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2019-09-05 08:45代雄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经颅优良率动力学

代雄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北天门 431700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性疾病,血液供应障碍会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从而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例如偏瘫失语、行动不便等,严重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在脑梗死后康复期施以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康复效果意义重大[1-2]。该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82例,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以探索更理想的干预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 19例,年龄 41~74岁,平均年龄(61.57±4.86)岁;病程 7~69 h,平均病程(25.37±4.16)h。 对照组:男性 23例,女性 18例,年龄 40~73岁,平均年龄(60.97±5.34)岁;病程 8~71 h,平均病程(25.86±4.03)h。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每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按摩瘫痪肢体、指导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瘫痪肢体关节及引导健侧对患侧肢体助力运动,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时指导其进行体位转换及主动运动,侧重锻炼患侧负重能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运动康复治疗:(1)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每次采用经颅磁刺激仪(丹麦 Mag PRO100型)对患者进行治疗,设定刺激频率10 Hz,头部线圈采用MCFB75型蝶形线圈,直径12 cm,对病灶侧皮质运动区进行刺激,输出120%,20组为1个序列,连续完成5个序列,以60 s为间隔时间,共治疗20 d。(2)运动康复治疗:①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对患者进行关节牵张练习、床边坐位平衡训练、坐站交替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及步行训练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②根据患者病情情况指导患者自主完成刷牙、进食等日常生活事件;③对患者重点进行坐位、站位及行走训练,先取卧位15°,然后根据患者适应情况逐渐提高角度至 80°~90°,可每隔 1~3 d 提高 10°,每次保持20~30 min,每天进行2~3次练习,适应坐立位后再过渡为下床、站立训练,站立时可从健侧负重向双下肢站立过渡,平衡能力恢复后即可小步行走,最后向正常独立行走过渡。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优良率。②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FMA评分法和ADL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MA评分包括上肢66分和下肢34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ADL评分包括进食、穿衣、行走等,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好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③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血流量、脑血管外周阻力等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优:治疗后患者病残程度0级,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及以上;良:病残程度1~3级,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46%~89%;可:NIHSS评分降低 18%~40%;差:未达以上标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优8例,良 26例,可 5例,差2例,优良率为82.93%;对照组优4例,良21例,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 60.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4,P<0.05)。

2.2 两组FMA和ADL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FMA、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A和ADL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FMA和ADL评分对比[(±s),分]

组别F M A治疗前 治疗后A D 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 1)对照组(n=4 1)t值 P值4 1.5 2±1 0.5 3 4 2.3 7±1 1.6 1 0.3 4 7 0.7 2 9 7 0.8 5±9.5 3 5 9.7 4±1 0.2 6 5.0 8 0 0.0 0 0 3 5.4 2±8.4 7 3 6.1 7±9.2 5 0.3 8 2 0.7 0 2 7 9.2 4±6.3 8 6 7.5 2±7.1 6 7.8 2 5 0.0 0 0

2.3 两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后的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明显上升,脑血管外周阻力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血流速度(c m/s)血流量(m L/s)脑血管外周阻力(P a·s·m L-1)观察组(n=4 1)对照组(n=4 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 3.4 3±1.1 5(1 8.2 9±1.2 8)ab 1 3.4 7±1.1 9(1 5.5 4±1.0 7)a 6.1 5±1.2 1(9.5 3±1.1 8)ab 6.1 7±1.2 6(8.1 4±1.1 1)a 2 1 2 4.5 2±2 0 6.4 7(1 8 1 5.3 6±1 9 7.5 3)ab 2 1 1 9.8 6±2 1 1.9 4(1 9 2 7.4 3±2 1 5.4 6)a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常伴随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传统康复治疗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针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治疗一直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3]。

该研究在将运动康复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治疗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康复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提高脑梗死后康复效果。运动康复主要是通过计划性反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抑制异常和原始反射活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刺激,促进神经功能修复,重建运动模式,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生物刺激技术,其主要通过利用一定强度的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促使皮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改变,从而对脑代谢、神经电活动造成影响[5]。研究发现脑梗死后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是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改变,脑梗死后病变周围完整脑组织会先进行重组,随后对侧或同侧远隔皮质或皮质下结构重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仅能够对局部和功能相关的远隔皮质功能产生刺激,区域性重建皮质功能,而且所带来的生物学效应能够持续到刺激停止后一段时间,对大脑皮质多部位产生功能性影响[6-7]。

目前已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脑梗死后康复治疗的相关研究,邱凌骐等人[8]研究中显示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68.88±16.50)分,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51.58±16.55)分相比明显更高,该研究结果也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ADL 评分为(79.24±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16)分,与其结论一致,数据上的差异考虑受患者身体情况、病情程度及样本量等影响。该研究还发现接受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研究组患者91.11%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的有效率,与该研究结果相近,该研究结果中康复优良率为82.93%,明显较对照组60.98%的康复优良率更高。该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也比对照组明显更优,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运动康复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脑循环动力学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运动康复治疗可提高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康复效果,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经颅优良率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