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04 10:05朱仁英赵玉梅王莉莉安云凤黄双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抗病毒职能

朱仁英,赵玉梅,李 悦,王莉莉,安云凤,黄双丽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并呈全球性流行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大约有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病例约3.5万[1],易发生变异、病程长、不易痊愈、病程具有波动性和传染性等特点,导致被感染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不足。本研究拟通过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寻找其治疗前后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为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专科以下26人,专科及以上24人;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6.00±5.53)岁;病程1年以上,平均病程(2.30±0.38)年。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纳入标准:(1)年龄18~58岁,性别不限;(2)明确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者,目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采用常规干扰素5-10MU,每周3次;(3)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酒精、药物、代谢及自身免疫等引起的肝炎或合并其它类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重症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或合并肝癌患者;(3)伴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酗酒、吸毒、妊娠、哺乳期妇女不能抗病毒治疗者:(4)年龄在18岁以下及58岁以上或依从性差的患者。对于符合条件、自愿参加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其编号。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依据人口学资料设计,包括患者年龄(51岁为界)、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文化水平(专科为界)、经济收入(居住地人均收入未界)、医疗保险有无等。(2)SF-36量表[3]制定的调查问卷,根据SF-36量表,分别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个维度来比较。每项采用百分制评分法进行评分,从0分到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4]。测定信度为0.836、效度为0.7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一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进行问卷调查。

1.2.2 问卷发放 采用统一指导用语进行培训调查人员,征得患者同意后实施一对一问卷调查,对不能自行填写问卷的被调查者,调查人员逐项读给被调查者,在其自行理解后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问卷,不给予暗示或提示。问卷填写过程不超过半小时,问卷填写完成后,研究人员当场检查填写质量,如有遗漏,请被调查者补全后再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资料完整的有效问卷为50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患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比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1年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其生存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常见因素比较抗病毒治疗1年后,生存质量总分和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高低、医保有无及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的高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比较

表2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常见因素

3 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属于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发生变异,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包括输血、皮肤破损等方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随着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已成为健康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采用WHO推荐的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作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和敏感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其生存质量和肝脏炎症的加重呈现正相关状态[5],经过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是显著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患者在应用抗病毒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与前一时间点的生存质量相比较,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评估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就说明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及护理干预的参与,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

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家庭条件是主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减退,致使其生存质量大大下降[6];此外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除需忍受躯体不适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接受能力较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好;社会支持较高,家庭经济实力较强的患者,生存质量较高,故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制定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措施,通过有效、科学、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归属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由于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某些证候病例较少,统计分析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此外,由于慢性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时间大约为20~30年,故现阶段随访时间较短,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也给研究带来了困难,故建立长期的随访和研究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抗病毒职能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