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区中学开展球类运动现状调查分析

2019-08-30 05:30黄成永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

黄成永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学生应尽量达到“什么都会”的标准。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城区中学生的球类运动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部分学校受器材、环境、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学生学习兴趣等主观条件的影响,中学生不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现对学校、教师、学生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所帮助。

关键词:福州市城区中学  学校体育  球类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b)-0131-02

球类运动是中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运动项目,目前,中学体育课所涉及到的球类运动项目偏少,达不到到学生运动锻炼的需求。球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以乒乓球课程为例,乒乓球这一运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学生接触之后不会感到乏味,学生还能够较快的适应并参与到其中。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预防和治疗近视、为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作用[1]。在重视学校体育地位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球类运动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福州七中,福州十六中,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南水都中学四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福州七中50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0份,福州十六中50份,江南水都中学50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相关论文及资料。

1.2.2 访谈法

对调查的四所学校里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

1.2.3 调查问卷法

应用球类运动现状调查表,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向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88.7%。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问卷,对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及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满意度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的四所学校相比,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对目前体育课的内容满意度最高,达到了72%,福州七中的满意度值紧随其后,为66%。福州十六中满意度最低,满意度为48%,江南水都的满意度为50%。体育课涉及到的球类内容较多的是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福州七中。江南水都中学和福州十六中这二所学校学生对当前的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满意度低,究其原因,应该是这二所学校体育课程所涉及到的球类内容偏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运动需求。所以说,球类运动对体育课内容满意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体育课上涉及到的球类运动项目多,学生满意度就高;反之,学生满意度越低。

从以上调查数据上看,这几所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课程,从项目设置上看,涵盖了传统的、主要的几个大项,能基本满足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兴趣的扩大,现有的项目就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了。例如,在调查问卷的最后,“学生想对学校提什么建议”这一问题,了解到学生还想学习网球,台球等[2]。这些项目目前在国际上十分流行且国内也在逐渐地发展,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设球类运动项目,这样能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设网球,台球,垒球等运动项目,以增加体育课的内容,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2.2 有组织的课外球类活动(球类比赛)的情况调查

有组织的球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加到集体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一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还可以为校园营造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文化氛围。

根据调查表可知,各所学校组织球类比赛普遍偏少。江南水都中学有68%的学生认为有组织的课外球类活动少,福州七中和福州十六中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有组织的球类活动偏少。师大附中的课外活动相对较多,但还是有1/3左右的学生认为偏少。学校组织较多的球类活动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在失败和成功中得到磨练,心理素质得到提高[3]。而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学生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其他场合都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才可以保证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2.3 影响学生进行课外球类运动的因素

从问卷的数据得知,影响中学生进行球类运动的因素包括兴趣爱好,自身身体原因、现有体育设施条件、人际交往、时间、教师引导等方面。如表4所示。

调查表数据顯示,影响学生进行球类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和时间问题两项。兴趣爱好、教师引导也是影响学生进行球类运动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设施不够齐全,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进行某些运动。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初中学生面临中考,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都比较大,更多的时间是忙于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运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常锻炼身体就会导致体质的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组织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福州市城区几所学校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校体育课上所涉及到的球类运动偏少,这些球类虽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的兴趣爱好,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这些球类运动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的需求,限制了学生更全面的学习,不利于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发展;(2)影响学生进行球类运动的因素主要是体育设施和时间,目前,城区只有部分中学体育设施比较齐全,管理比较妥当,体育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学校体育器材管理不当,闲置较多或者造成器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会严重影响当下的体育教学,只有在保证体育设备齐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达到教学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学习;(3)学校有组织的球类活动偏少,有效组织课外球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目前,福州城区的学校,有组织性的球类活动普遍偏少,学生课余活动的时间没有更好的利用起来,造成了课余时间的浪费。

3.2 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重视学校体育的地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从而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得学校球类运动进一步丰富,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运动项目选择性。第三,学校应该科学管理使用体育器材,延长器材的使用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增强学校的体育氛围。第四,学校要多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通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海军.浅谈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J].三峡大学学报,2012(2):15.

[2] 黄堃.体育运动展神韵铿锵玫瑰炫风采[J].2011(3):7.

[3] 詹宝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球类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团队的意识[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31-32.

[4] 杨贵仁.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长大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06,(2):25.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
拉丁健身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