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尾常用的方法

2019-09-02 13:28魏国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趵突泉桑娜悬念

魏国从

教学的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教学结尾,能为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归纳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为之一振,能主动、积极、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归纳式结尾

归纳式结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当然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加深解,进而完全掌握。如:在教《景阳冈》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水浒传》不愧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景阳冈》这个故事中,作者用它的神来之笔,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勇敢机智、有大无畏精神,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打虎英雄。”通过老师归纳式的结语,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概括式结尾

概括式结尾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即教师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及学习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阅读主旨的进一步理解感悟。如:语文第七册《颐和园》,在课堂结尾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賞与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古代君王的避暑游览圣地,它不仅有着优美秀丽的景色,还保存着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形式。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颐和园游玩,作为我国的名胜古迹,希望大家在游览时能够爱护园内的一草一木,使我国的文化遗产保存得更加完好。”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带领学生欣赏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品读文中优美语言的基础上,我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采取了概括式结尾,把学生注意的焦点转移到了爱护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如此教学,深化了阅读主旨,提升了阅读教学效果。

三、思考式结尾

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余地,让学生去咀嚼、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揭示新的矛盾,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答,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即这课的尾为另一课的开头作铺垫。这种结尾方法,艺术性要求高,既要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又不能使学生感到费解、不可琢磨。这其中有一个度的问题,掌握好这个度就是艺术。一般说来,这种结尾的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性质、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水平,即让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够悟出道理,或找到答案。

四、悬念式结尾

悬念常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将悬念法用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对获取知识、掌握能力,保持急切、渴望追求的心态。一堂课的结尾,应巧设悬念,催人思索,成为学生游向知识大海、构筑知识大厦的起点。教师可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一课结束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恐龙的灭绝》一课,讲完当节课的内容后,笔者有意识地抛出一个悬念,留下一个待探索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了恐龙往日的辉煌历史后,提出:庞大的恐龙家族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饶有兴趣地预习下一节内容,并积极寻找阅读课外参考资料,上网搜索,也期待下节课早点到来。

五、回应式结尾

指结尾与教学的起始阶段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首尾相应。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这样的表现方法逻辑性强,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产生一种喜悦感,有助于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一位教师教学高年级课文《穷人》时,采用设疑导入新课的方法,提出:这篇课文着重写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用“穷人”为题呢?在讲读完全文后,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回答课后练习题,说一说渔夫、桑娜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后,教师给予帮助,小结:他们的品质,都是穷人的好品质,桑娜只是穷人的代表。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把话题转向标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穷人为题。学生的发言指出,这是因为,课文记叙的对象都是穷人,记叙的内容是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感人事件,记叙的目的是为了赞颂穷人的高贵品质等。在学生踊跃发言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课堂教学。

六、激励式结尾

教师在即将结束教学时,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厚望于学生,打动学生心扉,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教《趵突泉》时,讲读课文完后教师小结:“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皇将相前往观赏。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因为趵突泉是老舍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水小了很多,有的小泉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被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七、延伸式结尾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已取得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时,为加深、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跳出教材,把他们的目光引向课外更深更远的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不可拘于形式。

猜你喜欢
趵突泉桑娜悬念
穷人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穷人的心
趵突泉水位近十年同期最低 济南启动“保泉行动”
趵突泉 奋发向上的泉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