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东方,明珠闪耀
——第八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会议暨第七届全球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会议纪实

2019-09-03 08:00许平波李金宝缪长虹
上海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麻醉学麻醉科围术

许平波 何 杰 李金宝 缪长虹

2019年6月21—23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主办的第八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OCAP)暨第七届全球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会议(GCPCC)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斐副处长,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以色列、印度等全球各大麻醉学术组织或团体的289位著名学者,以及3 600余名麻醉科医师参加大会(图1)。大会设立了2个主会场和20个分论坛,举办各类学术评比7项、卫星会议17场,专题学术报告达170余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引领”,这也将成为今后上海乃至全国麻醉学界最火热的学术关键词之一。

A 大会主席缪长虹教授致欢迎词 B 大会主席Vijaya Gottumukkala教授致欢迎词 C 大会秘书长罗艳教授主持开幕式 D 黄宇光教授致辞 E 米卫东教授致辞 F 于布为教授致辞 G 徐建光会长讲话 H 王斐副处长致辞图1 大会开幕式

1 强调学术品质,会议质量更上一层楼

本次大会在筹办初期,即认真梳理了近年来麻醉领域的新热点、新动向,并考量历届OCAP中各论坛的关注度,有针对性地对2019 OCAP各论坛进行了调整,确保了议题的代表性、新颖性和观赏性。本次大会依然保留了气道管理、妇产麻醉、神经外科麻醉、骨科麻醉、重症医学、疼痛管理、小儿麻醉、麻醉药理等经典论坛,以往较为冷门的血液保护论坛则被取消,新设了“全球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论坛”“围术期热点论坛”“人工智能(AI)论坛”“加速康复外科(ERAS)论坛”“科创孵化论坛”五大论坛,实现了议题的多样化,显著提升了医师的参会热情。

本次大会所有的论坛均实行坛主负责制,议题确立、专家邀请均由各坛主负责,大会秘书处则从学术质量、论坛契合度、时间安排等环节进行把关,确保议题合理、学术质量高超。大会荣幸地邀请到杨胜利院士、王斐副处长、黄宇光教授、熊利泽教授、刘进教授、于布为教授、米卫东教授、姚尚龙教授、邓小明教授、俞卫锋教授、李立环教授、王天龙教授、马虹教授、李天佐教授、陈坤堡教授、梁晖教授、徐宇玉教授等中国著名学者,以及Ansgar M. Brambrink教授、Daniel I. Sessler教授、Vijaya Gottumukkala教授、谢仲淙教授、马大青教授、左志义教授、刘仁玉教授、Michael G. Irwin教授、Sophia Chew教授等30位海外知名专家。他们从不同角度作了一系列精彩的主题演讲。

开幕式前,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会长李立环教授率先作了《非心脏手术中常见的心血管问题》的大会报告,全面介绍了非心脏手术中常见的四大心血管问题。

开幕式后,在主会场一,中国工程院杨胜利院士首先在《数字医学》的报告中指出,通过数字工具提升医疗实践,使得医学高度精准化和个体化,在不远的将来,每位临床医师身边都会有虚拟计算机的存在与协助。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教授在《国家脑计划带给麻醉学的思考》中指出,与神经科学相关的多项麻醉问题仍悬而未决,如麻醉机制、疼痛机制和镇痛、脑保护、AI等,有待全体麻醉同道深入研究和探讨。王斐副处长和于布为教授分别作了《加强医疗服务,强化麻醉体系建设》和《西方医学的改变与东方医学的复兴》的精彩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和深思。在主会场二,黄宇光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立足六大体系、建设品牌科室”的成功经验,为麻醉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米卫东教授则从学科发展现状、提升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完善学科发展构架等6个方面提出了他对麻醉学科发展的思考。来自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Vijaya Gottumukkala教授在《肿瘤麻醉学,对于我们有着重要意义》中指出了目前肿瘤患者麻醉管理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缪教授在《麻醉与肿瘤免疫:我们能做什么》中强调,麻醉与肿瘤免疫领域内容广泛,证据错综复杂,且争议不断,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围绕这个领域最近发表了不少高质量文章,值得关注。

2 聚焦围术期管理,关注肿瘤远期预后

麻醉学与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不同观点的不断碰撞和融合,麻醉与肿瘤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麻醉科医师能否主动转身、积极求变,探索如何优化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以改善患者转归,这是一个考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关系着麻醉学科未来的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次大会首次同期召开第七届GCPCC,希望通过传播“围术期麻醉管理策略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这一理念,促使麻醉科医师将目光聚焦在肿瘤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关注肿瘤患者的远期预后。

在全球肿瘤患者围术期管理论坛会场,澳大利亚Bemhard Riedel教授介绍了全球肿瘤流行病学数据,强调了麻醉科医师在肿瘤患者预后中的作用。以色列Shamgar Ben-Eliyahu教授详细讲述了围术期神经炎症信号与肿瘤进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创伤应激影响肿瘤转归的机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陈向东教授和美国的Juan Cata教授分别介绍了局部麻醉药、输血对肿瘤进展与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分享了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莉和美国Brett A.Simon教授分别介绍了胸部肿瘤患者、日间肿瘤手术患者的ERAS策略,从临床实践角度告诉与会人员如何优化肿瘤患者的围术期管理以改善预后。随着会议的进行,各种观点不断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涌现,有关肿瘤患者围术期优化管理策略的脉络愈加清晰,本次会议将为肿瘤患者围术期优化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专家共识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在肿瘤围术期管理论坛中,大会首次全程使用基于人机偶合技术的中英互译系统,实现了国内外学者的无障碍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AI与创新,推动麻醉产业再升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与AI技术等不断渗透和覆盖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机遇。通过快速成长的机器人辅助诊断系统“沃森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AI技术已经悄然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并有了惊人的发展。同时,大数据挖掘和研究的方法在医学研究中不断普及和发展,大批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分析目前大数据医疗的前沿研究领域,以临床为本又服务于临床。麻醉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亦须主动面对和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而要实现这些远大目标,科技创新与融合是麻醉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在这种医疗大背景下,本次大会分别量身定制了AI论坛和科创孵化论坛。

在AI论坛中,来自台湾的王志中教授在《人工智能应用在急重症疾病之预测》中展望了AI对心血管、癌症等疾病和麻醉风险的预测作用。IBM首席健康官陈彤博士强调,AI正快速应用于医学,并以“沃森医生”为例,详细分析了AI运用于医疗的进展和挑战。为了便于与会人员理解AI在医疗革新中的作用,来自深圳的乔昕博士从AI技术入手,在《AI让看病容易不再是梦》的主题发言中对AI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科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英伟教授具体展望了AI技术在麻醉学未来中的作用。海军军医大学的金志超教授强调麻醉科医师应乘着“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东风,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切实开展临床研究,从而推动麻醉领域快速发展。

在科创孵化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周蓉调研员率先为麻醉医师解析了公立医院科创的相关政策,黄徐丹律师、陈详老师则分别介绍了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与医药专利的申请,让现场的麻醉科医师了解了科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国家政策。李啸杨老师分享了自身科创的经验,提出在临床中挖掘科创道路的七要素。沈宇辉老师在《医学交叉学科创新的本质和思考》中,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能更好地汇聚各学科的力量与智慧,助力临床医师尽快闯出科创之路。

4 薪火相传,哺育青年人才

上海作为中国麻醉学科发祥地之一,一直有着厚重的学术养成氛围。自麻醉科创建伊始,数代麻醉学者无私地哺育着新一代年轻医师走出校园、走进临床、走向患者。授其艺、传其道、领其神一直是上海麻醉学科老专家们的毕生追求。本次大会邀请了老一辈的国内麻醉学家,如吴新民、田玉科、张宏、王景阳、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薛张纲等教授参会,他们或主持或点评,循循善诱,成为本次大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次会议传承了历届OCAP选拔青年才俊的优良传统,在青年麻醉医师科研基金评审、麻醉优秀青年医师出国研修项目、共筑计划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中青年麻醉医师论文壁报比赛、气道管理新境界操作技能大赛、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演讲比赛和全国神经阻滞视频比赛4项赛事,为培养和锻造国家级麻醉优秀青年与杰出青年提供平台,吸引了众多青年麻醉医师甚至是海外选手前来参赛。在全球青年麻醉医师论文壁报比赛中,中国、美国、印度等多国38名青年才俊同场竞技,碰撞出火花,深化了友谊。为配合今年10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新境界操作技能大赛,本次大会还举办了上海站比赛,经孙大金、庄心良、杭燕南、朱也森教授等老专家评审后产生比赛结果。在各项赛事中,青年医师的表现可圈可点,充分展现了上海新生代勤学、奋进、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称赞。

本次大会中的前沿话题、精彩内容、多学科跨界交流,以及学术争鸣、思维碰撞的热烈气氛给所有参会者留下深刻和难忘的记忆,相信在分会领导和海内外各位嘉宾、朋友的共同努力下,OCAP必将成为本地区、全国乃至国际麻醉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猜你喜欢
麻醉学麻醉科围术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