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
【摘 要】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3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此之上实行早期护理干預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其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语言与肢体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
脑梗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为肢体以及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易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1]。为此,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调查中,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治疗的3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现选取本院接诊的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按其入院先后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6,患者年龄为47~7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1.5±5.2)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7,患者年龄为48~7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2.5±6.3)岁,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除本病外均无重大精神类、认知障碍类、脑血管类疾病,如精神疾病、老年痴呆、脑出血等。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本次调查经本院伦理委员会一致认同。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的优质护理,即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以及用药指导。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之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将脑梗塞的相关知识传达给患者,引导并鼓励患者正确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从而改善其紧张、焦虑的情绪[2],同时采用心理暗示法对患者讲述经治疗后康复出院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侧卧、仰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为其选择仰卧或侧卧位;并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为其按摩患侧,避免出现压疮和坠积性肺炎。3)语言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每天按时为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从简单的语言发音、词语的训练,逐步过渡到句子的训练以及简单的交流;同时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激发患者的沟通欲望,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3]。4)肢体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首先从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开始,每天定时为患者进行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患侧锻炼;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后,对其进行坐位训练,逐步过度到站立训练,最后进行到跨步训练。
1.3 疗效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语言以及肢体功能进行评价。语言功能评价标准: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评定患者语言功能,评分采用百分制,85分以上为良好;60~85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得分越高说明其语言功能越好。肢体功能评价标准:参考FMA评定表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说明其肢体功能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分别为(±s)以及(%),P<0.05则二者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明显较高,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康复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为(69.5±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8.4)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
3 讨论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极高,如偏瘫、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4]。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疾病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饮食护理、环境护理、以及用药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因此,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早期护理干预是通过对不同脑梗塞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其本人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体位、语言以及肢体功能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5]。同时对患者采取体位护理干预,明显地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突发疾病的危险系数,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指数。通过对患者进行语言、肢体功能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沟通能力和行动能力,其自理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之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6]。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 研究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再次证明了早期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综上所述,针对脑梗塞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临床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红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55-1757.
[2] 周妤.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01):152-153.
[3] 尹咏梅.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2):29-30.
[4] 贺嘉,王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22):16-17.
[5] 王萍.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7):125-127.
[6] 陈雪梅,吴敏.脑梗塞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及对康复功能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