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 柳正丽
【摘 要】 目的:了解低频脉冲电对于产后促进产妇提前泌乳和增加泌乳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传统产后饮食,观察组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对相应部位进行不少于20min电刺激,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6次。其原理是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调节人体内环境,并对人体局部产生物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用于产后催乳效果好、安全、方便。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产后催乳;乳汁分泌量
母乳是对婴儿最完美的食物,除了能够为婴儿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可增强免疫力,容易被婴儿吸收。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概率,降低孩童血压值及泌尿道感染概率[1]。产妇经历孕期及分娩时大量精力体力的消耗,分娩时产生的各种情绪如恐惧等都极易造成产后泌乳功能失调,而低频脉冲治疗针对产后催乳,对消除乳汁淤积具有积极作用,解决女性因产后身体机能变化带来的痛苦,并且纯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感情,可预防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后恢复,降低母亲乳腺癌、卵巢癌的患病率[2]。现采用低频脉冲电进行产后催乳,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0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本科分娩的产妇,其中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剖宫产30例、自然分娩20例,使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促进产后恢复;对照组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25例,采用传统食物和药物促进产后恢复, 进行临床观察。产妇纳入标准[3]:1)产妇营养状况良好;2)产妇自愿进行母乳喂养;3)无母乳喂养禁忌证;4)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有妊娠并发症;出现抑郁;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或早产儿;先天畸形或合并严重疾病的新生儿。产妇年龄19~39岁,初产、单胎、活产、正常产妇。孕周在37~41周。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营养状况、产前教育方面相似,年龄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对产后恢复及保健知识需求方面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协助产妇取平卧位,将脉冲治疗仪治疗片黑色面涂上耦合剂,然后把治疗片分别置于产妇的乳房,两电极间距4~5cm, 接通电源,使用低频档的能量治疗, 强度150mV左右,治疗时间一般为20min,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6次[4]。嘱两组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2)治疗时,电极板要充分和皮肤接触。治疗期间,注意观察产妇有无头晕、头痛、胸闷等副作用的发生,如有发生应及时调节电流强度,严重者终止治疗。治疗前,先连接电极后选择电疗时间开始电疗,治疗结束后先关闭电源后取下电极。
1.2.2 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发生胀乳时间、乳房疼痛程度、婴儿有效吸吮、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4项指标。1)泌乳始动时间:指胎儿、胎盘娩出后挤压乳房有清亮乳汁渗出为泌乳。2)泌乳量:分为充足、正常、少3个等级[5],充足的标准为乳房胀满。3)婴儿有效吸吮,指婴儿能配合产妇吸乳,不啼哭,不拒乳,并且喂哺后不再哭闹。4)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指产妇不会因为胀乳和疼痛而拒绝以母乳喂养自己的婴儿[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泌乳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
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观察组泌乳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分娩前,孕妇已经经历体力的消耗,分娩后,在经历生产过程后产妇的心理会有很大的波动,如角色的转换、体力再次的消耗、对疼痛的恐惧等,这些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神经内分泌紊乱,进而造成母乳喂养率低[3]。并且,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是产后早泌乳时间和乳汁量充足,而乳汁的分泌是在催乳素和缩宫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产后在新生儿每次吸吮乳头时,来自乳头的感觉信号使腺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的分泌。并且吸吮乳头还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5],使乳汁从腺泡、小导管进入输乳导管和乳窦而喷出乳汁。在使用添加代乳品时,容易造成过量添加,导致新生儿胃容积增大及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长大后宜发生2型糖尿病[4]。在进行此研究后,结果显示,24h内泌乳始动时间早的数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多,总的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提前;泌乳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产时体力和精力消耗、各种情绪影响、产后伤口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乳汁淤积、乳房胀痛或乳汁分泌不足,这些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的喂养[6]。低频脉冲电治疗可以刺激小血管,使其扩张,增加血流量;刺激乳房,能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乳汁淤积,疏通乳腺管[3]。相关研究[7]也表明,低频脉冲电治疗具有明显催乳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贵真.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2] 张维娜.低频脉冲电治疗法应用于产妇催乳研究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7):1336-1337.
[3] 吴若雅,丁美玲.产后早期低频脉冲催奶对母乳喂养率及乳房肿胀率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0):75-76.
[4] 刘志莲,唐光香.低频脉冲电用于产后催乳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05):37-38.
[5] 白淑秋,陈翠辉.产后早期應用PHENIX治疗仪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13,27(03):130-131.
[6] 卢佩玲.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在产后应用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22):127-128.
[7] 段青涛.低频脉冲电疗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催乳及排尿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