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2019-08-30 09:49张伟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语文教学

张伟国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环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拓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个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培养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52-02

我们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还要有相应的对策,即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迈进文学殿堂、领略文学领域无限风光的开端,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阅读是关键。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是学生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的重要的素材。我们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然而我们还是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他来自学生的内心,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状况还是值得进行研究和改进的。虽然我们的阅读创新教学不断改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而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必须先理清下列几对关系。

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为适应将来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应试,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它以考分为唯一评价标准,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主体与主导。培养创新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能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是置学生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与创新。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必须强调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未来知识大厦的基本框架,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存。因为信息量越丰富,思路越开阔,使思维更具流畅性、变通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创新能力就越强。

二、革新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环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核心是问题教学。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代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开放性、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会问。教师既要以问引问,更要提供高质量的問题的典范。教师以某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矛盾之处进行思考,使其产生疑问,使他集中精力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全部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让学生会问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的主阵地是课堂,它需要给学生宽松的环境,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它需要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有自我表达的勇气;它也需要增加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它还需要学生了解“疑”与“问”的价值,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他们才能自觉主动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一方面,通过分析某个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到该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发问,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放手让学生创造的胆量,“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仍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条件。

直觉和灵感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老师们应该多为学生们提供直觉和灵感产生的条件,多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们大胆的去设想。创设情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标题入手、从情节入手、从名人点评入手、从某一人物入手、从某一写作技巧入手、从结尾入手、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入手。魏书生老师擅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者换位,或与作品中的人物换位。于漪老师擅长用优美入时的语言感染学生,或朗读、或分析、或引导学生背诵与课文有关的诗文,拓展文意。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应该创设情境,并且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活他们的思维。

如巴金《短文两篇》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拨:1.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语文课上成功的创设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能造成一种悬念,这种悬念就是灵感和直觉的诱发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们进行思考,并且能够在讨论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他们能够倘开心扉,踊跃的进行探讨和发言。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老师们一定要把阅读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帮助学生们提高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多给学生自主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创设民主学习的氛围。而要达到这两个要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大胆质疑。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探索者,不断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充满自信。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参考文献:

[1]杨增民.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 2011(01)

[2]叶林鸿.简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

[3]范文涵.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彰显素质教育的风采[J].学周刊.2015(08)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