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珍
摘 要: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利益的驱使,人们的道德规范出现了缺失,对学校德育教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的工作任务之一,思想政治学科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章从教师的自身表率、学科内容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阐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高中生由于处在青春期,因自身年龄特点和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导致他们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思想品德和素质方面都需要严格教育。青少年群体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不懂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出现拜金主义、坐享其成的心态,并且法制意识也较为模糊,不能够明确社会责任感和自身涵养。在学校,有些学生不好好读书,走歪门邪道,上课扰乱纪律,在校外又扰乱社会治安,抽烟喝酒,不務正业等,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这些表现对于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师来说,都是需要极其重视的,德育的培养是奠定学生成才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迷茫的青春期走上正确的道路,将他们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方向加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德育上取得进步,打造个人成为有素质有品德的新时代社会栋梁。关于思想政治课程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可做以下的讨论。
1 教师用自我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学生会将教师的人格作为一种学习上的参照,因此,为人师表,以德服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德育教育本身就是意在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因此,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素质修养。上课态度要认真,口齿清楚,板书工整有序,语言表达要具有感情,不能干巴巴地照本宣科,要以实际的例子、动人的情调做辅助去带动学生的学习精神和由内而发的感悟,因此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充满热情,还要掌握正确方式。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不应过分严厉地指责或者怪罪,这样会使学生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诱导,要以平易近人的口气和态度去和学生做心与心的交流,交流,是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知己知彼,才能完善德育教育。因此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对教师来讲很重要,要将德育教育的课堂变为精神和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放松和快乐,教师的品德高尚与否,不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兢兢业业,对学生负责,自己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做到树立榜样,不骄不躁为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上,除了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告诉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一个适应社会的高素质青年,处理好同学之间关系,告知以后社会要达到的素质和标准,用切实的引导和感悟,引领学生在德育方面茁壮成长。
2 德育教育应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结合
教师要将教材研究透,找到合适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上的德育理念发挥作用到课堂中,如政治教材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心里素质和高尚品德都做了基础要求,要求他们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提高素质,努力学习,树立良好目标。还有人际关系的教育,法制知识的普及等,应告诉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上与人打交道时交际的艺术,要让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做有修养的新青年,并且要重视法律意识的灌输,告诉他们法治社会应该守法的责任对社会的重要性等等。中学生大多普及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荣誉感,以切实的例子阐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的种种进步和发展,让学生懂得爱国并牢记历史和今朝赋予他们的责任使命。如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高铁、航天领域的发展等等,能让学生被激发出爱国荣誉感,此外,通过现在社会的发展,时事政治的种种方面作为引申,可以带着学生参考资料,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明白科技革命改变社会的意义,从而让学生懂得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能将祖国建设美好强大。
3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有很多可以适合联系到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可以设身处地去根据经验看问题,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在千变万化的社会进程中开拓视野,培养他们辨析是非的能力,教育他们懂得德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修养提升的关键性。尽管青春期的学生处世不深,但应该让他们开始逐步对自己进行总结和改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素质修养、德育提升作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认清自身的特点,不盲目追求不适宜自己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东西,引导他们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问题,发现不足,从而在日后的成长中改正,并优化自己。除了理论以外,教师应该用一些适用于同龄人的例子去作为素材教育学生,多授予让他们能够感到易于理解的经验,这样不仅仅可以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愿意去思考和学习,如果遇到比较有争议的精彩话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用他们的创新视角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总结,并分组阐述交流,这样可以深化课堂学习的目的,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记忆力度,也是学生更好理解德育的重要性。摆脱传统课堂模式的条条框框,照本宣科,采取自由式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火花碰撞中产生正确的共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4 总结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优势,根据学生问题因地制宜地灌输知识,这不仅仅是国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毛飞刚.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小学文科教学,2007,4.
[2]毛多宽.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政史交流,2007,5.
[3]鞠文灿.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