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霸王别姬》看京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

2019-09-04 06:07黄晓宇
艺术评鉴 2019年15期
关键词:霸王别姬京剧影视

黄晓宇

摘要: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不仅在电影史上称得上是经典巨作,同时还把我国国粹——京剧艺术完美融合到影视作品中,让我国的文化瑰宝借助光影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更多的影视作品学习,也给京剧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京剧   传统   影视   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41-02

京剧,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发展兴盛于北京,在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走成熟走向鼎盛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的不断发展壮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兴趣也有所改变,作为传统艺术的京剧,越来越不为当代人所关注了解。电影,是一门融合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目前只有百余年历史,相对京剧艺术来说,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上映,导演陈凯歌不仅通过影片向观众展示了一对戏子的爱恨情仇,还将京剧艺术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完成了一次有力的文化输出,也为影片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1]

一、影视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戏剧与影视作品的融合,将京剧,这一中华国粹发扬光大,同时还能利用戏剧来推动影片剧情的发展,渲染影片的气氛,刻画人物性格。《霸王别姬》这部影片就用了大量的戏剧元素,从故事主题到背景音乐,从人物服饰到台词唱腔,戏曲元素的插入大大的丰富了主人公形象,戏曲和影片相辅相成,使电影绵长悠扬,充满韵味。

(一)戏剧推动影片叙事

《霸王别姬》这部影片以时间为线索,横跨几个时代,导演独具匠心地将京剧舞台上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他们自身的命运相结合,分不清在演戏,还是在演自己,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戏中人。在社会政局极为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主人公的命运和京剧艺术的命运一同几起几落。影片用戏剧辅助叙事,用戏剧推动叙述,在经过清末、民国、抗战、解放、文革等几个时期的变换更迭下,主人公程蝶衣和段小楼从风光至极到落魄潦倒,主人公命运的背后呈现的其实恰恰也是京剧的命运,清末民初程蝶衣和段小楼,风光至今,是受万人追捧的名角,这也象征着我国京剧艺术在这一时期的繁荣强大,经过中间几次起伏,文革时期,程蝶衣和段小楼从无比风格的角儿最后饱受折磨,残酷迫害,与此同时,京剧艺术也被摧残打压,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命运跟戏中人一样,一代霸王最终倒下,虞姬自刎离世,躺在自己挚爱的霸王怀里,结束短暂凄美的一生,而京剧艺术也随着主人公的离场在这一时期走向沒落,用戏剧元素推动影片的叙事,凸显人物的命运,承载的不仅是导演对时代的反思,更是对历史的叹息。

(二)戏曲配乐彰显魅力

作为一部以京剧为主题的电影,大量的戏曲和民族乐器配乐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故事的开头,年幼的小豆子被母亲逼迫去学京剧,始终不愿意去戏班所以拼命反抗母亲的片段,就用了锣、鼓、京胡作为背景音乐,声音和节奏越来越快,将影片整个基调变得紧张充满压迫感,小豆子被母亲切断一根手指头,终和戏班签下了卖身契时,背景音持续进行,没有停止,把压抑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戏期间,由于小豆子受不了戏班的严酷打压,决定出走,影片用了以萧独奏的配乐,悠扬,凄凉,与画面中小豆子既想逃离,又对师哥的恋恋不舍的情景相结合,给观众营造出了一种纠结的心情。小豆子始终不愿唱出戏词“我本是女娇娥”到流利唱出,完成对自我性别意识转变的关键时刻,[2]影片又融入了板鼓的敲打,主人公也随之开始了疯魔的人生,完成了影片的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些民族器乐作为配乐的大量运用,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完成叙事,刻画了人物内心,牵引观众的心情,同时还为整部影片增添了民族色彩。

(三)戏曲元素塑造人物形象

电影《霸王别姬》中主人公的形象生动,这离不开戏剧对他们的塑造。程蝶衣对段小楼的从一而终,生死追随,这和他们所扮演的戏中人,虞姬对霸王的感情一样,遥相呼应。这样的设定,不仅将人物刻画得饱满丰盈,更是加深了观众观看影片时的代入感。程蝶衣,影片中极具悲剧色彩的一个人物,从小就在师傅的严苛打压中长大,这样一种成长环境,使得本该享受童年生活的孩子在严格的科班教条下一次次想要逃离,最终性别意识转变,把自己带入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才是本来的自己,痴迷于戏,痴迷于师兄,倾尽一切去守护自己所热爱的人和事业,最终和虞姬一样,自刎离去,这样的一生,是为爱而活的纯粹的一生。段小楼,一个表面刚强实则软弱的霸王,充满了矛盾的角色,他帮小豆子逃跑,反抗日本人,仿佛跟真霸王一样,是个大英雄,但最终他还是负了蝶衣,负了菊仙,甚至叛了他们,他的懦弱,打碎了三个人的梦,蝶衣实现了他的承诺,对霸王从一而终,与霸王唱了一辈子的戏,但是霸王却让两个最爱他的人选择了自杀,外表软弱实则勇敢的虞姬与外表刚硬却软弱无能的霸王形成鲜明的对比,虞姬成了真虞姬,但霸王最终是个假霸王。[3]

二、从《霸王别姬》看京剧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让传统京剧“走出去”

《霸王别姬》曾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个国际大奖,同时,还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名单,在国际上产生很深的影响力。可见,艺术是不分国界的。不少看过《霸王别姬》的国外影迷,都对我国的京剧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要想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一定要让其“走出去”,传统文化要想发展,不能闭关锁国,我们应该大力拓宽市场,激发活力,用开放的姿态拥抱西方文明,大胆创新,用京剧的形式演绎西方人所熟知的故事,实现中西文明的碰撞,[4]在拓宽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放眼国际,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现代技术与传统京剧的融合

时代的变化造成人们兴趣爱好的改变,在物质文明不丰富的清末民初,京剧是大多数人消遣放松的一个方式,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拥有太多娱乐休闲活动,人们可能会花两个小时刷抖音,但是无法花两个小时将自己沉淀下来,认认真真地观看一出戏。这就需要通过先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京剧包装起来,传播出去。《霸王别姬》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重挖戏曲艺术的价值,为传统艺术找到新的载体呈现,使京剧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京剧电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多的京剧类综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通过特效,模式的转化,让京剧在保留自身精髓的同时增添色彩,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可看性。

三、结语

电影艺术和戏曲艺术都是璀璨的艺术瑰宝,二者的结合更是将两种艺术取长补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电影《霸王别姬》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一部戏曲电影,不仅能激起观众对人性的反思,更大的贡献是把京剧艺术推向了世界,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道,完成了一次有力地文化输出。保护、推广、传承京剧艺术,将戏剧之美推向世界是每个中国人应当肩负起的使命。在电影产业进入现代化,娱乐化泛滥的今天,京剧艺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内容上保留其精髓,在形式上与深受年轻人所喜爱方式结合在一起,利用音乐、影视、综艺等各种方式拓宽自身的传播面,电影《霸王别姬》用优秀的剧情打动着人心,同时也为京剧的多元传播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样板,为新时期的电影工作者能够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戏曲类电影,为市场上更多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提供了思考与灵感。[5]

参考文献:

[1]李梦圆.陈凯歌电影中的戏曲元素运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2]王飞燕.电影《霸王别姬》的戏曲化配乐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3).

[3]薛芳芳,徐紫薇.浅析门罗笔下女性命运的选择——以《逃离》、《激情》、《播弄》为例[J].大眾文艺,2018,(14).

[4]易媛,匡华.从宋代墓志看《汉语大词典》的例证之不足[J].大众文艺,2018,(14).

[5]徐爽,刘丽丽.浅析“十七年”时期戏曲电影的艺术特色——以越剧电影《梁祝》为例[J].艺术评鉴,2018,(14).

猜你喜欢
霸王别姬京剧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道具家具研究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聚焦《霸王别姬》的电影形态与格局艺术
影视
看影视学口语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