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勇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殊的育人功能,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提起对阅读教学的充分重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下面三点着手。
一、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容易精神不集中,小学时期的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不同于中学时期,教师应想方设法聚焦学生的精神。保证学生认真听课,是阅读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而课程的引入部分是否精彩,是聚焦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开动脑筋,设计趣味性比较强的课程引入,以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落花生》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花生带到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几个。学生看到一上课就有东西吃,非常开心。教师:谁能说说花生的优点?(大部分学生都说好吃)教师:花生的优点可不止好吃哦,《落花生》这篇文章可不止讲了花生好吃这一个优点哦,我们一起去看看花生还有什么优点吧!(学生:好!)这样,教师通过别致的课程引入方式,引发了学生积极探索和阅读的热情,可谓是一个成功的课程引入。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语文学科教学的信息化。教师应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使阅读教学更为现代化。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多媒体这种教学设备的辅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情境以其容易接受,活泼新颖等特点,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使以往没有生气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都积极地与教师互动,或者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小学生最先发展起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因此,相对于单调的文字来说,小学生对于色彩鲜亮明艳的图片、视频更感兴趣。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就能成功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草船借鉴》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应视频片段。相比较单纯的理论讲述,这种声、像的立体展现,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草船借鉴》的故事梗概,并深刻感悟到了诸葛亮的计谋与睿智。这样学生就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了一个了解,教师接下来进行讲解就会省力很多。同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使学生体验了语文学科新型的学习方式,引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有效提升了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除了多媒体的教学情境,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章的主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生在对文章主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能培养其语文学科的探索意识。教师在对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问题进行设计时,要针对课文内容,设置多个问题,而且问题的设置应该是先易后难。教师对于问题不能盲目设计,问题的答案与学生探索的思维过程,应该在最后都指向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另外,设置阅读教学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问题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能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通过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设计这些探索问题,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科阅读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探究意识。
小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阅读教学的内容、过程变得非常立体、生动,教学的气氛变得十分活泼,有助于使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幅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学,2015.
[2]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