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东兴
近些年,“讲述精彩中国故事”已成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共识,不仅出现许多故事类的栏目、节目形态、体裁和作品,而且很多新闻研究者也把“讲述精彩故事”作为评判新闻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但是,“讲述精彩故事”的内涵尚未从新闻学理论上做过清晰的阐释,有些理解和表述还存在偏差,“精彩”尚无标准,有必要深入探讨。
一、新闻与故事
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新闻媒体从工具理性出发,提出“新闻讲故事”的主张,以此反对当时政论盛行的风气;业界和学者围绕新闻讲故事和讲好故事做了很多努力,旨在解决新闻业务的技术问题,却很少从新闻本体去思考为什么新闻可以故事化、故事和新闻是什么关系、新闻故事的形态怎样等理论。我国近些年提出“新闻讲故事”,旨在倡导新闻表达的多样性和建立对外形象传播的话语体系。
(一)“新闻故事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从新闻的起源看,讲故事和新闻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最初的故事就是对真实世界的描述,讲故事就是新闻活动。后来,故事在演进中增加了虚构成分,讲故事和新闻传播才有了区别。由此而言,新闻是故事的母体,故事脱胎于新闻。
从叙事学而言,新闻与故事之间存在拆解不开的关系。新闻报道必须围绕客观事实,运用符号表述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的发生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情通常存在人物关系,自然因素引起的事件大多也与人类社会存在某种关联。寻找人和人、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在发现故事;将人和人、人和事的关系用细腻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能够触动情感的声音表现出来,其实就实现了故事化;用故事化方式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其实就是新闻。
从传播学角度讲,新闻活动存在传播关系,追求传播效果。用故事化的方式向受众提供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有立体感和厚度。”“故事化的新闻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阅听习惯,契合了人们的接收喜好。”[1]
从新闻的价值而言,它要服务社会,服务受众,反映人的活动,表现人的生存状况。而活动总会有发展进程,人的生活总会结成一定的关系,这就构成了“故事”的基本要素。故事由细节组成,人的活动或社会面貌也存在一个个细节。细节需要通过观察去发现,观察的过程就是记者了解客观对象的过程,表现细节的过程则通过新闻写作来实现。只有实地观察,才会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处理细节;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只有了解受众和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生动地描述细节和表现人物。因此,提倡新闻故事化,能够促使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关心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媒体报道中对受众的漠视。所以美国学者布鲁斯·德西尔瓦说:“以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2]他不仅指出了人们的记忆特征,而且指出了记者、信息内容、新闻文本、传播效果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故事”和“新闻”畛域
美国有些学者为了纠正政党报刊的“政论模式”,针对性地提出新闻应追求故事化,甚至认为新闻的本质就是故事,断言找不到故事就写不出新闻。中国也有类似的言论,断言“报道新闻就是找故事和写故事”,甚至有些文章直接就以《新闻需要故事》《好新闻就是讲个好故事》为题,认为没有故事就不成其为新闻,讲述好故事便成就了一篇好新闻。这种偏激的看法,模糊了新闻与故事的界限,功利性消解了科学性。
新闻与故事存在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但是“故事”毕竟不能代替“新闻”,新闻可以有故事不等于新闻就一定要讲故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对事实的报道”毕竟和“故事化”有区别。
事实乃客观存在,故事则为主观建构;报道事实是运用语言对事实加以陈述,故事化则是通过语言描绘景象;报道事实可以只用叙述的表现手法,可以只对事实做简单介绍或对客观现象总体概括,而故事化则一定有情节,要呈现事件的发展过程,要交待事件中的人物关系,要运用细描的手法。
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无限多样,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有情节或人物关系;新闻报道有不同目的,没必要每件事都详细交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全部过程;每一种新闻体裁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属性,不一定都适合表现细节和刻画人物。
如果不分清新闻与故事的畛域,有可能造成诸多负面影响。第一,在新闻采访中会忽略一些非故事性的事实,在新闻写作中会偏离本该突出的重大主题。很多事实不一定具有曲折的情节或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刻意寻找故事,则“会屏蔽部分缺乏曲折情节但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 [3]有些事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理清人物关系,看出曲折的情节,如果要等到把人物关系和其中的情节弄清之后才报道,将会严重影响新闻的时效性。第二,在新闻报道取向上将会过分追求趣味性,导致一些严肃的主题娱乐化。时政新闻的传播价值在政策解读,释疑解惑的新闻重点在告知真相。如果为追求戏剧性的、夸张的、煽情的故事化情节,就会“导致对事件本质的揭示停留在某一阶段而难以深入” [4],更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真。第三,在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方式上就会变得单一。有些新闻体裁不适合讲故事,有些新闻传播不是为了给受众提供故事,如果追求故事化,很多新闻就难以表述。
(三)故事化是一种新闻理念
将客观事实转化成故事,以故事表现新闻,这当然是“新闻故事化”。但是,故事化不仅是表述客观事实的方式,而且是传播新闻的理念。故事化作为一种新闻叙事,能够给受众提供趣味性,可是多元化的社会对信息内容和表达方式有多种需求,故事化之外的其他新闻叙述方法也是多元社会所需要的。在西方现代新闻报道的初期就存在“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两种叙述模式,前者强调内容的客观性,后者张扬报道者对事实反映的能動性。后来,新闻叙述模式发展成新闻生产理念,并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延伸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故事化”逐渐成为新闻生产的一种理念,故事变成了在故事化理念支配下对事实建构后的新闻产品。
因此,事实与故事的关系就是材料和产品的关系,表现为故事样式的新闻产品其实就是媒体对事实的加工。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与故事,二者存在着内部关联。新闻体现为文本,文本是记者借助语言符号对事实的表述,而符号表述在本质上是对事实的反映,反映就包含着理解和认知等主观意识。如果记者忠实于事实,将客观事实的变化过程详细记录下来,那么这个记录就是故事,也是新闻;如果在新闻活动中只追求故事,那么故事就伤害了新闻。
尽管新闻忠实客观事实,然而新闻传播是记者用符号反映事实和受众通过文本符号理解事实。新闻是记者用符号呈现事实,也是受众将记者呈现的事实再一次符号转换,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事实”。从客观事实到记者心中的事实,再到记者用符号呈现的事实,进而到媒体利用媒介传播的事实,最后成为受众理解的事实,“事实”在这一过程中被多次建构。面对同一个客观事实,有的记者通过采访找到故事并采用故事化的文本加以表述,有的记者根据客观事实、自我采访活动、媒体定位、特殊语境等综合因素而选择了非故事化的表达。文本中的事实因此出现差异,受众从不同文本中获得的事实在理解上发生差异。
二、讲述故事与新闻报道
《汉语大词典》对“报道”的解释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这个解释说明:“报道”体现为文本;其文本反映的内容为客观事实;对客观事实的表述采用告知性语言;报道是媒体通过语言符号建立的一套话语体系;在话语体系中蕴藏着含义。所以,很多人给新闻的另一种定义为:“广播、电视或报纸上发布的最近发生的事件的最新信息的文本或话语。” [5]
(一)置于新闻叙事学理论的故事讲述与新闻报道比较
讲述与报道作为话语叙事,都要有话语对象,但二者也有差别。其一,讲述在内容上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基于事实的想象或凭空虚构,而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其二,报道的交流对象为媒介受众,讲述更愿意把接受者想象成“眼前的人们”;其三,报道采用很规范的书面语体,讲述追求口语化;其四,报道用告知性的语言,以陈述和解说为主要形式,讲述则力求形象生动,为接收者提供关于事件的完整过程。由此可见,报道不一定受讲述的约束,讲述也可以超越报道的矩彟,彼此是交叉关系而非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因此,新闻除了用常规的报告式文体以外,还可以用讲述的方式给受众提供真实的故事。
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做新闻,首先要讲述新近发生的真实故事,而非历史。其次讲述的故事有情节和人物关系,有典型性和时代感。其三在确定文本、表述方式和符号时要综合考虑客观事实、媒介和新闻宣传的需要,在力求保证故事情节精彩和语言生动的同时,确保故事蕴含的情感健康,通过故事建构的话语体系符合主流意识形态。
故事是对事实进行意义建构,讲述故事则是通过故事文本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建构体现为叙事话语,借助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展示、情节推进、环境描写等要素。而将新近发生的事实转化成新闻故事,就需要记者去发现存在于人物之间、事实之间、人物和事实之间的关系,需要表述者用话语去反映这些关系,并将这些关系在文本中形成内在的联系。正如法国学者热奈特所说:“故事和叙述只通过叙事存在,但反之亦然,叙事、叙述话语之所以成为叙事、叙述话语,是因为它讲述故事,不然就没有叙述性。” [6]新闻故事是记者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发现意义,并把发现的意义用讲述故事的方式转化成文本。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新闻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出声音,传播声音,通过声音唤起更多的声音,即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 [7]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形成舆论或引导舆论,这就与故事的内容、讲述的方式和技巧等关系密切,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至关重要,它一方面影响故事接收者对故事的相信程度,影响讲述者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和参与程度,影响故事文本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对故事传递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故事讲述中的身份选择,既与记者的写作习惯有关,还受到事实来源的制约,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多少、故事情节复杂性、故事篇幅长短等影响,更要服从于讲述故事的动机和受众的特点。一个叙述文本通常同时包含直接作者和隐含作者,前者为文本创造者,后者是故事的叙述者。新闻故事还有一个无形的作者,他就是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记者作为文本创造者,受制于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通过故事讲述者发出“声音”,故事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发出“声音”。表面上是故事中的人在说话,直接体现为文本创作者在说话,其实背后是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在说话。所以,新闻讲述故事,无论故事文本表现出来的讲述者是何种身份,本质上都是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发出的声音;故事文本选取何种身份叙述,只不过是讲述故事的技巧而已,或者说叙述声音只是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
媒体和新闻管理部门不只满足于发出声音,还要使发出的声音被听见、被接受,最终影响受众。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从新闻传播过程而言就是写作技巧和播报手段创新,而从新闻传播动机而言则是在媒介生态中与受众的一种交流方式。当新闻由告知性报道转变成故事讲述之后,文本的形态和语言风格随之变化,因此有人认为新闻故事化是继新闻散文化、深度报道之后的又一次文体变革和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写作技巧,在叙事话语之中充分体现出与受众的平等交流关系。
(二)置于互联网背景的故事讲述与新闻报道运用
今天,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不仅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社会局势,而且深刻影响到传媒生态: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不再截然区分,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接受习惯今非昔比,“两微一端”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以UGC(用户生产信息)为本位的传播理念正在形成,媒体走向交融,传播形态明显发生改变,图片、文字、视频、播客、融媒体、H5、AR、VR等共同推动着媒介信息的融合,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被颠覆,全新的新闻文本不断产生。在此背景下,信息分享变得普遍,传播形态创新成为常态,新闻报道方式多元化和传播对象分众化的格局成为事实,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故事讲述方式。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等媒体运用先进技术精心制作诸多新闻产品,推出一批“现象级”融媒体报道。例如《习近平关心的六件事》《小账本连着大情怀》等,其体裁和文本都很难用传统标准来界定,其总体而言是新闻报道,而报道之中包含有温情故事。又例如澎湃新闻网制作的H5长幅互动连環画《天渠:遵义老村支书黄大发36年引水修渠记》,荣获2018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文本为平面与立体的混合,内容是历史与现实的杂糅,表达方式是报道语言与故事讲述的综合,网民从中可获得丰富的信息和新技术带来的视觉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媒体和新的传播技术层出叠见,促进了人们观念更新,也催生出新闻传播的途径、新闻表现的形式多样性。报刊的文字叙事或广播电视的视听表达在适应新媒体转变的过程中,叙事策略和文本建构方式都发生变化。其一,新媒体从产生之日起,信息传播就是立体架构。在同一个媒体生产的新闻包括平面的文字新闻、视听新闻和H5等多立体新闻,同样的素材经过不同的技术处理之后形成不同的新闻样式,一条新闻同时运用不同的技术来制作以满足多种媒介传播。这就使新闻事实的叙述者身份能够自如的转换,也使书面语体和口语能够顺利的转换,还使原本需要通过报道才能表达的内容可以借助声音、画面就能够轻松的实现,也使过去只有通过文字表述才能够实现内容过渡的处理方式有了多种选择,采用讲述抑或以记者身份报道都变得简单。其二,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纷纷组建中央厨房,一方面报刊媒体、广播和电视媒体在符号运用上克服了以往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在思维上突破了以往的局限。例如第28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电视专题《将改革进行到底》,对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其中就包括对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讲述;融媒体移动直播的《两会进行时》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变迁,实时播发“两会”资讯,报道之中有讲述;新闻调查《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通篇讲述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的问责,而在介绍具体细节时大量运用讲述的形式。其三,技术改变新闻传播手段,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观念。新闻发布者和接收者最在乎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新闻宣传管理部门最强调的是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而将事实加工为新闻产品和将新闻作品加以推送,这是记者和媒体运用技术进行产品生产的问题。因为互联网使生活变得多样,社会需要多样化的新闻产品,人们也会用多种思维和角度看待事实,用不同的符号和手法将事实转化成新闻,所以新闻报道和故事讲述永远都有社会需求和存在的空间,报道方式和讲述技巧也必将更灵巧。
随着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走向深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新闻体裁的样式和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新闻报道和故事讲述也就不可能完全分得清晰,并且会运用更广泛且形式更新颖。
三、精彩故事与舆论导向
无论哪个国家、政党或媒体如何标榜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秉持客观和公正,事实上都不能否认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舆论导向存在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讲述新闻故事需要故事精彩、讲述精彩、受众觉得精彩,而最核心的是将舆论导向贯穿其中。
(一)故事内容精彩
故事表达意义,“意义从来都不会是先已经存在然后等待我们去表达,相反,意义是语言使用的产物。” [8]媒体通过新闻故事生成意义,受众通过文本故事解读意义。在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中,尽管每个人对同一信息是否“精彩”可能有不相同的评价,但是“精彩”一定要具备真实性,要富有生活气息,要在叙事上体现出对受众的尊重,要充满正能量。这也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6年“2.19讲话”中特别指出的新闻宣传技巧,他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将深刻道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打动人、说服人。
能够打动人、说服人的新闻故事一定来自生活和忠实于生活,而且反映生活的本质。精彩的新闻故事不是记者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冥想,不能只满足于故事的真实性,它应该展示生活的主流、符合人民的愿望。不管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受何种思想影响,新闻传播在本质上是信息服务,服务的对象是民众,评价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是民众对信息满足程度和信息对生活的指导程度。媒体必须坚持忠实的记录原则,“忠实”意味着社会责任,正确引导舆论,指导社会、人生和生活。
过去和现在,中国和外国,新闻的精彩故事都是记者“走”出来的,都能反映时代的律动和民众的心声。只有记者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只有立足当下,讲生活中发生的且民众关心的事,民众才会为故事而感动。民众并非对社会不关心,那些不能引起民众注意的新闻恰恰是媒体对民众的冷漠;不是民眾理解故事的能力太差和品位太低,那些令民众不能理解的新闻恰恰是记者讲述的故事疏离了民众的生活。事实上,我国每年都能通过新闻传播的途径推出引起强烈反响的人物或事件,这足以说明民众对社会很关心。每个能让广大民众深受感动的新闻人物,其实都离不开生动的故事讲述,这足以说明记者的情感和媒体的导向并不会削弱新闻的形象力。精彩的新闻故事无一不是尊重客观事实和突出时代感,巧妙地将记者个人情感和公共情感结合,将新闻的客观性和宣传的导向性融为一体。
(二)讲述故事的方式精彩
新闻报道秉持“内容为王”,其逻辑起点就是“受众至上”,即内容为受众服务。而要想做到为受众服务,就必须使新闻报道被受众接收,没有接收则谈不上接受。记者在深入基层获取鲜活的素材之后形成新闻文本,此番过程既是在建构新闻内容和表达记者情感,也是运用技巧以实现信息传播和意义传播。
精彩的新闻故事讲述一方面取决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决定故事的信息容量和精彩程度。另一方面,受到媒介属性和媒体定位的制约,非线性传播的报刊在讲述故事的方式上显然不同于线性传播的广播电视,作用于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在表现故事的时候显然不同于单纯借助听觉感知的声音符号和综合运用视听的电视符号系统,立足于都市人群的媒体讲述故事显然不可能与主要面向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的媒体采用一样的风格。有的记者习惯于在家庭空间、朋友圈空间去表现人物特征,有些记者更倾向于在社会公共空间、政治空间中去通过人物来反映社会,有些记者会从人性、文明角度书写,有些记者会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等方面表达。但是,记者自己的报道习惯不应该成为讲述新闻故事的制约因素,优秀的记者本来就应该掌握讲述新闻故事的多种技巧。
在媒体融合的当下,精彩的讲述方式还包括娴熟地运用多种表意符号和传媒手段。新闻报刊在讲述故事时,除了运用文字符号记录故事之外,除了精心营造环境、设置情节、描写人物、展示人物关系之外,除了细腻的语言和清晰的层次之外,还需要图片、文字、版面、字体、线条和色彩等综合运用。精彩的广播故事既要利用通俗形象的带有口语特征的语言,还离不开播音的语速、语调、语音、语感对故事内容的呈现,及现场音响、背景音乐的配合。精彩的电视新闻故事,在节目类型上可以做成“讲述”“访谈”或“深度调查”等,在讲述方式上可以由亲历者讲述、主持人讲述、亲历者知情者和主持人共同讲述,它是听觉语言、视觉画面和文字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需要镜头画面和播音解说有机配合。所以,精彩的新闻故事首先要具备精彩的故事内容和精彩的文本,要选择最适合受众的传播手段和方式加以推送,它是精彩的故事内容、精彩的故事文本和精彩的讲述技巧共同构成的。
(三)受众对故事的感受精彩
新闻作为媒体创造的文化产品,只有被消费且获得消费者满意才实现价值。受众是否乐意接受媒体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制作的新闻产品,这也就成了检验其是否“精彩”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闻作品的质量好坏由媒体决定,评价新闻作品的质量好坏则由受众决定。
媒体用讲述故事的方式陈述新闻事实,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提供信息的手段和技巧,接受故事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审美。由此而言,“讲述精彩故事”其实是“精彩故事”和“精彩讲述”的统一,是受众对故事内容和文本形式的认可,对讲述手段和技巧的接受,对蕴含于“故事”和“讲述”之中的情感、价值和审美的肯定。
因为客观事实无限多样,受众的情感需求包括多个层次,所以讲述的内容就可以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饮食男女的生活起居,可以是关于问题情感、病态情感、灰色情感等。无论讲述文本在形态、风格上有多大的差异,但表达出来的意涵应该健康,对社会发展或个人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这是受众评价新闻故事讲述“精彩”与否的第一标准。
把事实转化成故事,其实已经开始了意义建构。新闻作品会呈现生活中感性和隐秘的“内在经验”,不同程度地承载着历史情感和现实寄寓。精彩的故事讲述,总会传递给受众这种隐秘的“内在经验”。无论是媒体人个体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它都反映当下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其承载的历史情感和现实寄寓具有集体的和公共性的属性。新闻讲述所选择的故事,总会与广大民众基本道德和生活准则相暗合,表现的主人公情感和记者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公共情感,是来自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实。正如《楚天都市报》记者崔月在总结自己讲述故事的感受时所说:“无论什么主题的讲述故事,最终还是希望人们能回归美好的情感追求,享受幸福人生。讲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扬弃、梳理、放下的过程。” [9]只有社会责任与记者个性相统一、新闻事实和通过讲述所表达的内容相统一,传播意指与传播效果相统一,受众才会觉得精彩。这是对“精彩故事”评价的最一般标准。
受众的感受表现为对故事内容和讲述方式的态度,而受众的态度基于故事建构者的态度。在今天,既然新闻传播活动已经成为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媒体和受众之间已经形成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那么在讲述新闻故事时就应该保持平等,故事文本就要体现为与大众平等的话语叙事。记者的立场固然不能偏离主流意识形态,须臾不能忘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但是与受众的关系不能建立在“官方-民间”“强势-弱势”“命令-服从”的话语之上。在大众传播中,没有任何接受者愿意讓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物告诉他们什么是重要消息,也不喜欢制作得像福音一般的新闻。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受到信息消费欲望的驱动,媒体简单地把新闻作为娱乐受众的产品生产,一味地迎合。无论故事是以民间的、个体的角度写作,是直接以记者或媒体的身份讲述,还是表现公共人物、边缘人群或者执政党树立的榜样,叙事立场都应该符合大众情怀,对人民有深情,对生活有热爱。只有这样的讲述,受众才有倾听故事的心情和传递故事的冲动,才会被故事感动,才觉得讲述的故事温馨。
参考文献:
[1]张志荣.浅谈如何用故事讲述新闻.新疆新闻出版[J].2012(2).
[2](美)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M).曹俊、王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7.
[3]孙晓素.新闻故事化的成因与现状[J].新闻前哨.2005(2).
[4]王辛娜.浅谈新闻故事化写作.新闻传播.2010(5).
[5](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
[6](法)热拉尔·热奈特.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9.
[7]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19.
[8]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79.
[9]左林、鲁红.真情讲述的理性思考[J].新闻前哨.2011(12).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