必需。郑毓信认为,“数学概念的形成包含了理想化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思维创造。”在概念教学中安排更具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诸如分类、抽象、比较、归纳、类比、猜测证明等思维形式的锤炼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因此,重视概念教学建构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经历概念形成的探索过程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内容再创造,激发兴趣。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从学生概念体系建立的过程看,它不是一个概念数量堆积的过程,而是一个掌握概念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过程。学生概念的形成应具有更大的涵盖面、影响力和迁移性,由此通过学生自我理解、生成、连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所以,要使概念教学具有探索性,应把数学概念放到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才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并为概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框架。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测、归纳、类比、交流等活动,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概念“再创造”的探索过程。

例如:苏教版第六册“统计——平均数”教学时,教材创设的套圈比赛情景为学生认识平均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由于思考空间稍大,教学时引出平均数常常并不顺利。通过对教材例题“再创造”,依次呈现三个小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情景:第一组,男女生人数相等,每组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同;第二组,男女人数不同,每组每人套中的个数也不同;第三组,男女人数不同,而且没有每组每人的套中个数,只有每人自己套中的個数。在“谁套的准一些”的比赛中,前两组只要比较男女生平均套中的个数就可以了,第三组因为没有每组的平均数,所以没法直接比较。这样不仅使比赛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为平均数的引出提供了相应的“台阶”,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出了平均数。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这样教学中的“再创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同时提高了探索新知的兴趣,增长了能力。

二、概念数学化,抽象概括。

郑毓信认为,“数学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而且也包括对数量关系的纯数学形式研究,以及由“形式的”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数学化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现实原型、数学问题、数学解答、实际解答的过程,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小学生通过经历数学化过程,对概念抽象概括,更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特征,从而稳定概念。

例如:在苏教版第六册“统计——平均数”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通过复制统计图演示“移多补少”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统计图把平均数和原始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平均数与原始数据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平均数是把原始数据进行“移多补少”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它是一个“虚幻”的数,可以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学生对“平均分”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以后,他们不难想到可以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平均数,但是他们不一定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通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统计图,发现在“移多补少”过程中“总数不变”、“人数不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和——平分”背后的算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知识系统化,解释提升。

根据“系统论”原理,新概念形成后,应及时把它纳入原有的概念系统中去理解,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概念,又能巩固整个一类概念的系统知识,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纳入的过程只有注重原有知识结构相关概念的集约化处理,引发学生从因果关系、隶属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或作用与效应关系等方面进行联想、探索。根据新旧知识间的不同关系,用演绎、归纳、类比的推理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这个过程具有探索的价值,可以最终增强概念的“生成力”。

例如:在教学完“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综合题:六⑴班男生有25人, , ?请你在横线上补充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组成一道分数应用题。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可以补充一个相关条件,提出“是几分之几”、“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等问题。或者补充一个“是男生几分之几”、“比男生多几分之几”、“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的量,再提出相关的问题。它把这个单元的分数应用题都浓缩在这个算式中。这样,不但每一类的分数应用题都得到了巩固和练习,而且把这一部分的知识梳理成了知识系统。

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有让学生亲生经历这一系列探索过程,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平均数应用题经历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画与理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经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