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
俗话说“八月桂花香”。农历八月,进入秋天,金桂飘香,江南百姓餐桌上照例摆出一道大餐——大闸蟹。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也在《雅舍谈吃》里写道“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可见螃蟹在人们心中的美食地位。
与大部分的传统食材相比,中国人吃蟹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学家推断,早在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的古人就开始吃蟹,在今天遗址发掘的残余蟹壳提供了佐证。《周礼·天官·庖人》篇东汉郑玄注曰“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这里的“羞”指珍馐,“蟹胥”就是用螃蟹做的“蟹酱”,这也是文献典籍中关于食蟹最早的记载。魏晋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首次提到了“蟹藏法”,《世说新语》中亦载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矣。”这描写的是古代文人的快意人生,魏晋以降,吃蟹、饮酒、赏菊、赋诗,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尽显风雅之举。北宋还专门出了《蟹谱》《蟹经》等食蟹美食丛书,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食蟹的历史悠久,博物之深。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祖国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清代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中借宝玉之口,赋诗言道:“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突出了螃蟹的特点“性寒凉”,所以食蟹最好就姜汁、饮黄酒,从而制约螃蟹的寒性。
但是传统医学有时恰恰利用螃蟹的寒凉特性入药来达到清热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螃蟹有“补骨髓、滋肝阴、养筋活血”的功效。《濒湖集简方》中记载,蟹烧炭存性后研末服用,可治疗湿热黄疸。《唐瑶经验方》中也载生蟹捣烂外敷,或干蟹烧灰后加热酒送服可治骨折伤筋。
清代著名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记载了名医崔默庵的事迹:讲一个年轻患者新近娶妻,不久全身发丘疹红斑,头肿得很厉害,眼睛都睁不开,两手的脉象却基本正常,大家都束手无策,就请来太平县的名医崔默庵。崔神医对着病人思考很久后,突然醒悟到,他房间内的床铺桌椅都是新刷的油漆,气味很大,患者正是对漆气过敏,于是将病人立刻转移房间,并用几斤活螃蟹捣烂敷遍病人全身。不出两天,病人就肿消痊愈了。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螃蟹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并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这些提示术后患者可酌情食用螃蟹。但如伤风感冒、胃肠炎患者,由于机体消化功能减退,不仅不能消化蟹肉,还容易造成饮食积滞,引发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另外从传统医学角度,螃蟹是大寒之物,孕妇也应该适当忌口、不宜服用。
这里推荐一款螃蟹饮:取新鲜的大闸蟹两只,洗净,加入矿泉水2000毫升,生姜3片,大火烧开改小火煮25分钟,然后倒出汤汁代茶饮,主治热结血瘀导致的胃脘部闷痛,以及夏日烦闷不食等症,都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