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娟
【摘 要】花旦是扮演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妇女,并常常带喜剧色彩,人物造型要求妩媚妍丽、娇憨灵巧,多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要求唱腔秀丽巧俏,以细腻的心理刻画与精致的艺术技巧相结合为其主要特色。
【关键词】京剧;花旦;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29-02
花旦大多是小家碧玉,或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聪明伶俐、活泼俏皮,一派天真烂漫,也有少数是美艳妖娆泼辣的少妇,反正是和传统女性审美不太一样的角色。花旦大多穿不带水袖的上衣,配长裙或裤子,双手露在外面,一般拿一个小手绢或一把泥金小扇子。服装颜色非常鲜艳,水粉、鹅黄、艳红、嫩绿……衬托着她们年轻飞扬的青春。在京剧花旦的发展中既有京剧艺术的总体优点,又在此之上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艺术特色。
一、花旦表演艺术的划分
旦角即是戏中女性,一个戏剧故事很少没有女性出现,故旦角所占的分量很重,仅次于生角,后竟超而过之。因此艺人习旦的也多。在梨园中一向就有“千生万旦”的说法。至于“万旦”在戏中所表演的艺术,是否都是一样格调呢?自然要根据故事中这些女流之辈的年龄、身份、个性等赋予各种不同的演技重点。根据各种不同的技能,便分出几个类别来,大致是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几大类。其中“老旦”是演善良正派的老妇;“彩旦”是饰演丑女和恶妪,或身份不高的老婆子,故也有把清代戏剧中饰丑怪少女的叫“彩旦”,饰恶妪或下贱老妇的叫“丑婆”。若以角类来分,并无“婆”之一类,当然都属“彩旦”的。多年来彩旦已由“丑”角兼演。“武旦”是以过家伙,打出手,表演武功为主,唱念做表很少。扮相经常是小领对襟下连战裙的打衣。
以上老旦、彩旦、武旦可说各有类型,一看便知。唯有“青衣”与“花旦”有时不容易分清。就演技论,有说青衣是重唱念的,花旦是重做白的。就服装论,有说青衣是穿带水袖的(青衣名称之来,是因《武家坡》之王宝钏、《桑园会》之罗敷等皆着青色衣衫。角色极重唱工,例由正旦担任,故把正旦称为青衣,又叫“青衫子”),花旦是着袄裤的。就年龄论,有说青衣是饰中年妇人的,花旦演妙龄少女的。就品格论,有说青衣是正派人,花旦则含有轻浮放荡甚至邪淫之类的。如果说,在“占行”中的“青衣”还比较单纯,到了“花衫”就会相当复杂了。“花衫”也名花旦,其所以叫作“花衫”,是因这种旦角穿“青褶子”的很少,有的是穿裙子、袄子,有的是穿袄子、裤子,而不论是穿袄裤,还是袄裙,都是色绣花朵的;就是穿帔或穿褶子,也要绣花,故名“花衫”。当然,这和“青衣”一样,也是不能绝对的,名叫“花衫”,不一定就都是穿花衫。其中也有穿女蟒的,穿宫装的,扎女靠的,穿女抱衣抱裤的,甚至还有穿蓝布褂的,穿旗袍的,穿过去“时装”的,也都叫作“花衫”。这类角色一般都是风流美艳、柔媚娇憨,也有是刚健婀娜的。
“青衣”主要都是家庭好女。花衫却身分庞杂,由皇后、公主、女将军到渔家女、女小畈等都有。“青衣”都是善良妇女,但不尽是好人。“青衣”所扮演的女性有的年龄较大,但一般不过四十。“青衣”往往带有子女,和“娃娃生”有缘;“花衫”却很少带子女的,有之,也多半是怀中抱的“喜神”,如《探母回令》的铁镜公主、《卖饽饽》的王三姐、《背娃入府》的李平儿妻等。像《雁门关》的青莲公主与碧莲公主,带着四个孩子,《劈山救母》的三圣母生有沉香,卻是为数廖廖。而花旦之中视其剧中人之身份、个性和行为,又分为闺门旦(如《拾玉镯》之孙玉姣)、玩笑旦(如《荷珠配》之荷珠)、八泼辣旦(如《乌龙院》之阎惜姣)、刺杀旦(如《刺虎》之费贞娥)、刀马旦(如《穆柯寨》之穆桂英)数种。
二、花旦艺术表演形式
(一)念白形式。和青衣一样,花旦也用小嗓发声,念白讲“京白”,就是说北京话,有的花旦戏把韵白和京白掺着讲,这叫作“风搅雪”。讲韵白感觉比较正经,而京白就很活泼诙谐,花旦说起话来嗲嗲的,好像在撒娇一样。
例如京剧《卖水》中的小丫鬟梅英选择花旦行当来扮演,基本上用京白(本白)的念白形式,就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有正义感、天真活泼又善良、机敏的官宦人家的小丫鬟形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同是由花旦扮演的《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虽是普通人家的少女,但性格较为内向、腼腆,故采用韵白的形式,就比较贴切地刻画出了小家碧玉的形象。设想,如果把这两个同属花旦扮演的角色的念白形式掉换一下,还能有现在这样的艺术效果吗?不能。因此,在角色的行当确定后,演员在对念白的技术处理时,首先必须准确地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性格、身份、年龄、感情等语言特征的念白形式,并能在表演时,依据不同的交流对象与语言环境,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类别的念白,以达到理想的艺术创作效果,成功地塑造出极具个性的角色声音形象。
(二)声与形的灵动。“歌必舞,言必歌”是对京剧综合性特征的概括。在舞台上哪怕是一个筒单的台步或是比较复杂的“跑圆场”“起霸”等,都要配合着音乐的伴奏,使其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无论是几个字的念白还是大的唱段,都强调“韵味”,强调韵律的动感。这就是京剧所谓的“灵动多姿”,也即声音形象和视觉形象都能使人产生联想,具有完整而不割裂、婉转而不生硬、含蓄而不直露的美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贵妃醉酒》的看点是唱腔和舞蹈。高亢清亮的京胡过后,彷佛朝霞似锦、光芒万重,身着凤冠霞帔、华彩盛装的“贵妃”在众侍女的簇拥陪伴下,微有醉意、莲步轻摇地走出宮殿。她旋转、下腰、移扇、莲步、舒广袖、展凤姿,把贵妃酒醉后的媚态、醉态、柔美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她朱唇轻启,口吐莲花,嗓音清亮,行腔圆润,音质醇美,给人以恬静、幽雅、舒适、自然的美感,似天籁之音,引起观众听觉快感,并迅速浸透心胸。梅先生的表演炉火纯青,唱腔刚柔并蓄,飘逸的舞姿能让蝶凤停落,表现了声与形完美结合的灵动之美。
(三)听觉中的均衡。京剧被誉为中国歌剧。与西方歌剧相比,它的音乐具有独特之美。这种独特之美表现为“唱”,而唱又突出表现于“腔”,腔又归结到“韵”上,在这其中,唱腔就是京剧音乐的“魂”。京剧的音乐与具有文学性的唱词相配合,会引起听众的不同联想,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之美。韵白也是如此,如《红娘》中红娘和张生的对白,就是运用韵白与京白的巧妙结合,达到“韵”与“俏”、“古”与“今”的融合之美。
《红娘》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京剧本无《西厢记》故事的剧目,为填补空白,荀慧生与剧作家陈水钟合作,参照王本《西厢记》和昆曲《拷红》,于1936年创编了《红娘》剧本,同年10月22日首演于北京。荀慧生饰红娘,何佩华饰崔莺莺,高维廉饰张君瑞,演出获得成功。此后数十年,经过不断修改、加工、完善和提高,已成为“荀派”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盛演不衰。
三、结语
京剧花旦是京剧旦行的重要一支。在京剧开始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发展。在京剧发展之后,重要的京剧名角为京剧花旦的发展贡献出了卓越的力量。京剧花旦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从旦角的产生到现在的发展一直备受人们喜欢。
参考文献:
[1]任荣.京剧旦角艺术崛起之原因探析[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05).
[2]翁长庆.浅述京剧服装的象征意义[J].丝绸,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