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海
(马鞍山市委党校、马鞍山网络(电视)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11)
七十年前,发生在千里长江(其中皖江占八百里)的震惊国内外的渡江战役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篇章,同时也留下了“坚定信念、敢于胜利、军民团结、革命到底”的伟大渡江精神。
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1]伟大的渡江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红船精神”的内涵。新时代,“渡江精神”的传承与传播将进一步推动安徽企业家精神培育实现新高度,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必须保持红色底蕴的要求。
人无精神不立,企业家的精神培育是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构建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是安徽培育优秀企业家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创新,具有现代特色的安徽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基本形成。在培育对象上,尽管仍然注重企业家这个特定群体,但随着创业群体、创业活动性质、创业生态等的变化,全省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正在向大众普及转化。在思想内涵上,不仅强调徽州商训、徽商精神等传统文化精神,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坚持弘扬当代优秀企业家精神。在路径策略上,各级政府和部门多次强调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在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强化企业维权服务,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关心支持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百家优秀民营企业和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扩大‘证照分离’改革成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2]在培育内容上,不断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 注重传统徽商文化等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其强根铸魂;不断挖掘江淮大地上的红色文化,发扬革命英雄精神,大力弘扬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其提神振气。安徽企业发展事实证明,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是全省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构建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也是促进全省企业家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适应国际发展新趋势,针对企业家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挑战,安徽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健全的地方。一是有些政策措施,或在执行中变了样,或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如构建政商“亲、清”关系,有的是亲而不清,有的是清而不亲;再如在“放管服”中,有的是放而不管,有的是有管无服。二是培育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些内容只注重向国外拿来,没有好好消化吸收,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基因、红色文化基因、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色等本土资源、环境表现得近视或无视,从而导致有些内容少了筋骨,使培育对象要么抵触,要么如食鸡肋。三是一些企业家、社会人士参加培育的内生动力不足,这既有他们自身对优秀企业家思想培育的认知问题,也有外界环境、内容、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企业家精神培育内容方式方法,还涉及相关的体制机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徽企业发展。以“诚信”为例,通过比较“十大品牌网”公布的数据,在2016年、2017年安徽诚信企业名单中,出现两次的只有10个。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只见树叶不见森林,要依据现代先进理论从整体上把握,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解决。
第一,“渡江精神”是指引我们构建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需要积极推进三个转型,即: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8年4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会议强调:“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4]当前,安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迎来“三期叠加”挑战,为此全省上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带来新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和发扬“坚定信念,革命到底”的革命精神,积极改革全省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中的种种弊端,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完善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努力使全省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渡江精神”是激励我们构建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的强大动力。改革不易,要为改革的人不断提供精神动力更难,而要始终保持这个精神培育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是难上加难的系统工程。全国经济看东部沿海,沿海看世界。总体上,我国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与世界先进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创新精神培育不到位,运行体制机制还有不畅,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甚至是一些上市企业高层管理者、股东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依靠谁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这些都是不容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切需要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军民团结、一往向前”的奋斗精神,“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坚定地推进全省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改革创新,努力建成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
第三,“渡江精神”是引领我们构建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的航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企业家精神经历了三个演进阶段(如表1所示)。在2017年中国企联“弘扬企业家精神 振兴实体经济”座谈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认为当代企业家精神是“不知足”“不服输”“不自私”,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精神,同时他称“商人追求财富,但企业家的财富来自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然回报,因此真正的企业家不会陷入投机取巧的利益谋划中无法自拔。”
表1 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精神的演进[5]
注:根据刘志阳《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家精神的演进》整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企业家的这种“不自私”、博爱精神是在党领导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说:“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6]因此,无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其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建设都是因党而生、随党而兴、为党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党内同志,还是党外人士,都要坚持和发扬“勇于担当、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积极构建安徽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
建设安徽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大工程,要把“渡江精神”贯穿于这个体系的每一个方面,整个过程的每一步。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要补齐短板,凸显特色,强化精准,注重实效,努力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
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企业家精神的演进历程也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家首先要有创新意识。企业家的创新不是凭空的,也不会一帆风顺的,是要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奋勇前行,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所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与约束。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是非曲折的价值标准。”[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因此,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把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建设成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创新型强省奋斗目标的重要阵地。
第二,善用先进的培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培育效果。建设安徽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理念。现代培育体系,首先必须是高社会效益的体系,而树立先进的培育理念是实现培育体系高社会效益的关键。中国企业家精神培育理念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加以概括提炼,如坚持全社会培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服务需求和效益导向、以培育对象为中心、持续改进等理念,这些理念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家精神培育经验基础上得出的。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包括国外先进成果,将其运用于中国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工作中,使培育体系的整体功能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好的培育体系不仅注重采用新理念,还注重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推进全省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的网络化、智能化是当前做好培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为企业家精神培育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它们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程度,还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新的观念,其必将极大地促进培育体系实现新飞跃。
第三,注重培育体系完善,强调整体综合实力发挥。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建成后,由于在建设培育体系时考虑不周、环境限制等原因,或者在培育体系运行时新发展导致原有体系与新形势不适应等原因,会在以后实际运行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应持续动态化地对该系统进行完善。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运行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到企业家队伍中、深入到企业中、深入到基层社会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相应的对策。由于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建设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比较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因此要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往往需要体系内外多部门、多渠道、多层面相互协调、统筹解决,从而在整体上不断提高全省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的综合实力。
第四,夯实培育基础工作,强化培育保障能力。要打好建设安徽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这场世纪之战,首先要有牢固的阵地,即建设良好、经费充足、制度完备的教育基地。为此,一是要加强全国工商联及其所属商会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桥梁纽带与助手的作用;二是要扩大开放竞争,充分依靠我国各类相关培训机构。如我国有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5000多所,可以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在企业家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其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要针对企业家精神培育,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既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又懂得现代社会生产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的知名专家。加大基层组织师资力量的培训。三是建设有安徽特色的现代企业家精神培育内容体系。在内容上要彰显当代安徽特色,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个性需求,来组织培育的内容。
第五,营造新的社会氛围,加强保护企业家精神。首先全社会参考。从某种角度讲,中国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明天。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只能依靠自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不是某个教育类型或专业方向能解决的,它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是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组织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制度创新,不断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安全感、获得感。再次是建立新的以创新为导向的社会评价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多次讲话和论述中反复强调“创新”,内容涵盖了科技、人才、文艺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理论、制度、实践上如何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社会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社会评价体系,是新时代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