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高三地理复习效果更好

2019-09-10 07:22李秀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风带洋流气候

李秀梅

一、剖析地理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

(一)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高三面临高考,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才能在短短一年里,复习完三本必修和三本选修,同时不仅要将知识系统化,还要将知识加深拓宽?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复习的时候讲究方法和策略。

首先把握全局,在头脑中有一个总体规划,心中有方略,还要区别对待不同的知识点。

(二)难度大的知识直观化

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理科的成分比较多,要用理科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还要利用好图,因为地理这一学科与图结合得十分紧密。如何才能利用好图,让图成为学生的好帮手,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和记忆知识。

第一,在梳理知识时,尽量让更多的知识借助图来呈现。例如,在复习球面上关于赤道、地轴、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时,借助图呈现更直观形象,可以一目了然,不用费太多口舌,就能快速理解。尤其是最短航线的选择,画图能让立体感差,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更好的理解,降低了难度,比用语言描述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在学生做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从所给的图中尽量多的获取信息,结合题干,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就可以把题做出来了,因为图中隐含着解题所需要的条件。

第三,对于气候来说,不仅种类多,而且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和判读,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那里背。其实,只要知道每一种气候的分布位置,就可以分析出它们的成因,知道了成因就可以分析出每一种气候的特点。例如,地中海气候,它分布在南北维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利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以及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我们就可以得知这一地区的气候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恰好移动到该地区,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炎热少雨;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西风带恰好移动到该地区,受西风带控制下,大陆西岸降水较多,所以冬季多雨。于是得出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这样下来学生知道了来龙去脉,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不用再去背知识点了,学生减少了记忆量,不但减轻了压力和负担,也不至于在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这样的现象。而自然带和气候是基本吻合,所以,根据气候的分布,自然带也就基本记住了。

还有就是洋流的有关内容,学生记忆洋流的名称、流向以及洋流的性质时,也很头疼,觉得内容多,记忆比较乱。其实,这部分知识很整体的。因为洋流中主要是风海流,在风带的基础上讲,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的南北半球洋流的模式。即北半球副热带海区是顺时针;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是逆时针。然后将这两个模式分别放到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还有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就都出来了,洋流的名字,借助洋流所在的位置便很轻松地就记住了。北印度洋单独讲一下,因为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季风洋流,利用南亚的季风气候夏季西南风形成顺时针洋流;冬季东北风形成逆时针洋流,这样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二、讲究方法,落到实处,将答案和问题精准对接

对于人文地理,虽然说都是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经常接触,可以说是很熟悉,难度不大,知识也好接受,但是答题却不是很容易得分。学生的思路经常跑偏,往往答不到点子上。就是學起来不难,一答题就蒙圈。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针对课本知识

将知识归纳总结系统化,使知识形成体系。尽量多地联系身边现象和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并且多用案例剖析。这样把枯燥乏味的内容变成身边熟悉的有趣的案例,而且应该带领学生分析每一个知识点有可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考查学生。

(二)针对学生本身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加强训练。

(三)针对试题

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哪一次考试,所考的内容都是我们学过的,不可能考没有学的知识,就看你能不能将你学过的知识点和所考的题建立起来联系,也就是说能不能在你的大脑中搜索到该题所考的知识点。即便有时真的考没有学过的知识,卷子上也会首先给出这方面的知识,让你看完就明白,也就是当场自学当场答卷。

(四)认真审题答题

认真审题,从题干中寻找答案需要的各种信息,或者找到突破口,之后与问题进行一一对接,这样的答案就正确率就高。答题时还要条理清楚,考虑要全面,不漏知识点。

能做到这些,高三一年会有很大的收获,为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风带洋流气候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初见
带雨梨花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