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静
摘要:为了观察和分析语文课堂上学生如何通过彼此倾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以《月光曲》一课为例,采用“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法”,以一组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并分析关键事件,研究学生自身对文字的领悟力和鉴赏力,以及他们之间通过彼此倾听,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过程,从而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新的反思。
关键词:彼此倾听文本理解焦点学生学习历程关键事件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如何展开和深入的?学生是否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彼此倾听交流来达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这是很多语文教师的疑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语文课堂的重点内容。
我们所采用的观察方法是“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分析法”(Individual Student Learning Process Observation and Critical Incidents Analysis),即选择一两位学生作为课堂观察的焦点,对焦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观察,收集学生学习的完整证据链,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充分证据,以此作为课堂研究和改进的证据支撑。
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家园实验小学陈冬梅老师执教的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为例,以一组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并分析关键事件,研究学生自身对文字的领悟力和鉴赏力,以及他们之间通过彼此倾听,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过程,从而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新的反思。
一、学生完整学习历程中的关键事件
(一)互相倾听,同桌交流聚焦兄妹俩的“穷困”
上课之初,陈老师声音低沉、语速缓慢,语言凝练。她说:“音乐家贝多芬一生谱写了很多著名的曲子,其中一首是《月光曲》,你们想知道《月光曲》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0课《月光曲》。”然后,陈老师让学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写了《月光曲》的谱写过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第2—第10小节。于是,陈老师让学生阅读这几小节,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让他谱写出《月光曲》?在书中圈画重点词句,在字里行间找到依据。”
于是,学生开始默读课文,并习惯性地借助尺子在文中画出重点的词句。我观察的是两个男生。离我最近的是一个胖胖的、眼睛大大的男生,他的名字叫浩然(化名),爱笑、稚气未脱的样子。浩然的同桌是一个眼睛深邃的男生,看上去有些腼腆,看到我在观察他,脸上露出一丝难为情的表情,他的名字叫佳辰(化名)。浩然同学和佳辰同学就是我本节课观察的焦点学生,这两位学生的一舉一动我都要进行观察并收集信息,撷取其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浩然、佳辰所在四人小组中几位学生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浩然把目光聚焦在第3小节,并且借助直尺把以下句子都画了出来: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然后,他陷入了思考,看得出他对这一段很感兴趣。他应该是初步判断出这一段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关联,但是还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回答。
陈老师要求同桌交流一下的时候,浩然和佳辰对视了一下。佳辰说:“我圈画的是‘断断续续’,因为她没有听过贝多芬弹这首曲子,所以弹得断断续续……你画的哪里?”他们互相微笑着看着对方。浩然把书推向佳辰,指着自己的书说:“我画的这句。”然后他们把对方圈画的部分圈画在自己的书上。
佳辰说:“这说明什么?”浩然回答:“这说明票很贵,他们又很穷,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前文说,这个姑娘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她想要是能亲耳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浩然觉得自己说得有道理,但好像还没说清楚,于是一边腼腆地笑着,一边不太连贯地说着:“然后呢……这里说入场券太贵了,他们买不起……”他不知道怎样继续说下去,转头看佳辰:“你说呢?你怎么看?”佳辰说:“是的,他们很穷,入场券很贵,可是他们也很想去听。” 佳辰又说:“我还圈了‘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只点了‘一支’,说明他们很穷。如果要用蜡烛来照亮的话……”浩然抢着说:“那需要用很多支(蜡烛)。”于是,他们将刚才讨论的这些观点都写在书上。
(二)四人交流,伙伴互相提问让问题越来越清晰
此时,陈老师让四人小组交流。前排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转过来,他们分别是向轩(化名)和慧琳(化名)。向轩先发问:“‘断断续续’说明什么?” 佳辰说:“‘断断续续’说明她没有亲耳听过贝多芬弹这首曲子,所以不知道该怎样弹。”浩然补充道:“她失明了,看不到琴谱。”向轩说:“可是贝多芬在路上散步,他应该不知道呀。”浩然纠正:“这里说走进茅屋,你仔细看看。”向轩说:“文章说从茅屋里传出来,并没有说他进去。”浩然和慧琳都说:“可是后文说进去了呀。”
佳辰又把浩然画的那一句读了一遍:“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向轩读:“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佳辰说:“这两个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佳辰从浩然那里听到的。其他三位同学都认为有道理,都画出了这两句话,并写出“鲜明对比”。
慧琳说:“我一开始也画了这里,可说明什么呢?”浩然回答:“说明他们很穷。”慧琳追问:“可是很穷和两只眼睛失明有什么关系呢?”浩然也问:“对呀,有什么关系?”佳辰不知道怎么回答。向轩说:“最前面这一段是她(盲姑娘)弹的。”浩然补充:“对呀,不是贝多芬弹的。”向轩说:“这个段落是联系上下文的。”浩然说:“怎么联系的呀?”一旁一直沉默的佳辰说:“啊,我知道了,这说明她热爱音乐,眼睛失明了,还在弹钢琴。”然后,慧琳和佳辰都恍然大悟,慧琳说:“她想弹得和贝多芬一样……”佳辰说:“她非常喜欢贝多芬。”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有点激动。浩然轻轻地敲着桌子,表达自己的喜悦。浩然又重复道:“她肯定是喜欢贝多芬,要不然她怎么会弹贝多芬的曲子呢?”慧琳补充:“她非常喜欢贝多芬,并且想和贝多芬弹得一样。”慧琳把自己的观点与浩然的结合起来。向轩说:“这要写下来。”四个人都把这一段讨论标记在书上。他们都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之中,安静地把他们共同的发现写在书的空白之处。
接下来,慧琳又说:“我想圈这句‘窗前有架旧钢琴’。”浩然也圈出了这句话,口中念念有词:“嗯,旧钢琴……”慧琳说:“这是架破旧的钢琴。”这时候,陈老师说:“讨论好了吗?”浩然还不想结束,但前排的慧琳和向轩转回去了。浩然高兴地说了一句:“我们四个几乎都有结论了。”
(三)公共发表,学生视角不同、相互补充,直指核心
文锋(化名)说:“我画的是‘咱们又太穷’。文中说,这个姑娘‘眼睛瞎了’,但是她没有想把自己的眼睛治好,而是想买音乐会的入场券。”老师说:“穷说明什么?”文锋回答道:“她非常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钢琴曲。”老师说:“嗯,虽然穷,但是很渴望。”
然后,向轩高举起了手,他说:“我画的是‘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说‘眼睛瞎了’,她还买入场券,还想弹得和贝多芬一模一样,这说明她(盲姑娘)很热爱弹钢琴。”向轩把他刚刚听到的小组发言总结似的都说了出来,而且加上了自己的理解——“说明她(盲姑娘)很热爱弹钢琴”。
佳宜(化名)接着说:“她虽然‘眼睛瞎了’,但是非常热爱音乐。”老师说:“‘眼睛瞎了’说明什么?”有学生回答:“看不到琴键,但是她却依然在弹琴。”
惠惠(化名):“我请大家看第2小节:‘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我画的是‘断断续续’和‘正是他的曲子’。说明,这个人不怎么会弹,但是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旭芳(化名)补充道:“‘断断续续’说明虽然她虽然弹得不好,但却一直在弹这首曲子。”陈老师一边点头一边补充在海报上。这位女生与自己的同桌对视一下,会心一笑。
志群(化名)语速极快地说:“请大家看第4小节:‘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我画的是‘眼睛瞎了’。前文第2小节还说‘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这个盲姑娘虽然‘眼睛瞎了’,而且弹奏得不太熟练,但是她坚持不懈。这可以说明她对音乐的热爱。”陈老师点评:“很好,联系上下文。”志群对自己的回答很满意,坐下来的时候微笑着。
慧敏(化名):“请大家看第3小节。‘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画的是‘随便说说’,这说明姑娘非常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曲子,可是他们家太穷,所以哥哥觉得自己很不争气,妹妹就安慰哥哥说自己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陈老师问:“其实她是不是‘随便说说’?”学生都说:“不是。”陈老师追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呢?”有学生说:“为了安慰哥哥。”这一新的发现,让举手发言的人多了起来。
方研(化名)也有同感,他说:“虽然妹妹非常想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但是她知道哥哥没有钱买入场券。所以她情愿自己不买很贵的入场券,也要安慰哥哥。”佳慧说:“我画的是‘眼睛瞎了’,她眼睛不好,还在很努力、很用心地弹,说明她对音乐的热爱。”
若琳(化名)说:“虽然她看不见,但还是坚持了下来,贝多芬被女孩坚强的毅力打动了。”春旭(化名)又说:“他只弹了一支曲子,盲姑娘就认定是贝多芬,说明她特别热爱音乐,特别喜爱贝多芬,所以才对他如此熟悉。她认出贝多芬后简直不敢相信,贝多芬是很著名的音乐家,她想不到贝多芬会来给她弹一首曲子。”嘉林(化名)补充道:“贝多芬觉得他们太穷了,所以不但弹奏了原来盲姑娘弹的曲子,而且还弹了一支新曲子,想让他们第一个听到。”学生在文中将发现的各种文字的细节串联起来,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看到学生对第3小节如此感兴趣,陈老师请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一听要分角色读,浩然和佳辰相视一笑,他们小声讨论着分工,佳辰说:“我当妹妹。”浩然说:“我来当哥哥,我比你大。”两人都是男孩子,佳辰有点儿不好意思,一边读,一边小声笑着。
(四)伴随音乐诵读《月光曲》,情景交融,意味悠长
见学生都读完了,陈老师总结:“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喜欢音乐,喜欢贝多芬,兄妹之间感情深厚。”然后,陈老师让大家重新看文本,深入阅读文本,再次分析文本。一阵安静地默读之后,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又开始了。
树泽(化名)说:“‘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连忙’体现姑娘动作很快,听说要给她弹曲子,她马上让座,说明姑娘对音乐的渴望。”同桌安琪(化名)補充道:“我圈画的也是‘连忙’,因为姑娘想这个人一定是很会弹曲子,否则不会来给她弹,这说明盲姑娘确实很想听。”
陈老师说:“这个人弹得怎么样呢?”有的学生说:“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有的学生提出:“我圈画的是两个感叹号,说明姑娘太激动了,终于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曲子了。”有的学生说道:“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学生很快找到了描写贝多芬演奏的美妙,以及兄妹俩如痴如醉的文字。
陈老师见状,出示文中描写月光的一段话,轻声地读起来:“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读完,提问:“贝多芬的琴弹得很美,周围的环境呢?有什么是美的?”学生说“茅屋”“兄妹俩”“钢琴”“月光”……陈老师说:“月色下,茅屋里的一切都那么美,这些都是贝多芬的创作灵感。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耳听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月光曲》轻柔、舒缓的曲调飘过来,浩然和佳辰都闭着眼睛,很是陶醉。《月光曲》音乐片段结束,他们才缓缓张开眼睛。
陈老师说:“大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说“旋律很美”“看到大海”“听到了水面的变化”。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听《月光曲》,但是无疑,音乐是最能与人的心灵相通的,无须语言,有时候也是语言难以描绘的。陈老师让大家和着音乐,同桌一起读兄妹俩听音乐时看到的景象:“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色,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浩然和佳辰读得很投入,读完浩然举手,想读给大家听,佳辰没有举手。浩然说:“来呀,举手!”于是两个人又相视一笑,一起举手。佳辰先开始读,浩然紧随其后,两人读得非常默契、连贯,而且富有感情。读完,两个人再次相视一笑。两人的感情极为充沛,一旁的观察员不禁为他们的朗读鼓掌。其他学生也读得非常好。陈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两兄妹听完了曲子会说些什么?课结束了,贝多芬的《月光曲》依然在回荡……
二、从学生学习的关键事件中获得的发现
(一)学生之间“心心相印”才会互相学习
走进课堂,走进陈冬梅老师营造的美好的学习情境,我深受感动——感动于学生认识到人间的真情,体察“盲兄妹”的疾苦;也感动于他们对文字细节的领悟,他们品味到语言中非常精妙且不易察觉的部分,并从中读出深意;感动于学生之间相视一笑、耐心倾听又互相提携的默契,他们眼中的同伴是美的、是聪慧的、是值得学习的,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我的心不禁柔软了,学生之间的“心心相印”,我真切感受到了。
课后,我与老师们一起观看拍摄的教学录像,把浩然和佳辰这一组学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包括陈冬梅老师在内。很多教师都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浩然学习成绩很一般,有时甚至被看作“学困生”。但是课上浩然的表现真的很优秀。如果不是用录像记录下这些瞬间,大家真的不敢相信平时不起眼的浩然同学,在课堂上是如此投入,学习能力这么强,而且与同伴的合作这么默契。陈老师说佳辰同学的成绩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没想到浩然和佳辰坐在一起,根本不是佳辰在教浩然,而是两个人互相学习。我做观察员以来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平时关于“学优生”“中等生”或者“学困生”的看法或说法是非常武断的。在真实的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平等以待,因为学情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有时上一分钟和下一分钟,学生的表现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而我们无法预知“逆转”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所以,保持开放性和平等性是至关重要的,要给予每一个学生成长和“逆袭”的机会。
(二)学生对文字和人性的敏感令人惊叹
在讨论和公共发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挖掘,不光文字,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注意到了。他们从“断断续续的钢琴声”“随便说说”“连忙站起来让座”“点着一支蜡烛”这些细节,看到了兄妹两人虽然贫穷,身体不好,没有条件去追求钢琴这门高雅而昂贵的艺术,但是却尽自己所能去爱他们所热爱的音乐和艺术。学生能够用心去体会兄妹俩的不容易,也能看到贝多芬与两兄妹互为知己、互相体谅和扶持的情感。学生通过倾听伙伴的发言,又激发了自己新的认识。当提出一种观点的时候,还会有伙伴对这些观点进行补充;在一个学生没有发言的时候,其他伙伴会询问他的观点;当一个学生的阐释还不太清晰的时候,同伴会补充提问,引发新的思考。于是,才会有“啊,懂了!”那一个个令人激动不已的瞬间。学生通过自己和伙伴的力量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在学习中体会到了醍醐灌顶的酣畅之感,对他们来说,自己思考的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三)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和积淀能引领朗读
朗读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能力,教师也普遍比较重视朗读指导。很多教师会在每一篇课文的精妙之处,特意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文中的情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即便如此,很多学生还是不得法,很难“有感情地朗读”。而本次课上,陈老师并没有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在最后一部分贝多芬演奏的过程中,兄妹俩看到的画面这一段,学生的朗读情感饱满、投入,让在座的观察员感到震撼,连平时都不太会朗读的男同学竟然也读得非常好。
朗读是体会和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它与文本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本篇课文的教学中,陈老师在前半部分基本都是采用小声默读的方式,让学生一遍遍体会文本,体会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体会贝多芬与兄妹俩的情感。学生正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透彻、深刻,对兄妹俩和贝多芬以及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有共鸣,才会把情感投入到朗读中去。陈老师还设计了闭目聆听《月光曲》的环节,让学生在朗读时依然有《月光曲》相伴——诗一样的语言、美妙悠扬的曲子、如水的月色、贝多芬和兄妹俩如月光一样皎洁的内心世界,无不打动着他们。
学生在聆听《月光曲》时眯着眼睛,闭着眼睛,甚至用手蒙住眼睛,完全进入那个月色如水的美妙境界。这里的景致、音乐、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足以打动每个人,有感情地朗读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情感,才具有真正的感染力,艺术真正的来源是人心,是人对真善美的渴望。我被他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学生自己的探索,是他们深入文本的成果。学生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兄妹俩的世界中,同情心被激發,对美的感受、对音乐的感受也被激发,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四)安静的积淀可以激发内心的潜能
为什么学生能从最开始的安静状态,最终达到情感的爆发。学习共同体的课就是这样,长时间安静地积淀、柔软地交流,渐入佳境。学生的头脑运转越来越快,对文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最后到达体验高峰。陈老师的课让人落泪,原因在于它直指人的内心深处。语文课不只是字词句篇的学习,拨动心弦才是其最本质的特点。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与学生心灵共鸣,就必然会被他们打动,跟着他们一起激动,一起悲伤。这样的画面使我感动,学习的风景就是如此迷人,让人禁不住被吸引。
(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
在课堂上,我们留给学生的研讨时间往往很短,多数教师可能只留1—2分钟,就迫不及待地追寻正确答案了。因为总是被时间控制和摆布,很多教师一直在课堂上争分夺秒。为了节省时间,几乎把所有的细节都舍去了,最后就成了现成结论的传递。陈老师这节课上话语凝练、精当,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上。她只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来源”,以这个挑战性问题贯穿全文。学生回答后,陈老师让其就这个问题进行不断的补充,丝毫没有催促之意,营造了宁静、平和的氛围。陈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不断地倾听和串联,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解读的力量都发挥出来。另外,对于重要问题,陈老师不但让同桌两人交流,还有四人讨论,以及全班的公共发表。对于核心问题来说,这几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陈老师把重点放在公共发表环节。根据观察,本组的四人研讨非常有效,他们互相质疑、互相提醒,自行解决了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时间更充裕,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精彩的发现。与公共发表相比,四人讨论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可以让学生同时发声,给更多的学生言说的机会,这也是在保障学生的学习权。不同观点的交融和触碰,才是真正的“课堂交响乐”。
(六)无论是否举手都给学生发表的机会
课堂上,教师常常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做法保证教师可以提问到“会”的学生,避免提问到“不会”的学生,确保课堂顺利进行。然而,造成的后果是,“会”的学生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不会”的学生一直默不作声,教师无法判断这些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或者掌握。步入高年级,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教师只能在寥寥几只手中挑来挑去,其他学生的掌握情况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教师只提问举手的学生,那么其他学生的学习权如何保障?如果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学优生”的对话,那么其他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保障?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即便不是公共发表,也可以通过同桌或者其他同伴的倾听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表达机会,也有机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这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机。而在公共发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给每个组,每一个人以平等的机会。组内的发言机会、组与组之间的发言机会应该有机制的保障,这样才能使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学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