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一天从趣味早读开始

2019-09-10 22:29:14马丽萍
高考·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激发兴趣

马丽萍

摘 要: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早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从厌学到乐学呢?经过读书研究、结合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趣味早读的措施和方法,实施中感受到孩子对早读越来越喜欢,总是提前就能进入读的状态,读得专注、认真、响亮,背得投入、富有感情,效果较好,而且许多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自信心从中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趣味早读;激发兴趣;减负提质

前言:耳畔回荡着苏芮的经典老歌---《奉献》“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我不停地想---是啊,身为教师的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

师生的学校生活,周而复始,每天都是从晨读开始的:清晨,老师们战胜了瞌睡虫,头顶着中高考的巨大压力踏进了教室的大门,满怀期待地憧憬着,精神抖擞的学生和琅琅的读书声,可现实往往很残酷,学生整体的精神状态不佳:一部分孩子睡眼惺忪,懒洋洋地,有气无力地朗读着课文,但明显不在积极状态;一部分孩子虽然在机械跟读,但手下还在忙着补写,抄写家庭作业;还有的甚至拿着本书“装模作样”,东张西望地偷吃东西。他们很难回应老师的一腔热情,因而现实中的早读大多时候不尽人意,没有效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通过观察、调查、询问、资料查看,究其原因主要是早读内容单一、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激励,多数是被“逼迫”的,因此学生读得疲惫,气氛沉闷,全天的学习生活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冷场,少了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这样的早读只会使学生厌恶读书、厌恶学习。

尽管父母和教师天天苦口婆心地强调学习的重要,告诉他们“一日之计在于晨。”必须有效利用宝贵的晨读时间,它是一天学习的良好开端,但孩子们却依然把早读看成一件不得不做的苦差事。有效的早读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这与其说是一种尴尬,还不如说他们是误入歧途了。很多时候,学生们不是不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无法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不知怎样才能“爱”学习。

回想自己的中学时光,回想最令自己难忘的老师及他最令自己难忘的课堂,苦思冥想之后,最后沉淀下来的竟然是初中语文老师课前几分钟的,全班学生参与的成语故事大讲堂环节,它最令我刻骨铭心。记得那是自己第一次胆怯地走上讲台,第一次当着全班脱稿讲述成语故事《大器晚成》,并用颤抖的手把成语的释义及出处写给大家看......我要感谢我的恩师,是他让愚钝的我感受到了成语的魅力,从此体验到了语言的乐趣,点燃了我的热情,爱上了学习。

的确,人人都有心理发展与成长的需要,心理发展,心理成长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一个孩子是否爱学习,学习水平高不高,部分取决于他的潜能是否得到了激发。如果孩子的潜能逐步得到开发,其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感到学习容易了,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了,自然会变得爱学。如何让孩子们由被动早读变为主动?

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坚持做起:

一、早读内容趣味化(PPT)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人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轻松,快乐。趣味游戏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汉语、英语的乐趣,我搜集整理了各版本中小学教材,取其精华,补己所短;师生共同挖掘出优秀的中英文诗歌、歌曲、数来宝、谚语、中英文小幽默、游戏、歇后语,成语竞猜题、谜语,绕口令、剧本等创建趣味教学资料库;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中生动活泼的教学素材,给早读注入快乐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简单有趣的氛围中,体验到了知识的神奇魅力,也许在某一个契机里他、她能豁然开窍,找到自信,激发潜能,爱上学习。趣味活动的设计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师生双方共同酝酿积极主动的正面情绪;这种愉悦的体验,也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这种情感往往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实践证明没有孩子能拒绝游戏的吸引力,它能激发他们的真实需求,作为活动的探索者、参与者,他们不得不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并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渴望;在心灵深处将学习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趣味早读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课堂,顺应了初中孩子的多动与快乐的天性与本能,他们不仅能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还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早读形式多样化

变换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避免枯燥乏味的低效朗读:“齐读”可以提高班级读书的整齐度;“领读”可以帮助英语困难生进行模仿朗读;“分组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角色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边读边演”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比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早读一开始可采用学生齐读,这恰似吹响了集结号,同学们必须加入到读单词和课文的行列里,无一例外。在齐读过程中,自我修正发音,然后再由课代表或录音机领读难读的单词和句子,进行一定的语言输入,当教师进入到教室以后,就开始以趣味活动的形式,进行语言输出。“玩着读”,如单词接龙(用上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再组一个新单词如:(teacher—rest—tree-egg...)。变读为玩,增强记忆,在玩中培养读的能力,在玩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在玩中引导孩子重新认识自我。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领会到遵守规则,互助合作的重要性,甚至还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早读计划周密化

早读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型,它需要像其它课一样,在每一学期或一定的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以便在早读时老师,学生心中有数,临而不乱。在制定早读计划时,有意把积累型板块与技能型板块交替进行。在早读内容的安排上,更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整体规划,然后再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每月、每周的计划。这样就把记忆的内容化整为零,循序推进,既保证了内容的全面落实,又提高了早读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具体课本制定学期总的读书、背诵、积累计划,然后再较具体地设定好每个月的要求,最后具体落实安排到每一周。它是常规课堂教学的铺垫,延伸,拓展和有益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

四、早读质量监控化

每日的晨读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的喜悦感。通过黑板或投影传达当天的早读目标,即今日早读需要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利用何种方式检测;接着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考核。达标者表扬,为小组加分,未达标者由主持人组织其他人员利用课间或活动课等时间帮助他们,教师则当天再抽查其中的某几位同学,他们的表现与导师奖惩相挂钩。如果有不会的则让课代表利用课间时间帮助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对每堂早读课都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并且奖惩的制度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达标的喜悦、知识的收获、趣味的唤醒会促进他们渴望下一次早读的到来,长期坚持下去,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早读纪律严格化

严明的纪律是保证晨读有序开展,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纪律。我一开始就自己先抓早读常规,明确规定早读必须达到的要求:有序性和有效性。民主决议,确立奖惩制度,由纪律委员负责直接在黑板上组评栏里加减分,制度一经确定,就坚持按照此进行。特别有一条很大程度激励了学生,即谁在早读课有进步或表现好,就可以主持下一次的晨读(几乎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讲台主持)。一段时间下来,几乎所有学生在早读时都在读,很少有谁走神或不读等现象,这为良好的早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后来,教师逐步放手,退居台下,早读由主持人和纪委全权负责,而我则主要负责提前一周把内容制定好,提前培养主持人的一周早读,巡视检查、提供个别辅导或集体帮助,答疑解惑等工作,自我感觉轻松自如了许多,学生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了早读的学习中,为上好第一节课酝酿了一些积极的情绪,接下来的第一节课堂上昏昏欲睡的人便寥寥無几了。

可见,早读课时间虽短,但只要灵活运用,合理安排,也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结语:

生活中的确有太多的烦恼与压力,但日子在一天天继续,快乐也是过,苦恼也是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和学生都快乐一点呢?何不在我们的早读中增添些许欢声笑语,让师生双方都开心愉悦起来呢?让美好的一天从趣味早读中开始!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激发兴趣
高中英语减负提质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7:47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7:52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心灵之窗
让课堂成为“减负提质”的主阵地
区域推进“以生为本、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