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共传承,多管齐下同发力

2019-09-10 21:26黄敬钦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承

黄敬钦

摘要:“文化”一词,由来已久,百度一搜,一目了然。“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提及中国文化,人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的世代相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可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标志、巨大的财富,更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承;多管齐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逢十九大召开之际,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2017年第四季度,一档热门而又有意义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诞生了。2018年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刷遍朋友圈。

《国家宝藏》基于故宫600年之际,联手8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拟举办一次特展,从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在演员的助演下呈现文物的前世传奇及今生影响,最终各选出一件代表宝藏入驻特展。毫不夸张地赞道:国家宝藏的节目是从2017年第四季席火入2018春晚,席卷华夏子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之心,虏获世界各地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崇拜之心。节目不仅带领我们走进传统,更直观生动地带我们走进传统背后的广袤古文明;不仅时尚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更是响应习总书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号召。如有幸让我推荐优秀电视节目,我会毫不犹豫地力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如岁月之歌传唱不休,更如繁星散落于中国各地各时期,在祖国大地诞生各种各样特有的而具象征性地方文化。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国人、社会都为之努力;在中国文化传承传播主阵地的校园生活中,在作为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校的何厝小学里,为传承中国文化、挖掘学校德育教育热点,每位教者也在不断奋斗着。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几点初浅见识和做法。

一、根植教材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所任教《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把住学生熟悉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安排引导下,学生从自我个体健康生活出发,在学校家庭社区的生活中深入了解了: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56个统一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确切地说,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正是为学生认识中国、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进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打开一扇窗。

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从《寻根问祖》主题出发,在人类文明发源地的古老河流中,认识了四大文明古国,也才了解伟大的华夏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现存而历史从未间断的国家,身为中国人是有多么的自豪!循着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流,寻根溯源,在神秘而代代相传的上古神话传说中认识我们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感受作为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的幸福感;在享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产生和发展中感受中国老祖先的智慧力量,在“杰出智者:思想家孔子、军事家孙武和众多的科学家及发明创造中”体验着中华民族所繁衍创造的华夏文明和对人类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推动力,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视野转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关注;也为五下品社中国秦汉唐清民国近代历史、初中历史的学习打开了序幕,奠定基础。

教学里老师精心备课、用心组织课堂教学、竭力传授书中的知识,力求让学生能在课堂的学习中学有所得;同时在教学之际有意识地扩展延伸,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袤无垠的图书世界中,激发学生认识课堂外的国,推荐购买《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四书五经”、《孙子兵法》《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等传统优秀经典书籍为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打开视野。

二、借助课堂开发,引发文化再度了解

而所任教的另一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课程的开展要根据课程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其自主性。要求在“在地方指导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

作为地方性开发主题课程,其课程主题开发设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我校设立的非物质文化课程精彩纷呈:童谣、木偶戏、剪纸、珠绣、陶艺、茶技……在综合活动室的熏陶下,在剪纸珠绣作品中五花八门的脸谱中,在一尊尊栩栩如生、生动有趣的布袋木偶启发下,在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走进民间艺术》主题点拨下,立足校园实践,开发课程主题《识脸谱 传国粹》。

从回归学校生活的兴趣组:围棋、武术、书法、古琴等传统文化开始介绍,带领我们认识“国粹”,了解京剧作为三大国粹在我们新一辈传承中的意义。最终借助《说唱脸谱》的视频,吊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里同学头脑风暴围绕脸谱主题你想探究些什么?思维激荡:脸谱的起源及历史、特点及分类、颜色及含义、经典剧作及人物探析、现代影响等” 放手讓学生在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寻找京剧脸谱的痕迹,最终在小组热火朝天的研究中,分工协作、记录整理、梳理成果、汇报展示里,认识到:

脸谱起源于面具!根据不同的形象特点,又分为“生、旦、净、丑”

而京剧脸上的花花绿绿都是有着其独特的含义——

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

白: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

黑: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

黄:表示凶猛阴险,如典韦。

蓝和绿: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真正明了:脸谱不只是花花绿绿的装饰,更是暗示性格、褒贬善恶的标志。

随后整合音乐、美术、剪纸、珠绣等校本课程,通过填色、剪、绣、刻等手工技艺的多项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走入脸谱世界,和一张张脸谱一次次的亲密接触。

而课程的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认识一个个脸谱,而是在脸谱主题的研究后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继而主动去了解脸谱背后那曾经纷飞的战火、英雄如林的过去,源远流长的历史,引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那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经久不衰的长篇历史巨作,让学生的身心视眼浸润在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三、立足兴趣小队,回归中国古代文化

幸运的是带队学校的古琴兴趣组,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一下被接近了。古琴作为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不仅是中国传统乐器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更是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琴,琴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古琴是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一支支琴曲的演奏吟唱不仅是诗人几千年前真实的内心写照,更再现中国几千年的生活。可以说抱起古琴,便开启通向中华民族智慧宝库的大门,走近中国传统;奏响古琴便是与古圣贤对话的过程,走近中国文人;走进中国文化,回归自然体悟“天人合一”的最佳写照,随着乐曲的奏响,古人生活里的一颦一笑,一步一趋,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一觞一咏,一张一弛,一板一眼,一言一行都在这一琴一鹤的乐声中流入孩子的心田,几千年中国雅士的情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再现都在这点滴之中延续、蔓延。

得知《国家宝藏》这样一档优秀的节目后,不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还是知识传授、小队活动之际都会借机和学生聊上一聊,既而跟学生进行推广和介绍,确保学生在课下、假期等自主安排的生活中能更好地接触更多丰富而有意义的节目。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停下其前进的脚步,在中国这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之中,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应该只记录在书本中,停留在课堂里;也不是收藏在博物馆内,流传在老一辈的口中,而是一代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了解,结合现实生活的延伸提升。在课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让学生古今相连,在明确我们社会,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究其根源更是在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上,只有不断地了解,认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认识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號)

[2]《琴史新编》

[3]《中学生古琴文化教程》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传承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