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冯孟
摘 要 高职院校的专业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也是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知识生产、学生需求而言,高职院校专业表现出发展滞后、调整缓慢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专业组织一经固化,开放性、共享性与灵活性也大大降低,从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未来,实体化的专业将首先被项目、平台、专业群等形式取代,专业的边界将不断扩大,最终走向无界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职业;无界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4-0028-05
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载体,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建设基本上是围绕专业进行的,专业质量表征人才的质量,专业水平代表院校的水平[1]。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加剧,产业分工不断调整,专业不论是作为知识组织方式,还是资源配置实体,其发展都面临着挑战,呈现出超越专业的新形态。
一、形成:专业是职业高度成熟的体现
(一)专业的定义
教育学上的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院校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是一系列课程的组织形式。这就是我国教育界将专业与西方教育中的major互译的原因。在西方高校中,major实际上是主修,是一个由某个或多个相关知识领域中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主修是指在某一个两个及两个以上领域中一定数量的课组成,它试图为学生提供成体系的知识学习(a body of knowledge)或者研究的方法以及适合一门主科或者主科领域(a subject or subject)的实践。”[2]这说明主修只是一个课程群的统称,在这个课程群背后,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师、固定的班集体、固定的教学资源分配等,但却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其背后是相对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即遵循一定的组合规律,存在一定的专业边界性。
广义的专业则指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这个实体性组织的背后,有同一的专业学生组成的班集体,有固定的教师,有固定的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以及实体场所等,是高校内部一个独立的、固定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3]。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来看,专业下有教研室,上有系、部,与其他实体性组织共同构成了院校纵向的科层组织,成为职业院校科层制的重要一环。但这种实体性的专业不是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所固有,也不是近现代大学所普遍流行的。在我国古代,只有科目,而没有专业,在西方大部分高等院校,有院系、课程群,也没有专业。实体性的专业起源于苏联,解放后传入我国并沿用至今,因此,这种实体性的专业实际上是移植苏联的产物。
(二)专业的形成
高校的专业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专业与一定的职业领域存在密切的关联度。专业从职业中来。正如布朗德士对专业概念的描述:“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4]专业反映一个职业的知识含量和成熟程度,“专业(profession)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较高的特殊职业。”[5]职业的发展成熟即职业的专业化,人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便无法从事这些职业。外行无法挑战专业人员经过长期甚至是极其刻苦的学习和实践积累而形成的深厚、广博的知识。这就是职业高度成熟化、专业化的体现。
职业专业化催生高校的专业。为具备深厚、广博的知识以从事某些职业,人们需要一定的中介去整合知识、学习知识以对接职业,而这个重要的中介就是高校。“高校在发展专业知识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合法化和传承是在高校完成的。”[6]高校设置的专业即社会职业高度专业化后在高校的反映。高校参与了职业专业化的进程,其流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都与职业有高度关联,实际上是职业高度专业化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也不例外。《国际教育词典》将职业教育定义为“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高职院校专业即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课程集合[7]。因此,高校专业的产生与职业高度相关,实际上是职业高度成熟化后,高校为对接职业而结合一定的知识规律进行的课程设置。
二、挑战:变化加剧与反应滞后
(一)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专业与职业的联系来看,可以看出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职业发展、知识体系等,而影響职业发展的主要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内在动力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如沃金斯等描述的“通过一个转化过程或响应商业、社会价值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新的专业出现”[8]。因此,社会分工、技术进步构成了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无形之手”,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实际上是对社会分工、技术进步的一种反映。除了宏观层面的影响外,知识生产的方式与内容则在中观层面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因为“每一个专业都有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a scientific knowledge base)”[9]。在高职院校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知识生产规律、科学规律,这种科学的知识体系、知识生产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在遵循。同时,在微观层面,作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专业的发展还受到学校系统科层组织变革、学生个性化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构成了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外在影响力量,而知识生产、科层组织、学生个性化需求等构成了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明确高校专业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专业在当前遇到的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实体化的专业还是作为专门领域的专业,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1.相对于技术进步与社会分工而言,高职院校专业的滞后性明显
当前,由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组成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兴起,人类进入新的技术革命时期。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社会分工进入了新的阶段。新阶段的社会分工呈现出相对化、开放性、跨界性的特点。在旧阶段的社会分工中,职业与职业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森严,鸿沟明显,在工厂生产中呈现直线型的生产方式,人们被分割在不同的固定岗位,机械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部分。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是福特制大规模生产的精髓。然而,随着技术的高度进步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产品需求增加,社会生产开始逐步从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走向自我创意、跨领域或无界化以及非标准化的柔性生产。一些工厂将直线型的流水线改为了U型,一个工人可以照看多个程序,实际上是在强调跨领域、综合性的工作。因此,在新的社会生产模式下,社会分工更为相对化、更具跨界性与开放性,跨专业、跨学科、跨部门从事社会劳动变为常态。
社会分工的相对性、开放性、跨界性,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发生改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同时从本质上来说,高职教育也是一种跨界教育,教育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市场办学,必须对市场变化做出适时调整。正如姜大源指出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必须关注现代企业与现代教育的融合”[10]。社会分工的跨界性与高职教育的跨界性质,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具备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分工变化的人才。但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来看,实体性专业的资源配置严重固化,学生、师资仍然被局限于专业内,跨界化理念、跨界流动、跨界学习仍然没有在高职院校内实现,严重背离当前的社会分工趋势,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相对于快速的职业变迁,高职院校专业无法迅速调整
技术进步与社会分工的快速变化直接影响职业变迁,体现在职业转型加快。当前的中国实际上进入了职业大变迁时代,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到2030年会有近1亿中国人面临职业转型[11]。另外,我国在201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年第一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2015年的职业分类大典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了547个职业,职业数量的增减明显呈加快趋势。职业转型加快、职业数量的增减加速说明劳动者要加快职业生涯调整,不断调整职业选择和规划,掌握跨职业就业的能力。但在高职院校层面,与职业密切联系的高职院校专业却无法迅速跟上社会职业的调整,反映在我国高职高专专业调整的速度上。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每年增补专业的数量较少,个别年份仅增补6个专业,专业调整的速度远远滞后于职业调整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不能适应职业的发展变化。
3.专业知识组织方式固化,无法适应知识生产的新模式
当前,知识的生产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异质性。1994年,迈克尔吉本斯等6位学者提出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在旧的知识生产中,知识生产的基础是基于学科的,而新模式是跨学科的;旧模式的知识生产是同质性的,而新模式是异质性的;旧生产模式是等级制的,而新模式是非等级制的,涵盖了范围更广的、临时性的、混杂的从业者[12]。从吉本斯等人的描述来看,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中,生产者更像一个临时搭建的知识共同体,其人员是混杂的,其组织是非正式的,其边界是模糊的,其本质是异质性的。二是应用性。新的知识生产高度复杂,需要大量资源,有的甚至需要举国之力。而国家或大型的资助组织更倾向于资助那些有广泛应用性而不是出于个人兴趣的项目或课题。因此在当代社会,那些以学科或专业为单位而划分的,具有稳定组织边界的、封闭的、象牙塔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知识生产的现代转型[13]。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如果固守传统的专业边界,固守等级制的、同质化的知识生产模式,必将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中被挤出中间区域,从而沦落为知识生产的边缘者。
4.专业边界性过强,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作为一个专门领域,专业有其边界性。选择一个专业,意味着必须在这个专业的边界内进行学习,这样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接受系统的学习训练,但也过早过紧地将学生进行了分类限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制约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划分细化、专业口径狭窄、专业人才培养弹性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度达到上千个,而日本高校才设置了70种专业,俄罗斯现有专业80多个[14]。专业的边界性过强,使得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局限在特定的狭小专业领域。同时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限定专业,转专业机会较少。即使一些高职院校为改善学生受专业所限的情况,设置了转专业的选项,并对学生转专业做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规定,但由于实体性的专业障碍,转专业仍然非常困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5.作为一个实体组织,专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专业是高职院校科层制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内部,通过教研室—专业—系部组成的科层制,其运行呆板而僵化,各個行政部门、院系的人员构成、资源的分配是固定的,活动的开展是程序化的。特别是实体性的专业内部资源分配利益纠葛较多,资源共享困难、资源分化严重。例如一个学校在内部不同院系开设了不同专业,但这些专业之间都要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于是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不同专业都会开设同一课程。有时候会出现多个专业开设同一课程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同专业、院系会建设自己的实验实训室,但却不和其他学科相近的专业进行资源共享等。专业的内部封闭导致了专业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通过专业运行起来的高职院校内部呈现制约发展的静态景象。
三、趋势:专业群化与无界化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无法适应社会分工加速变革、职业变迁加速以及知识生产等新模式变化的现状已经相当明显,反映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上。在《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一书中,专家们对当前中国的技能劳动力市场作出了论断:“低技能人才饱和与高技能人才匮乏并存。雇主们正在经历严重的技能劳动力短缺。”其并提出建议:“中国若要拥有一个创新型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私营部门或是政府都需要加大对提高分析和复杂逻辑能力的投入,提高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1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实际上反映了以专业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已经无法快速跟上社会的需要,专业已经到了变革的节点。实际上一些变革已经在进行,未来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必然呈现以下的变化轨迹。
(一)实体性的专业形式率先消亡
近年来高职院校管理者正通过多种途径消解实体专业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构建横向的组织形式,例如各种项目、平台、团队。因为可以自由组合人员以及跨部门共享资源,项目、平台、团队实际上成为高职院校一个新的组织形式。高职院校通过项目激活那些框死在专业内部的人员、资源,从而使各个部门、院系之间增强沟通与联系,使纵向科层的人员实现流动,资源实现共享,实现实体专业无法实现的功能。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力推行项目制以及平台建设、团队建设,试图消解专业的不利影响。另外,还有独立于各个专业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课程包等。
考察实体性专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对其未来趋势作出预测。即过去职业院校普遍以专業为实体性组织,将专业作为产出单位的模式将逐渐被项目、平台、团队等自由组合的横向组织所消解。专业不再作为职业院校内部唯一的产出单位,其内部的人、事、资源也在逐步被项目、团队等调用,其边界在逐步开放,资源在流动。除了项目、团队的建设之外,一些职业院校还在进行专业群的建设。专业群虽然以专业为依托,但却是在更大范围上整合专业资源的一种努力,实际上是希望专业的界限能够扩大,不再局限于狭小边界的一种努力。未来,实体性的专业可能率先消失,从而被更为柔性的组织替代。实体性专业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专业的边界不断扩大
未来一段时间内专业的边界可能仍然存在,但其调整的速度将不断加快,即专业的动态性增强。以往在职业变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为稳定,专业内部的教师、资源、课程体系也随着固定化。但随着职业变迁的加速,对应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加快进行动态调整,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意味着专业无法固守一个特定的边界,其内部的资源流动也随之加速,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的重新排列组合与调整退出也会急剧加快。这一点从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更名、专业重组、专业关停并转中可以看出一定的趋势。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高职院校内部将出现更多的个性化专业、自由组合型专业。特别是一些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技术出现,使得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自由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也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催化专业边界的快速调整。
(三)无界化成为可能
随着专业边界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可能最终将走向专业无界化。当前,一些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无界化的尝试。一是在校内打破专业边界,推行去专业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普通高校与部分高职院校在低年级推行的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一些学校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在低年级推行不分专业的学习,到高年级甚至研究生阶段才会接受专业学习。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低年级消解了专业的边界,形成了无界化学习。二是一些学校试图从组织的角度消除专业壁垒,形成无界化组织。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的无界化组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虽然有系部等组织的存在,但其组织最大化地实行了无界化理念。任何一个系部组织为了完成教育教学活动,随时可以打破系部中心等组织形式的约束,将师生组成一个临时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形成了一种任务驱动式的组织方式,而不是一个按部门功能划分的科层组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还鼓励教师跨专业、跨领域学习,使教师在个人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转向无界化。三是非正式、非组织的无界化知识生产形式逐渐走向前台。如无形学院的存在。无形学院是由知识人通过非正式途径进行的跨学科的信息交流与知识探索,这些知识人组成的一定的交流网络或群体被称为无形学院。在无形学院中,无特定的组织形态,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知识探索和产出都跨越专业与学科,即无界化是其要点。传统的无形学院交流的形式较为单一,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博客、论坛、邮件、网络会议等形式使知识人之间的沟通加大加快,无形学院的交流更为便捷,同时随着知识获得的便利性,人们对知识的兴趣点也变得丰富多样,无形学院也由较为单一的主题形式变为更多样化,人员也变得更加多元,无界化的特点更加突出。未来随着组织上的无界化、教学教育模式与学习的无界化以及无形学院等非正式组织的出现,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专业不断走向无界化将成为可能。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尽管只有几十年时间,但其基本组织形式已经从苏联模式的实体化专业变化到当前的专业、课程群、项目、专业群并举的多样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并出现了无界化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快速变迁以及个性化学习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必将发生变化,而这变化的速度也许超出人们的想象。深度思考、尽快探明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握主动权。
参 考 文 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10-13.
[2]魏明,周琪.论职业教育专业问题研究的理论立场及其建设转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5-12
[3]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4][5][6][8][9]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J].社会学研究,2000(5):30-38.
[7]程广文,孟祥仁.专业变迁: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台湾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18-25.
[10]姜大源.双元制是一种“跨界”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7):75.
[11]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Jobs Lost,Jobs Gained:Workforce Transitions in a Time of Automation[EB/OL].(2018-12-02)[2019-03-15].https://www.mckinsey.com/global-themes/future-of-organizations-and-work/what-the-future-of-work-will-mean-for-jobs-skills-and-wages#part 2.
[12][13]李志峰,高慧,张忠家.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J].教育研究,2014(3):55-63.
[14]蔡荣生.对高校专业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2007(4):42-44.
[15]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