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高亮 邱丽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归纳逻辑等方法,对现阶段体育院校体育专项人才面临的形势与困境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体育专项人才技能提升的具体措施。形势:体育院校与综合类高校之間的竞争;“高学历+高运动等级”“教师资格证+事业编”给体育专项人才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体育培训产业对体育专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体育竞赛表演活动需要专业的运动项目人才。困境:人才培养就业领域偏向于竞技体育;体育专项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依然突出。措施:突出“运动项目+”的课程配置,拓宽学生综合知识;推进不同专业合作教学,加强学生专项实践技能;鼓励校企合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丰富考核评价机制,多维度检验学习效果;培养高级别裁判员;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为体育事业输送高学历人才。
关键词:体育专项;技能提升;形势;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3-0062-04
Abstract:By means of documentation, interview and logical induc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sports talents in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sports talents. Situation: Competition between sports colleges and sports schools in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 education + high level of sports" and "teacher qualification + career"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employment of sports talents;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sports training industry for special talents; sports competition performances require professional sports project operators. Dilemma: The field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is biased towards competitive sports; the level of sports skills is uneve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orts training and cultural learning is still prominent. Measures: Highlight the curriculum configuration of "Sports Project +" and broaden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students; promote cross-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teaching of sports projects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special practice ability; encourag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olunteer teams for sports projects; enrich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multi-dimension test learning effect; train high-level refere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and provide highly educated talents for the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Key words:sports; skill upgrading; situation; dilemma; measure
收稿日期:2019-04-05
作者简介:梁高亮(1978-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
本科人才培养建设是高等体育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学生技能与影响力的基本路径,如果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普遍能取得一流的成绩,这样的学校就是一流大学[1]。高等体育院校前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教练员、教师、专业队管理等体育专项运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阶段体育院校发展落后于国家战略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专项人才无法满足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在体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体育院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领先地位,实现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重要方向[2]。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体育专项人才面对的现实形势与困境,探讨体育专项人才技能提升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体育院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与履行体育行业的职责和使命提供参考。
1 现阶段体育院校体育专项人才面临的形势
1.1 体育院校与综合类高校之间的竞争
山东体育科技 第41卷 总第180期 2019年第3期梁高亮 新时代体育院校体育专项人才技能提升的困境与措施
No.3 20192018年全国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院校92所,体育院校与综合类高校为14 ∶ 78,全国单招数量共14 728人,体育类院校招生6 247人,体育院校招生比例占42%。体育类院校招生项目较全,涉及球类、田径、冬季等63个运动项目,非体育类高校根据学校资源、师资力量等招生涉及球类、田径项目较多。综合类高校体育单招学生数量增加,相应地就业竞争力就会增加,因此如何提高体育专项人才运动技能与社会竞争力,是摆在体育院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为了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教学、训练与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学历人才”“高运动等级人才”“高学历+高运动等级人才”“高裁判等级+高学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政策利好的引领下,教育系统中、小学对体育专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资格证与通过事业编制考试才能获得面试的机会,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条件基本定位在本科及以上学历。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大力发展各类運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体育培训机构是向社会提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的各种运动项目服务,以参加者掌握基础体育健身技能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要求2020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健身房、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跆拳道、舞蹈等成为大众首选的项目。随着我国全民健身意识的加强与体育消费的增长,形体健身教练员的人才需求同比增速达到42.6%,游泳与网球项目并未受到场地数量少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球与游泳活动中,游泳与网球专项运动人才需求分别达到30.4%与22.9%。为了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提高体育健身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体育培训市场需要体育专项人员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以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科学健身需求[3-4]。
1.4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需要专业的运动项目人才
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颁布与实施,体育竞赛表演业逐渐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城市名片与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快城市建设的“催化剂”,直接影响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用品与体育中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体育赛事的经营者需要具备市场经营和体育运动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提高办赛质量与影响力。近些年,我国马拉松赛事、职业网球赛事、世界斯诺克赛事等逐渐形成规模,但是在运营过程中暴露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市场开发不够、专项运动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随着体育赛事的升级与数量规模的扩展,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急需专业的运动项目经营人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竞赛市场的需求[5]。
2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项人才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人才培养就业领域偏向于竞技体育
通过表2可以看出,9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集中在复合型人才上、应用型人才、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上,比较重视竞技化倾向,就业方向集中在体校、专业队、体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系统。目前,全国省、市、自治区、八一队等竞技体校改制或减编,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就业岗位减少,学校系统对学历、运动等级、事业编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能局限在竞技体育领域范围[6]。我们要积极探索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等对运动项目人才的需求,以创新为驱动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主动“走出去”对接社会需求,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拓宽社会就业方向的目的[7]。
院校 培养人才定位 就业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 培养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体育管理部门、各类体校、俱乐部、高等院校及各类学校代表队教师
上海体育学院 培养较强的运动训练指导、体能训练指导和学校体育教学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体校、运动队,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
成都体育学院 培养从事运动队训练与竞赛、学校代表队训练与教学、体育俱乐部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代表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及管理工作等
天津体育学院 培养从事体育教学及训练指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首都体育学院 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及相关体育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各类学校、专项俱乐部、企事业单位
山东体育学院 培养本专项基层教练员及从事其他体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项基层教练员及其他体育工作
沈阳体育学院 培养从事训练、教学、管理及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体育训练、教学、管理及竞赛组织等
广州体育学院 培养从事教学、训练、竞赛及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 基层业余体育学校、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哈尔滨体育学院 培养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科研和其他体育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体校、运动队、体育部门、高等学校
资料来源:2018年各院校官方主页招生简章
2.2 体育专项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学生专项竞技水平整体上参差不齐,呈现“金字塔”结构,处于“塔尖”的高水平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与体育院校比赛,各个院校以“院队”“代表队”等形式保持全学年长期训练与比赛。而“塔尖”以下的学生接受常规的专项课教学训练。体育专项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训练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学习目标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给体育院校师资力量、教学训练场地、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导致专项运动整体上表现出竞技实力不高的状况[8]。
2.3 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依然突出
体育专业专项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对训练课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却是“大打折扣”,“愿动不愿学”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专业必修课程能够提高学生专项竞技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拓宽运动项目产业化、市场化与社会化的跨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示范能力强但讲解分析能力弱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成为学生参与体育培训、教练员等工作的主要障碍。
3 新时代体育专项人才技能提升的措施
3.1 突出“运动项目+”的课程配置,拓宽学生综合知识
课程是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的核心,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特别是专业课程更是决定着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方向。体育专项人才竞争力提升要紧密联系社会需求,根据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市场化与社会化特征,在以运动训练为核心的基础上,突出“运动项目+”的课程配置,增加体育赛事运营、俱乐部管理与运营、体育场地管理等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学”授课内容以职业网球、篮球赛事等营销与培训为主,“体育经营学”授课内容以国内外足球、斯诺克等赛事的运营与管理为主,“体育场馆”授课以奥运会、全运会与篮球馆、足球场等的运营与管理为主[9]。在保障学生运动项目竞技水平具有较高的社会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竞赛表演运营、项目培训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10],确保全面拓宽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3.2 推进不同专业合作教学,加强学生专项实践能力
不同专业合作教学是运用模拟社会需求的方式,采用虚拟具体假想情形的方法去确定问题、收集资料、制定运行方案、进行模拟操作。它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学科、专业与课程协同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专业、课程各自培养的传统授课方式,根据设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由课程教师、学生相互合作,实现模拟预定的目标。专业与课程合作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不同专业与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也会成为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实践技能课。合作教学课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3.3 鼓励校企合作,提高志愿者实践技能
《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体育院校需要主动地推进“学生+企业”的合作教育培养,给学生提供参与专项实习的机会。积极联系所在地区体育赛事、健身运动、体育产业等大型活动,加强运动项目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立田径志愿者队伍为马拉松提供赛事服务,成立网球志愿者队伍为ATP、WTA、ITF提供赛事服务,成立篮球与足球志愿者队伍为CBA、足球联赛服务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提前对接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时交流最新的体育信息与动态,对学生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加强专项运动理论与实践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3.4.1 分层次评价竞技水平
第一层次:专项技能较高的“院队”“代表队”等形式,以参加全国、省市或体育院校比赛成绩作为考核评价的定量指标。
第二层次:“提高班”的学生以校内比赛、技战术测试、参加业余比赛、担任国内外赛事裁判等作为考核评价的定量指标。
3.4.2 丰富“运动项目+”考核方式
为了检验学生掌握专项理论知识,期末考核内容采用“运动项目+”考核方式,APP制作内容选择能够反映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国际职业体育、运动员与赛事运营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师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与深入研究,既加强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的掌握,也丰富了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教学、启发与探讨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
3.4.3 推进教学技能展示
教学技能展示能够充分检验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进一步促进体育专项教学建设、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教学设计、说课、微课、模拟上课和板书等环节进行准备,通过师生互动、竞赛知识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3.5 培养高级别裁判员
裁判员是指根据竞赛规则组织比赛,评定运动员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裁判员执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与比赛胜负,高级别裁判员能够参与比赛规则修订与享有比赛期间特殊事宜的话语权。目前,国际级裁判是由国际体育项目机构负责考核,国家级是由国家体育总局项目运动管理中心选拔与考核,一级是由省级体育局负责,二级是由地市体育局负责,部分体育院校享有一级与二级裁判授权的资格。体育院校具备举办各种水平竞赛活动的条件,通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多元化加强学生专项裁判实践能力培养。
3.6 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为体育事业输送高学历人才
积极鼓励文化基础较好、有意考研的学生提前进入准备阶段,可成立“文化提高班”,树立班级文化学习良好风气,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激励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 结语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在国家经济社会结构优化转型、体育事业改革、社会需求等多重利好与发展态势的引领下,体育院校作为体育行业性院校,毋庸置疑要以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项人才作为主要的职责和使命。高等体育院校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坚定不移地将体育专项技能提升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项目为本”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应社会潮流的体育专项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青.“双一流”建设中高等体育院校的战略抉择及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4):1-7.
[2]池建.关于中国专业体育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兼论体育院校的改革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1-5.
[3]王向遠.南京市少儿体育培训市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梁高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82-87.
[5]易剑东.中国体育产业人才:空前挑战与巨大机遇[R].亚洲体育营销论坛,2016.
[6]陈洪.边缘革命视角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层实践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36-41.
[7]刘国永.对“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0):1-11.
[8]张忠年.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体系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5(3):25-29.
[9]刘青.以创新求实精神 全面深化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综合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4):1-6.
[10]肖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大都市的要求和产生的经济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