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9-09 11:17张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塞

张瑾

【摘 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脑梗塞;偏瘫;强化康复护理

脑梗塞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为脑血管内发生栓塞、血栓等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疾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抢救。脑梗塞一般为突发病,常始于一侧上肢,发病前会有一些预兆,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如眼前突然变黑数秒后恢复,且伴有恶心、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1]。脑梗塞幸存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生活无法自理,为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良好的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通过为两组脑梗塞偏瘫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护理以及强化康复护理,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參考。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选取例数:脑梗塞偏瘫患者60例;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和研究组(30例,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塞偏瘫,经治疗病情稳定且神志清晰,临床资料及病史资料收集完整,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内科疾病,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异常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可能对本文研究产生影响者;依从性差,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两组基本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占18例,女性患者占12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25±8.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占17例,女性患者占1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31±8.2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其所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意义(P>0.05),不影响指标评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包括为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等负性情绪;定时查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给予实施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常规管理。

研究组:强化康复护理,包括1)被动训练:辅助患者实施肌肉与关节训练,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从小幅度到大幅度,康复治疗师进行操作要注意安全,避免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训练过程中要鼓励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使患者逐步能主动训练。2)按摩护理:按摩患者的四肢,按摩患者曲池、合股、足三里等穴位,每次按摩半个小时,每天按摩两次;此外,还需要按摩患者的淋巴区域,直至产生热感,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组织功能。3)坐位与站立训练:首先以60°坐起为宜,保持一定时间,结合病情的恢复,增加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至90°。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站立训练,先实施床边双腿下垂训练,锻炼患者脊椎和髋关节,逐渐减去扶持物,加强站立平衡训练,由静态到动态逐步训练。(4)认知训练:脑梗塞患者的认知功能严重衰退,护理人员要积极提高患者的认知,改善其视、听、触等感知,引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刺激其头脑思考及认知能力,对患侧皮肤进行适当刺激,日常交谈时,在患侧方提醒,提升患者注意力[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标准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已减少,减少幅度>80%,病残程度降低至0级,则判定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所减少,减少幅度>60%但<80%,病残程度降低至1~3级,则判定为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减少,减少幅度<60%,病残程度无改变,则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患者所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7.0软件计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两组比较差异大,则有统计意义(P<0.05)。

2 结果

表1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良好的康复护理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病情[3]。强化康复护理是由康复治疗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完成的专业性较强的被动式训练,通过按摩护理、肢体功能训练、认知训练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康复护理,促进其恢复速度[4]。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强化康复护理,通过按摩护理,加速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通过坐起与站立练习,循序渐进,逐渐恢复患肢[5];通过认知护理,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身体的进步,提升患者锻炼的主动性。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脑梗塞偏瘫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通过干预患者生活、肢体功能、运动等各方面,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董宁,孙梅,高佼,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02):115.

[2] 崔璀,陈玉娟.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05(24):143-143.

[3] 刘俊英,贾亮,王贵玲,等.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在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20-122.

[4] 周立群.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及精神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04):566-567.

[5] 邸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实践[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5(03):153-154.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塞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伴肢体偏瘫患者护理中对ADL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分析
什么是脑梗塞,如何做好脑梗塞护理
漫画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