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与研究

2019-09-09 05:52赵群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创新路径人才培养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但是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来讲,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使得最终培养出的法学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文章结合当前法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强化对法学人才的培养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法学专业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创新路径

作者简介:赵群,沈阳城市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337

自有现代大学以来,法学就与哲学、医学并列为三大显学,成为现代大学立足的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律专业人士亦是备受尊敬的对象。从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法学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關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纲精神、了解外国的法律和法学动态、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展至今,我国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然而,法学专业就业率并不理想,而且,相比于十几亿的人口大国,我国法律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缺口十分巨大。为此,文章结合实际就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

一、 法学专业教学模式革新的社会动因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下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因素冲击和影响着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法学人才培养路径成为当前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关键。法学专业教学模式革新的社会动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设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没有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甚至将经济市场发展还会出现失灵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打造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风险,因此,需要有关教育人员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来革新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和基本方式,摆脱以往以计划经济模式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 信息革命的冲击

在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下,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法律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影响,具体表现在革新法学教育手段和技术方式,使得法学教育打破了传统局限,也为法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这种特点对传统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市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然会引发国际法内容、安全、发展等关系的拓展和完善,由此对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法学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胸襟,并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国际法知识。

二、法学专业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落后。当前法学专业教育存在思想理念发展落后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度迷恋以往的经验,没有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法律职业的发展变化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培养出的法学专业人才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第二,课堂教学内容陈旧。当前,法学专业课程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特点,特别是法学教育教学内容滞后于新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法学专业的教科书没有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行革新,导致法学专业教学内容无法和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第三,教学模式落后。当前我国法学研究和教学处于法律诠释教学的阶段,各个院校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法学教育理论体系,法学教育无法带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在法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度注重年法律条文,向学生讲授的知识也主要是以阐述和讲解现行法律条文为主,忽视了对法律条文背后法理的分析和讲解,关于学生对法理提出的疑问教师没有予以解说,由此形成了填鸭式教学模式。

三、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一)转变法学专业教学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

当前法学专业教学要充分凸显出学科内涵,即在法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起对法律的基本信仰。教师在平常的授课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点滴渗透,比如可以在沉重理论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一些西方历史上的法理(哲)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

(二)优化法学课程教育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构建法律专业知识结构,更需要强化对学生道德认知、法律意识、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法学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向学生传授法律基本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启迪学生法务职业道德,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法学专业的教学需要仅仅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开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正确、理想的认识认知与感知情感的统一矛盾问题,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三) 完善法学专业课程教材的设计

1.优选法学基本理论课程

法学一般涵盖了十六门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基本涵盖了法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因而多数院校都将这些专业列为法学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在众多课程中,法理学、三个实体法、诉讼法是学习的基础,公司法、物权法、国际法是辅助课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这十六门课程的应用方向来对其进行安排,充分发挥出不同法学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当前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这种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法学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在课程的安排设设置上要充分凸显出课程内容的的社会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特别是对于法学本科课程的设置要尽可能的淡化理论内容;理论基础课的设置要始终坚持适度、够用的发展原则,将社会实践和实用训练充分结合在一起,打破当前单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体系,打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综合课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配合课程设置改革需要,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从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入手,制定出科学的法学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尽可能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四) 创新法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当前法学院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法学案例教学一般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说明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师介绍完法律援助、法律法规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等来在课堂上为学生列举出一些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掌握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第二,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指由教师在事先安排学生预习和教材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相学生生硬的讲解理论知识,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综合性、使用性广的真实法律案件来作为例子,同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参考文献,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来得出自己的结论,收获知识。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考验了学生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分析研究案例和如何驾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兴趣教学

法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来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法学知识的知识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到法院身临其境的旁听是最好的选择。作为大一的学生,集体去法院旁听目的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感受司法的氛围。因此,结合课程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来聆听法学知识。

3.师徒制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书本知识教学之外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实践自己的法学知识。在法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西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模式,在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由执行律师带领徒弟走出校园来更多的接触社会,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从当前法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法学教师都是兼职律师。这一特点为开展法律诊所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通过法律診所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感受到法律的作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呼声不断的法学教育改革,人们对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也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法学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来进行优化,针对传统法学课程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学习被动的问题,需要教育人员在转变法学专业教学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和优化法学课程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完善法学专业课程教材的设计和优化课程教学模式角度出发,积极思考怎样实现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旨在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7):223-224.

[2]李文沛.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以“劳动合同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 26(4).

[3]马春生.对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13):324-325.

[4]王作全,王佐龙,淡乐蓉,等.民族院校法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7(1):111-116.

[5]姜帆.法学专业教学改革路径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9):61.

[6]陈淑丽,辛宇鹤,王雪梅,等.应用型大学背景下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0):202-203.

[7]郭静.论我国高校法学教学改革//2018年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C].2018.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创新路径人才培养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