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芳
摘要:击剑是一项技术细腻,战术复杂的智能运动,其技战术随着规则的不断变革而创新和完善。目前,我国的重剑水平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当今重剑比赛中,挑引刺手技术的运用正在逐渐增加并成为主要得分手段,并以其独有的特点而在交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不能忽视刺手这一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重剑个人赛决赛阶段比赛的统计结果,结合重剑比赛规则和项目发展规律来探讨调引刺手技术在重剑比赛中的运用。
关键词:重剑;挑引刺手技术;运用
击剑的实战行动是由准备行动和决定性行动组成,而挑引刺手技术动作属于准备行动范畴,它能够巧妙地从安全距离进入到危险距离,使决定性动作得到有效的发挥,也可当做出其不意刺前点手臂的决定性动作使用。为了有效提高击剑的实战水平有必须对挑引刺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挑引刺手技战术在重剑比赛中的特点和作用
重剑的挑引刺前点涉及拿剑的手腕、前臂、腿和脚等四个部位,其中的手腕和前臂属于上线,前腿和脚则是下线。再者,通过观察表3的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使用挑引刺手技术实施进攻、防守和反攻的剑数比较多一些,而且得分也高,究其原因,手的位置距离最近,而且该技术比较隐蔽,动作幅度不大,能迅速连接其它的动作。而使用挑引刺腿和脚的前置技术实施的行动不多,理由是这种动作幅度较大,在刺的过程中极易突显出自己的躯干,而且很难连接其它的动作。
二、在比赛过程中正确运用挑引刺手战术
(一)单一刺手
当对手处于实战姿势时暴露手臂目标,或用挑引动作去引诱对手暴露手臂目标,即用正规的刺手动作去刺对手手腕的上、下侧或左、右侧,也可利用甩剑去刺对手的手腕。比如,刺手上部,剑尖沿对方护手盘上沿前伸,同时略抬高护手盘,手腕向下微收以刺手的上部;刺手外侧,剑尖沿对方护手盘外沿前伸,同时护手盘与持剑臂外移,腕关节微伸以刺手外侧等。
(二)调引刺手接进攻
进攻是击剑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和得分手段。在比赛过程中,实施挑引刺手战术,而对方坚不上当,此时便可以直接接触武器进攻,比如:压剑或者击打进攻;如果实施挑引刺手技术后对手出现后退并做出防守动作时,就可采用简单或复杂进攻,如:一次或两次转移进攻;挑引刺手时对手后退并同时伴有反攻动作时,可采用接触武器进攻,如:第四或第二抗剑进攻。
(三)调引刺手接防守还击
击剑实战中,防守是策略,还击才是目的,因此,防守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技术,在防守的过程中一则能压制住对手的进攻,二则捕捉时机刺向对手,从而得分。在实战中挑引刺手时,对手使用压剑、抗剑、击打等直线进攻出来时可采用相应的后退防守动作。
(四)挑引刺手接反攻
重剑在裁判规则中没有主被动之分,因此,重剑比赛中反攻也是除进攻和防守技术外的重要得分手段。在比赛中,挑引刺手时,对手使用转移或下线等进攻出来时可采用相应的后退反攻动作。
(五)影响挑引刺手技战术在比赛运用的因素
1.挑引刺手后接第二意图形式多样,使对手反应延判。具体说来,挑引刺手技术具有突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它发出刺激后,对手需要分析判断,然后采取应对行动,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造成对手作出真正反应的潜伏期加长。
2.挑引刺手使对手的节奏变乱。该技战术一旦实施,对手自然会感受到压力和威胁,致使不敢贸然出手,因此,扰乱了对手的既定战术,节奏混乱,只有被动应对的份儿。
3.刺激强度的变化使对手反应降低。如果突然实施该技战术,会给对手造成强烈的刺激,如此一来,对手会被蒙住,反应自会迟钝。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挑引刺手技术的使用次数很高,运动员运用挑引刺手的次数表明挑引刺手技术是实施准备行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挑引刺手技术得分占有率和成功率都很高,这些在数据中都能有所体现,表明挑引刺手技术符合重剑比赛特点,充分利用了重剑没有优先裁判权的规则和有效面积大而广的特点在比赛中频频被使用并能达到很好的得分效果。挑引刺手复合技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技术,表明挑引刺手技術使实施的决定性行动更具实效性。
(二)建议
挑引刺手技术能提高运动员主动创造时机的意识;但不要使其成为下意识或无意识的习惯动作,反而成为对手抓住节奏规律的漏洞。在训练中多注意方式方法,多练习组合动作能养成有第二意图的准备,而不是一味的做挑引刺手的练习。在训练应该加强练习的数次,不断巩固技术动作,及时掌握、巩固和提高战术运用能力。建议重视挑引刺手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为决定性动作打好基础,也可使运动员的决定性动作打的更加有信心,从而增大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许学宁,周建秋.重剑运动中技战术辩证关系剖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
[2]家体委《击剑》教材编写组.击剑(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家体委《击剑》教材编写组.击剑(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王恒满 我国女子重剑队大赛失利的原因及发展对策[J].中国教练员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