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浅析

2019-09-10 16:52:04谭健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观察学习实践

谭健泰

摘要: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天文组的培训当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操作实验,例如动手组装天文望远镜、天幕图、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等。天文组的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我们天文组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观察 实践 学习

近年来,实践教学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让很多院校在思索新的办学模式,例如公司化、企业化、前校后厂等新的思路不断出现。

对于实践教学来讲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操作,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结合的好,教学会如虎添翼,而且使学生拉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一体化,易于突出所学专业的重点便于学习。

一、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

1、天文组的探究学习当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即动手又动脑是学习的能动过程。

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能动性,对实验加以理解和体验,都成为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认识太阳系,学生通过组装天幕图来认识太阳系中个个行星的位置,以及运動轨迹。学习效果,与死记硬背相比有了大大的提升。因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知识面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关键,所以实践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达到了统一性和实用性。

5、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传帮带,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学习,推动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树立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影响的,首先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中,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它又反作用于实践,对实践活动升华和认识。

在天文组的培训中,作为直接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它并不是孤立存在,但是也不能盲目进行。如果想让实验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则必须要以理论知识作为实验的指导。在正确的指导当中,进行实验操作。所以,我们就应该要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老师把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的相关知识点等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必要时要让学生先记住整个实践的流程,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探索的精神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在完成日食月食的实验探究当中。我们必须要先教会学生何为“日食”,何为“月食”。然后教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学生会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正确地探究“日食”、“月食”的发生原理。

例如:在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组装望远镜,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布置任务,让学生使用望远镜远距离的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并描绘出来。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索,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指导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1.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儿童在小学阶段,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外部事物以图像把握为主。

例如,在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的时候,让学生亲手组装望远镜。通过组装望远镜,认识望远镜的组成构建,从而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所以,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学生就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新知识。

2、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是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a.在动手操作之前,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b.引导学生独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c.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以及明确注意事项;

e.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在数据中找出结论的实验习惯

f.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和总结要做出精辟的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四、培养学生善于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有效途径,因此动手操作应该经常化。所以在做每个探究实验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番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什么问题,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准确,怎样才能让我们把现象看得更加清楚等等。从中使学生懂得做科学实验很有趣但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的实验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科学教学鼓励学生善于动手操作探究,鼓励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的本领。

例如,教学《金星凌日》现象时,我设计了一个实验活动,通过给定的材料,自己模拟出“金星凌日”现象,并把实验步骤记录下来。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在实验中,学生发现:“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以后,学生认识到“金星凌日,是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

再通过课外延伸,提问学生“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在地球上能够看到‘火星凌日’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凌日的形成原理”。

五、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的组内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天文组的培训当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比如“小小科学家”等,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目的。

在探究实验中进行学习,通过实验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我认为其实质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个性,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使知识在活动中升华,智慧在活动中闪烁。

参考文献:

[1]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0.

[2]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4期.

[3]课程整合理念下小学生科学情意观的形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12期.贾思彤.鲍炜煜.来源:http://www.zglww.net/ckwx/074052.html

[4]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10期.李冰林.吕立亚.

猜你喜欢
观察学习实践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25:32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4:19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6:29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