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梅
【摘要】 健康人格就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面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健康人格的重要性,认为健康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
【关键词】 健康人格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13-020
健康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的方面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在形成中的学生的人格还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良好的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人的个性发展要求实施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培养小学生有一个健康人格,在全面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健康人格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跃,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需要有健康人格来应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而健康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认知活动、培养情感、增强能力而实现的。
1.健康人格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
健康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促使认识的不断深化,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有着健康人格的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所学的知识和开设的课程,进行刻苦学习和钻研,与教师密切配合,课余时间主动地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生必然学习成绩优秀。而那些人格不健康的学生,由于有着心理障碍,在认知的过程中,以消极的被动的态度对待所学专业和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学习的动力,其结果必然是对知识的获得或应用处于应付状态或者是认知活动不健全,学习效果也自然不好。
2.健康人格对学生的情绪具有调节作用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容易波动大而且反应强烈,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造成一不顺意就骂人或打人、或厌世轻生,或把忧郁、不快强压在心头,以至于久积成为心理疾病。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和交往都产生不良的影响。稳定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消极的情绪,而是在消极情绪产生时能及时地进行调节和控制。只有建立在健康人格基础上,才能构成稳定的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
3.健康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由于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差异,将人与人区别开来。例如,有的学生记得快,有的学生记得慢;有的擅长于想象,有的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比较温柔,有的比较粗暴;有的敏捷,有的迟钝;有的谦虚谨慎,有的骄傲自满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人格的差异,使某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使得不同学生的能力大小和范围不同。健康人格可以增强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等。
二、健康人格形成的培养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就要把学生看成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中充当一个有意义的个体。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会有明确的方向,顽强的斗志,其主观世界也会得到改造。当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就能客观地对人、对事、对自己,导致心理反应适度,人格因素就會跟着健康发展。
2.创设发展个性的学习环境
个性是具有意识倾向性的各种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学生的个性差异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前提。从根本上说,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着重促进个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习环境中,学习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把学生的个性闪光点放在学习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学生获取的大量信息来自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在集体的环境气氛中逐渐形成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体系,对人格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注重创设发展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构造出文明、进取、愉快的班风。
3.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积极的态度多于消极的态度。我平时善于在班集体创设同学友好交往的心理气氛,增加他们交往的机会,禁止交往中的讽刺、嘲笑等不良行为使他们在交往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学生就会在交往中发展富有朝气,团结奋进的乐观品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在同学互相交往当中健康地建立起来。
4.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青少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学习方面的挫折体验所致,屡遭失败便会招来指责,产生精神压力,进而导致灰心丧气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的情感对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反复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想获得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我还特别注意鼓励那些获得成功的后进生,使他们的进步行为不断得到强化。这样,一次成功的体验又会推动第二次成功,逐步培养起学生积极的自我观,而积极的自我观正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
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对每个学生绝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因“材”施教,以保持他们的心理反应适度。我们应根据人格发展规律,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以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