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2019-09-09 13:33张锋张影
数码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

张锋 张影

摘要:在全國高职高专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院校的教学质量更为广大师生所关注,而教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本文就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包括管理者管理理念、教师认知、信息化培训机构、考评与奖励机制等方面。同时也针对这样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几点建议:转换管理者及教师观念、完善培训机构和制度、推出考评与奖励机制,以达到提高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师生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培训 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机制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后,特别是教育信息化2.0发布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院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项目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也日益明显。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辅助学习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学习的基本手段,可见教学信息化观念已深人人心。

然而,我们在看到教学信息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目前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院校管理者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还不高,教师应用信息化的动力有待激发。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技能也应推陈出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做为师范类高专教师,多年从事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探究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

1高职高专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管理者对教学信息化认识不充分

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将对现代职业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之中,严重阻碍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1.2教师对教学信息化了解不深入

院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没能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信息化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主观上觉得使用信息化技术很麻烦、增加了备课的工作量,因此抵触情绪严重,课堂教学中不愿意引入信息化手段,同时自身也不注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中老年教师中,这种观念更是普遍存在,影响了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推广应用。

1.3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机构不健全

高职高专院校中已经有很多教师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思想上愿意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但是由于硬件上学校没有提供信息化教学平台,软件上自身对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同时学校方面又没有相关的能力培训机构或培训部门,导致部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教学上只能继续坚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1.4缺乏有效的考评与奖励机制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愿意接授新事物,想提高自身能力,但由于本身存在“惰性”,校方又缺乏相应的考评与奖励机制,教师在教学上用与不用信息化技术一个样,使得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学习方面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间接导致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之中进一步制约了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2问题解决方案探析

2.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制度机制

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及时制订与之符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标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构建与学校教学相适应的网络化、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打造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系统。

2.2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学实践

对高职高专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院校应引导教师深入认识、学习信息化教学政策、文件,培训信息化教学技能,以保障信息化教学方法能够在学生中顺利实施,并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同时,积极引导学校里年纪较大的这部分教师弹体,顺应时代发展,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3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培训机构

在培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时,要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机构,设置专业的信息化培训部门,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从教学软、硬件支持到课程安排上,应该积极支持教师进行相关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学校应积极整合内部一切资源,为主动参与信息化能力培养的教师提供绿色通道,使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很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2.4建立考评体系,推出奖励机制

首先,应对教师积极性不高问题,院校方面应该及时推出相应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如,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做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举办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对在国家、省级信息化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奖教师给予物质奖励,等等。其次,院校教务管理部门为确保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够顺利推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完善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运行机制,完善各管理部门及教师的绩效量化考核体系,以促进管理者和教师应用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另外,学校教育督导部门要主动调研学生对教师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反响,深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使信息化教学朝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方向发展。

总之,教学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知识结构与教学技能等方面全方位提升,针对教师所开展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要不断更新,使之制度化、常态化,最终达到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学生学习课程的整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教学信息化素养。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
TPACK框架和翻转课堂视野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师范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当前培养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