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创新研究

2019-09-05 09:43刘虹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

刘虹

摘 要:目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学生的重要管理者和引导者,高校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媒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针对互联网给高校学生思想、心理、日常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自媒体平台、掌握校园舆情、分析学生网络行为数据、建立同辈网络支持系统、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等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网民;辅导员工作方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普遍拥有可以连接网络的设备,如手机和电脑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8年7月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其中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0.0%和10.6%”。当前,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高校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也可以进行聊天交友、娱乐休闲、网络商务等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最前线的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媒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

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带来的影响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和更新迭代,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给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也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高校学生在多元信息的影响下会表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他们开始用辩证的思维对学校官方平台所宣传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进行思考,而不再只是被动接受。高校学生结合网络上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再综合本身个性化的理解和选择,思想上会更加独立和多样。其次,网络社交平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的范围。高校学生会通过网络搜集大范围的样本,观察身边同学、朋友和学长学姐们的过往学习活动以及与学校相关的事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多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高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各种主流媒体发布的官方信息外,高校学生也十分关注其他网络平台发布的、发生在身边的热点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主观性较强,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比较容易引起高校学生的关注。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接收和传播的社会热点信息和校园新闻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内容。学生在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就即时新闻匿名发布的意见和观点,在朋友圈和QQ空间等信息平台发布的与热点事件相关的即时动态,都是对校园安全和稳定有一定影响的网络舆论信息。这些网络舆论信息集交互性、隐蔽性、主观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表现形式有短消息、图文消息、小视频和互联网直播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兴趣,从而迅速传播。

(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

当前,以网络交友、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网上音视频和网上购物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活动因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费用较低等特点.吸引着一些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无论是打开交友软件和现实中的朋友或网友聊天,还是上网看直播、看电影、听歌等以获得感官上的享受,抑或是网上购物满足个人的消费欲望等,这些互联网娱乐活动都大大占据了一些学生的课余生活。虽然网络娱乐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交际,缓解不良情绪等,但沉溺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也对学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一些学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满足感和安慰感,无法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存在的困难和挫折,久而久之也无力解决这些困难和挫折。此外,沉溺虚拟网络世界也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社会里的人际交往活动,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也更容易产生自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三)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通过互联网,学生的交友、商务、娱乐等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形式和对象都越来越丰富。在人际关系上,网上交友为学生提供了隐蔽的社会交往渠道和广阔的交际圈。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内向羞涩的学生比较喜欢网上交友的方式,因为不用面对面地与人沟通,但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可能越来越不习惯于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目前,网上购物也是学生接触较多的网络商务活动。网上购物虽然十分便捷,但学生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商品,很多学生都有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或被“钓鱼”网站欺骗导致钱物两失又难以维权的情况。此外,“网赚”行业也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网赚”行业指的是通过网站流量转化、网上销售佣金、网络广告提成、搜索引擎优化等形式获取报酬的商业行为。部分学生希望加入“网赚”行业以获得报酬,从而为家庭减轻经济压力。然而,一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学生在从事“网赚”行业时可能会落人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从而造成时间与金钱上更大的损失。

二、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创新

(一)建立辅导员自媒体发布平台,加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打造辅导员自媒體发布平台,取得网络话语权先机。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微博、博客等主流社交软件和网络日志平台积极建设自媒体发布平台,根据学生密切关注的话题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发布权威信息,取得网络话语权先机。对于学生关注度高的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生活服务等话题,辅导员应建设好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学生关注的信息。对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辅导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立足班级,协同党团组织,组建网络运营团队,丰富网络思想政治育人资源。网络小视频、微文章、网络表情包等图文视听资源是大学生经常浏览的内容,辅导员可以根据这一现象组建网络运营团队。首先,辅导员要在班级中选拔专门运营班级网络文化的班干部,让班干部利用易班等网络社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收集贴合班级学生实际、反映学生日常生活的图文视听资源,打造每一个班级独有的班级文化。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无形中增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辅导员还可以协同党团组织,建立网络工作队伍,以点带面、树立榜样,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辅导员要积极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社团管理和课余活动的网络化,并通过网络办公软件做好学生工作的组织、宣传、记录及整理工作。同时,辅导员也可发动学生干部,将体量小、范围广的活动网络化,如“每日晨读”“早起打卡”“校规在线考试”等,动员广大学生通过参加网上活动的形式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最后,辅导员也可以利用视频直播软件的趣味性、新颖性、交互性和超时空性等特征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关注度。虽然视频直播软件与微博、QQ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相比受众较少,但学生普遍感到视频直播这一形式比较新颖和有趣。辅导员利用身边的资源,将身边实际发生的事例制作成与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关的视频发布在直播平台上,能够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二)重视学生网络行为的大数据分析,科学规划和引导学生的上网行为

学生在校期间的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数据包括教务系统、图书馆、后勤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的办公平台情况以及校园网访问情况等,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对这类信息拥有较高的访问权限,他们能看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状态的一些信息。第二类数据主要分布在学生个人的社交平台中,如网络日志、网络论坛、网络购物平台以及网络游戏、视频网站等娱乐平台,这类信息属于个人隐私部分,学生选择对同学和朋友有权限地开放。

对于第一类数据,通过与学校技术部的合作,建立一体化的办公平台,整合挖掘学生的个人消费数据、学习数据和生活作息数据等,辅导员能基本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能有针对地提出个性化和过程化的教育方案。同时,辅导员可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上网时间过长、成绩不理想、宿舍作息时间混乱等指数不同于大部分学生的个别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帮助这些学生做出改变。

对于第二类数据,辅导员可以建立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同辈网络支持系统。出于个人隐私需要,学生本人会有选择地对身边亲密的朋友或同学公开第二类数据。建立同辈网络支持系统既可以深入地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也能提高辅导员管理、帮助学生的效率。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同辈系统就成为了辅导员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络人。通过同辈支持系统,在网络交流的便捷性、隐私性和记录性的帮助下,辅导员能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在日常沟通中,辅导员也要建立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一般学生的沟通机制,在交流中提高常规管理的效率。此外,辅导员也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学生突发事件网络预警机制。高校学生普遍已经年满18岁,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但社会经验不足,遇见重大挫折或心理发生异常时经常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信息。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学生网络动态信息,并组建学生个人社交信息库,把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在校同学等联系在一起,一旦发现异常的学生网络动态信息,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科学运用网络,多渠道完善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辅导员要和其他教师一起打造专业素质高、学术能力强的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以互联网形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认知、独立思考、分析和批判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辅导员可以发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学校课程改革政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为方向,制作深入浅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程,从而系统化地丰富学生网络素质课程资源。第二,辅导员也应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课程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广泛宣传与互联网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帮助学生形成网络行为的规范意识,避免出现侵犯隐私、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应积极面对网络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既要把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作为理论根基,也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数字化工具,开拓互联网思维方式,针对新时代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互联网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

参考文献:

[1]张小平,邵雅利.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3).

[2]陈巧蓉.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分析及导向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5).

[3]曹银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4]陳杰.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网赚模式分析[J].电子商务,2012,(6).

[5]陈启胜,隗玉梁.辅导员系统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6,(2).

责编:嘉悦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