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以货币计量、被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各类经济资源的总和。有效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能够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本文从当前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对策,最终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固定资产的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被单位占有或控制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每个单位会计工作都包含资产管理这项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能够改善单位的管理体制与水平。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事业单位的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刻不容缓。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职责体系,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我国实行国有资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然而,很多地区还未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表现如下:部分主管部门认为资产管理主要负责人为财政部门与使用单位,自身对于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单位的资产管理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领导将资产管理视作本单位工作之外的任务,不够重视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了解现在的资产管理政策,不按照规定程序对单位的资产进行出租、处置,缺乏有效的资产管理意识。
第二,资产产权关系不够明确。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一些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缺失,比如很多单位的办公楼、教学楼等产权缺失,甚至本单位都不了解产权属性,总之这些类似的种种原因,导致出现不清晰的产权关系,固定资产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这些都导致了资产管理的各种弊端。
第三,日常管理存在问题。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造成资产流失严重,比如在日常使用与维护打印机过程中,很多单位工作人员将私人的东西也拿来打印,导致单位的打印机经常保持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加上日常缺少必需的维护,使资产损耗严重。另外,单位的各种便携式资产缺乏监管,经常发生资产流失,比如便携式计算机、照相机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机构不够规范,而且财务人员经常变动,不能妥善保管相关原始凭证与核算资料,经常出现资料缺失现象,不能准确反映出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状况。首先,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入账价值就是实际购买价值。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渠道是政府调拨或者捐赠,但是一般按名义价值入账,同时做备查记录。但部分事业单位只将该类资产在备查簿上记录,而没有定期监控该类资产的实际情况。其次,在资产的日常核算中,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经营性固定资产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划分不合理。对于有些资产的工作总年限或者工作总量,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确定,导致资产使用总年限与总工作量与实际数差别很大。最后,资产的报废与处理方面。由于折旧核算过程存在一部分不准确性,导致最终报废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出现不相符,从而使资产的处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之这都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的不规范性引起的。
第四,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单纯将固定资产卡片进行了信息化登记,但基本上都是手工记录与资产有关的出入库、调拨等日常管理行为。由于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的领导重视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忽视管理环节,把管理固定资产当作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在资产的申请与采购环节投入更多精力,对资产使用与管理缺乏重视,导致资产管理更加缺乏制度约束。例如,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部门同时负责资产采购与验收,有些单凭发票登记资产卡片,缺少实物验收环节,无人核实固定资产实物;固定资产采购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导致固定资产不符合工作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五,固定资产无法有效保障完整性和安全性。这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员没有良好的管理态度,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缺少管理固定资产的专业人员,更加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缺少创新能力。另外,很多单位缺乏专业会计人员和资产管理员,导致发生固定资产账目漏记的情况。而且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员都是兼职,难以有效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第六,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包含账务登记和分类管理,还包括资产定期清查。平时入库出库的资产也经常处于循环的状态,所以,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对于事业单位相当重要。但是清查固定资产在众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只是流于形式,资产管理人员没有被切实安排到清查工作中,因此想要彻底克服这个难题,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资产清查机构,安排专业人员,防止资产清查流于形式。
第七,处置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资产报废处置存在违规现象。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将需要报废的仪器、办公桌椅、笔记本等进行了报废,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审批手续,也没有按程序走申請手续,每年度结束都自行将这些资产进行处置,而不是及时处理本应报废的资产。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是每人名下一台台式机,但是在长期使用中,出现主机、显示器等损坏或者更新换代被淘汰,本应履行资产报废程序,但是其审批手续相对繁杂,办理时间太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就出现需报废的设备被长期保存在单位仓库,未及时进行处理,不及时结算导致入账延迟。在近几年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某些单位的审计发现,某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出现在建工程长期挂账,究其原因这是该单位新建的办公楼的工程支出,距离现在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一直未做竣工决算,土地证、房产证更没有办理,所以办公楼的工程款一直在在建工程科目挂账。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合理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加强人员培训
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岗位分工更加明确,使资产管理成为一个单独部门,固定资产从购买到处置报废环节均由其负责。各个部门明确各自岗位分工与责任,相互制约,做好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由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与业务素养,了解资产相关法律条文,掌握资产相关知识,以此才能更加符合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岗位要求。将资产管理员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确保资产管理观念符合现实要求。
2.加强资产管理监督与考核
资产管理不仅需要单位领导,还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高质量运行。因此我们可以把资产管理是否有效纳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这样才能逐步使领导干部更加重视本单位的资产管理,进一步增强各个岗位的履职意识,提高资产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离不开固定资产内控制度的落实。另外,单位审计部门需要更加完善,而且需要专门的审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这些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业务能力与工作作风,这样才能保证建立权威的内部管理体制。同时,本单位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技术。可以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时刻控制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资产维修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库存计算方面的准确率。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有融合的趋势。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更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全面客观具体反映各个单位的资产数量与类型,还能够为资产的购入计划提供客观的量化数据。
4.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与监督机制
通过研究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可以发现资产的价值或者数量都呈现出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与过程。要想更加清晰掌握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结构与数量等,我们需要及时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实现制度化与常态化。第一,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和清查,而且每年底要全面清查与盘点本单位的资产,并且深入分析资产的盈亏状况,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有效处理资产的盘亏。第二,形成有效的抽查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需要依据相关会计核算资料来检查现有资产的使用状况,使单位的固定资产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三、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固定资产,解决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众多难题,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措施和强化监督制约变得至关重要。国有资产的安全离不开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各个单位的重视以及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各级财政部门與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褚兴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策略.现代农业,2017(3).
2.胡文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6(31).
3.张晶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18).
4.黄建宁.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及其措施.中国总会计师,2016(7).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